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沒有港味的港版那斯達克市場

沒有港味的港版那斯達克市場

2020-07-22 14:09

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相繼回港上市,造成港股的質變與量變。香港本地財團式微,而港版國安法通過後,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股,將會撐起香港股市整片天。

今年七月一日,中國人大會議一致決議通過港版國安法,一時之間,香港從鴉片戰爭以來所建立的百餘年地位——沒有主權,但有自由及法治的避風港角色,頓時改變,香港資本市場也風雨飄搖、資金出走。代表香港金融體系的匯豐控股、渣打銀行等股價敗到歷史低檔區,恆生指數上半年收在二四四二七.一九點,半年跌三七六二.六點,跌幅達十三.三四%,但是七月一日港版國安法通過,港股連日大漲,恆生指數衝上二六七八二.八二點,一掃先前頹勢。這不是港版國安法的政治熱效應消失,而是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相繼回港上市,造成了港股的「質變與量變」。

 

恆生科技指數出爐  科技股將成港股旗艦

 

現在香港資本市場又即將出現另一場巨大變化,恆生指數公司宣布,將在七月二十七日推出恆生科技指數,新指數追蹤篩選後在香港上市的三十檔科技股,選股範圍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上市公司,包括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位業務。

 

相關指數選股準則,會考慮符合資格的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進行營運,研究發展支出占收入之比率及收入的增長,其中市值最大的三十檔股票被納入成為指數成分股。根據回溯計算的數據,恆生科技指數在二○一九年全年上漲三六.二%,今年上半年又漲三五.三%,這與恆生指數半年下跌十三.三四%,形成強烈對比。

 

未來恆生科技成分股每季會檢討一次,而且設有快速納入機制,容許新上市的大型科技企業適時地被納入成分股。恆生指數公司表示,有鑑於科技行業的迅速發展,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持續增加,推出恆生科技指數以滿足投資者對相關投資主題的需求及關注。這項指數,將使恆生科技股成為港股旗艦。

 

恆生科技指數的三十檔成分股備受矚目,這份統計至七月十七日的名單,內容大家耳熟能詳,代表香港的兩大龍頭科技企業,市值五.五二兆元港幣(以下同)的阿里巴巴居首,市值五.三九.兆元的騰訊居次,美團一.二兆元第三,四三四二億元的小米排第四,第五是市值一五三六億元的舜宇光學,第六是中芯半導體,第七是阿里健康,第八是京東,然後是軟體企業金蝶國際,第十名是市值一三三七億元的平安好醫生,這是前十大陣仗。

 

第十一名以後的是聲控大廠瑞聲、聯想集團、雷軍的金山軟件、ASM太平洋、騰訊集團的閱文集團、網易、中興通訊、眾安在線、微盟集團,及比亞迪電子。

 

後十名是同程藝龍、新東方在線、華虹半導體、貓眼娛樂、鴻騰、心動公司、恆騰網絡——這家騰訊子公司,市場不太熟識,它主要從事互聯網社區服務,及買賣證券,業務投資及銷售電子零組件,七月股價大漲逾七七%;最後三席是吃下新鉅科的丘鈦,遊戲的網龍,及線上汽車交易平台的易鑫集團,易鑫虧損好幾年,到去年才正式出現獲利。

 

這三十檔個股成為第一代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從市值大小來看,阿里及騰訊都是五兆港幣級的超級巨無霸,這兩家大企業撐住香港科技股半邊天,接著是逾一兆港幣的美團,再加上回港上市的京東、網易,然後是硬體製造的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丘鈦、聯想集團、瑞聲;再加上半導體的中芯、華虹、ASM太平洋;遊戲的貓眼娛樂、心動公司、網龍,還有線上服務的新東方在線、微盟集團、同程藝龍、閱文、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易鑫集團,再加上軟體服務的金蝶、金山軟件,這是恆生科技股的內容。

 

中芯國際

在中國政府基金挹注下,中芯國際日前在科創版掛牌首日股價飆漲245.96%,成中國市值最高科技大廠。(圖/取自中芯國際官網)

 

中國概念騰籠換鳥  香港本地財團式微

 

而這三十檔恆生科技股中,可以發現沒有一家是香港本地企業,換句話說,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香港股市可能出現一個巨大的「騰籠換鳥」計畫,香港本地財團、製造及金融服務業恐怕逐漸邊緣化,最明顯的例子是香港本地財團的式微,例如李嘉誠的長和集團股價最高一七四.九港幣,如今五十.八五港幣,約剩三分之一;九龍倉最高八十.一五港幣,現在十五.二六港幣;恆隆最高五十四.九五港幣,現在剩下十八.二港幣;恆基地產從六十五.四跌到二十九.七港幣;昔日有英國洋行色彩的太古集團從一三七.二跌到四十.二五港幣。

 

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銀行,像東亞銀行股價最高是四十二.五五港幣,現在是十九港幣;恆生銀行最高二一六.八港幣,現在剩一二九.五港幣,匯豐控股從一三○.五港幣跌到三十七.五港幣;渣打最高價二五六.二港幣,現在跌到四十四.三港幣。香港本地力量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中國概念的科技股,這是中國在香港資本市場的「騰籠換鳥」策略。

 

從國家發展大戰略來看,未來一定打科技戰,過去這兩年在美中貿易戰中,美方經常以晶片禁運來懲罰華為、中興,中國在科技發展上吃足苦頭,這回吃了秤砣鐵了心,以舉國之力發展國家級晶片業務。中芯國際回到中國科創板掛牌,首日大漲到九十五元人民幣,這是一個里程碑,最近寒武紀也回到科創板,六十四.三九元人民幣掛牌,首日開出二九五元人民幣高價,一口氣跳高開出大漲三五八%,這是創業板新傳奇。

 

寒武紀這家在北京海淀區致真大廈成立的AI晶片企業,估值在未上市前已是中國名列前茅的獨角獸。中國科技企業多數源自深圳,要不然是杭州,寒武紀在北京誕生,別具意義。寒武紀回歸中國創業板,下一回合是螞蟻金服、滴滴打車,它們會採取A+H陸港兩地上市模式。

 

為了把資金趕向科技股,七月十三日這一天,茅台股價寫下一七八七元人民幣高價紀錄,市值高達二.○九兆元人民幣,市值打敗台積電。中國《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台「學習小組」發表〈變味的茅台,誰在買?〉一文,質問茅台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的硬通貨?指控貴州省官員手握茅台執照經銷大權,家中私藏四千瓶高檔茅台牟利,結論是: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這一盆冷水潑得有夠大,茅台股價七月十六日大跌一三八.五三元人民幣,跌幅七.九%,此後一下子掉到一五八八.八八元人民幣,市值蒸發二千多億元人民幣。

 

這些年,中國股民大炒白酒股,除了茅台、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知名白酒股漲幅都十分驚人。茅台是白酒的武林至尊,二○一四年茅台股價一一八.○一元人民幣,今年漲到一七八七元人民幣,市值逾二兆元人民幣,本益比將近五十倍,股價淨值比十四倍,是中國股民熱炒創造出來的成果。現在官媒出手,當然是為了降溫,也順勢把資金趕向科創板,寒武紀大漲三五八%,中國成立約兩千億人民幣的第二期國家級基金挹注中芯,這回一上市就衝上九十五元人民幣,可以看出國家著墨的力道。

 

美中角力白熱化  美國中資股將回港

 

接下來還有一個巨大變化,在美中角力白熱化之下,愈來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會循著阿里巴巴、網易、京東模式回港掛牌,這三檔回港上市的中資股對香港股市貢獻有多大?以七月來看,阿里大漲三十港幣,漲幅十四.三一%;網易以一二六港幣上市,七月上漲七.七港幣,漲幅五.七八%;京東以二二六港幣掛牌,七月上漲十港幣,漲幅四.三一%。

 

如果把騰訊上漲四.七九%、小米大漲二三.二一%、美團上漲四.七九%算上,若再加上幾家軟體即服務(SaaS)企業加上去,例如線上支付的移卡七月大漲一二六.七%、小店家服務平台的微盟集團上漲十三.八七%、即時支付的兌吧上漲七.一七%,還有協助新經濟企業上市的華興資本七月大漲四七.一%,可以感受到香港股市逐漸變成新經濟企業籌資的平台,香港股市將愈來愈沒有香港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的新經濟股。

 

在阿里、網易、京東回港順利第二上市取得空前成功後,循著阿里模式回港掛牌的中資企業可能會「成群結隊」,香港一位基金經理人就表示,若目前在美國掛牌ADR(美國存託憑證)的市值前二十大或三十大企業來港上市,至少可為港股帶來二百億至三百億港幣的交易量,也就是當前港股交易金額中再增加二○%到三○%的成交量,港交所會是大贏家;而且在美國掛牌的中資股,因為香港成交量變大,也會有推升股價的效果。

 

以阿里巴巴為例,過去阿里在美國上市的股價大約在一五○至二○○美元之間,但七月一日以後,股價突然由二一一美元奔向二六八美元。阿里與騰訊互爭香港股市的龍頭,形成良性效應。另一方面,阿里在美國的成交量,相當於在香港的五至六倍。阿里在美國股市的資金三分之一來自美國,其餘是國際資金,假如他日阿里從美國下市,再從H股回頭掛A股,阿里回港上市帶來的資金效應超乎想像。

 

阿里打響了第一炮,網易跟進,結果網易在美國的股價從二○九美元大漲到五○三.二七美元;京東股價更是從創辦人劉強東爆發醜聞的二十五.七七大漲到六十九.一八美元,阿里、網易、京東回港掛牌,都造成股價大漲一波,這個良性效應又影響到可能回港掛牌的百度、拼多多及嗶哩嗶哩(BILI)。

 

去年百度出現虧損,股價從一四七.三八美元跌到八十二美元,這一波又跟著上漲到一三五.四四美元。威力最威猛的是拼多多,從三月以來的三十.二美元狂漲到九十八.九六美元,市值跑到一○一五.九四億美元,已成為僅次於阿里的重型企業。最近有中國YouTube之稱的B站醞釀回港第二上市,股價從十六.三五美元大漲到五十一.二五美元。

 

美國中概股市

 

美《外國企業問責法案》推波助瀾

 

美國參議院在五月二十日通過《外國企業問責法案》,規定美國監管當局若連續三年無法對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進行審計查核,公司也無法證明不受外國政府控制,將會被強制下市,這條法案會加速中資企業回中國或香港上市的風潮。

 

高盛的報告指出,連同網易、京東在內共有四十一檔ADR符合在港第二上市要求。這些可能回港掛牌的企業,從市值排行來看,拼多多、百度之後,好未來線上教育企業(TAL),市值四六二億美元;快運公司中通快遞(ZTO),市值二八六億美元;騰訊音樂(TME)市值二六八億美元;線上教育企業新東方(EDU),市值二三二億美元;百勝中國(YUMC),市值二百億美元;攜程網(TCOM)一

 

五九億美元;網路券商富途證券(FUTU)三十六.三二億美元;愛奇藝(IQ)市值一六六億美元,電商網購企業唯品會(VIPS),市值一四五億美元;這些中資企業很可能循著阿里、網易、京東模式回港第二上市。

 

從香港恆生科技板到港版那斯達克,這些新經濟企業將撐起香港股市半邊天,而港版國安法通過後,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股會撐起香港股市整片天。

 

恆生科技

延伸閱讀
台灣產業花30年懂得「趨吉避凶」道理 謝金河:台積電「發功」護國
台灣產業花30年懂得「趨吉避凶」道理 謝金河:台積電「發功」護國

2020-07-22

悄悄蠶食台資企業...立訊野心已威脅到鴻海 謝金河:郭董注意到了!
悄悄蠶食台資企業...立訊野心已威脅到鴻海 謝金河:郭董注意到了!

2020-07-21

生技防疫股跌得四腳朝天 謝金河:「貴上極反賤,賤下極反貴」
生技防疫股跌得四腳朝天 謝金河:「貴上極反賤,賤下極反貴」

2020-07-19

宏碁股價居然漲停板!謝金河:陳俊聖改造宏碁,終於被看到了
宏碁股價居然漲停板!謝金河:陳俊聖改造宏碁,終於被看到了

2020-07-18

疫情限制反讓人「重新認識台灣」 謝金河:創造本土優勢,營造國旅春天!
疫情限制反讓人「重新認識台灣」 謝金河:創造本土優勢,營造國旅春天!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