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一樣是口罩外交,荷蘭感謝、新加坡不領情 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這個…

一樣是口罩外交,荷蘭感謝、新加坡不領情  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這個…

2020-04-30 11:43

受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製作成本不到2元的口罩成了全球熱門禮品,台灣因有口罩國家隊加持,意外打出「口罩外交」新路線。但當台灣把省下的口罩熱情相贈時,部分國家表達感謝,但也有國家不屑,中間到底出了什麼錯?

以荷蘭為例,在獲贈口罩後不但回贈鬱金香、荷蘭煎餅,還有荷蘭議員公開呼籲應該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但一樣的口罩送到新加坡,卻一度被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冷回應,儘管何晶在引發爭議後改變態度對台灣表達感謝,但對台灣人澆了一桶冷水已難挽回。

 

各國對台灣贈送口罩會有這樣迥異回饋,前亞東關係協會會長李嘉進分析:「各國與台灣的感情基礎不一樣,像向來與台灣關係好的日本,其實只要有捐贈物資他們就會感謝,同樣的東西送到其他國家去,就會被秤斤論兩。」此外,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劉長政則認為,有中國在後面緊迫盯人,大家就算是被動收禮壓力也都非常大。

 

口罩外交升級  專家建議:軟性加強台灣意象、由姊妹市發送降低政治色彩

 

儘管台灣此次口罩外交沒有得到全面性的正面回應,但劉長政認為,相較過去台灣常砸錢做無效行銷,這次已經算效果不錯,若想強化效果,他建議:「可以把101大樓或日月潭等有台灣代表意象的圖案壓在口罩上,相較起印國旗這種極端手法,用軟性訴求效果更好。」

 

劉長政進一步分析,台灣將口罩送出去,比較有機會拿到的是各國醫護,相對來說他們是社經地位較高者,如果可以在口罩上放上台灣意象的圖騰,在疫情結束後,台灣有機會獲得更多跨國合作或觀光利益。

 

▲劉長政建議,口罩上可印上日月潭、101大樓等台灣意象,用軟性訴求加強口罩外交效果。(照片來源:達志)

 

 

此外,這次雖然有許多國家需要台灣捐贈醫療物資或是技術支援,但因為中國的關係,讓他們不管是主動尋求協助或被動收受台灣的盛情都不敢。對此,劉長政認為,就因有中國猛盯,台灣外交可以更靈活,尤其是對中東國家,「如果能用不造成對方困擾的方式來幫他們,以中東人的個性來說,你對他好、他以後一定會還你,儘管大概無法馬上與台灣建交,但以後一定會找適當時機還台灣人情。」 所謂不讓對方困擾的方式,其中一個選擇就是不一定得堅持要透過外交體系來做。

 

李嘉進也有類似的建議,台灣有許多縣市與其它國家的城市為姊妹市,他認為如果能透過城市的名義來推口罩外交,就能降低政治色彩,他分析:「透過城市去做,中國就沒有阻撓的空間,台灣送口罩所帶來的實質效益就會從70分提升到80分。」

 

一名資深外交界人士則建議,台灣應該藉此機會想一個可長可久的操作路線,讓未來再出現類似情況時,台灣可與其它國家進行系統性交流,留下可以追隨的實質制度。

 

政府單位決心不足,讓台灣社宅興辦起步晚,進度持續落後。這場賽車要迎頭追趕,「(興辦)速度」、「油料(經費)」及「續航力(後續管理)」,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首先,為何社宅建置進度牛步?負責審計中央總決算的審計部,在去年度審核報告中就點出,自一七至二二年底前上網招標的社宅標案,從第一次招標至今年三月底止,平均要花十一.八七個月,甚至有案子超過二年未發包,工程有延宕問題,這與過去二年營建成本提高,缺工缺料,造成廠商無意願投標有關。

 

民間團體也有類似觀察,認為近年來台灣住宅市場過熱,反而連帶影響社宅興辦,「某部分是政府咎由自取。」住盟研究員廖庭輝直言。

 

他指出,從國內住宅開工宅數來看,一六年單年僅約六.九萬,到了二二年單年已達十四.六萬戶,六年間數量翻倍,但國內營造量能有限,導致廠商寧願優先承接民間建案,也不願承接政府的社宅建案。

 

對此,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受訪也坦言,過去二年確實存在社宅流標問題,但自去年下半年起,狀況已有改善,今年至今二十多案中,只有三案流標。

 

長照瓜分住宅基金九成財源

 

除了興建速度,社宅作為長期推動政策,須有永久、穩定的財源作為「油料」,這讓挹注社宅興辦的「住宅基金」扮演關鍵角色。

 

只不過,住宅基金目前的法定財源僅有「房地合一稅」,根據《所得稅法》,房地合一稅收入應用於住宅政策和長照支出,但上路以來,扣除統籌稅款一○%後,其餘九○%全數進入長照基金,引發不小爭議。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就曾質疑,房地合一稅全都分給長照,社宅掛零,沒照顧年輕人。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也直指,長照需要經費,但用於住宅基金更符合名目,否則「很難說服民眾,為何把所有房地合一稅都投入長照。」

 

直到今年四月,財政部等部會修正辦法,才明定明年起房地合一稅餘額至少有一○%要挹注住宅基金。

 

更嚴重的是,住宅基金財源不穩定,自一八年至二二年間,除二○年度外,其餘每年皆仰賴國庫撥補二十億至五十億元,明年度更因租金補貼政策要撥補超過三百億元,此外,基金淨值更不斷縮水,從一八年的四九九億元,大幅減至去年底的三四四億元。

 

「油料」不足,還只是當下困境,社宅蓋完需要長久維運,後續管理更要精確估計財務,維持穩定續航。只不過,官方預估與實際卻存在嚴重落差,讓財務出現更多不確定性。

 

審計部在報告中也點出,負責管理社宅的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稱住都中心),出現「租金收入高估」、「興建及營運成本低估」兩大問題。像是住都中心預估六十年的社宅租金收入為近九千億元,但審計部預估僅七千億元;住都中心預估社宅工程建造費用約四千億元,審計部核算則需四千七百多億元。

 

審計部直指,因為經費的錯估,將讓住都中心的現金收支,從賸餘三百多億元,轉為短絀二千九百億元,若無法清償債務,就需內政部概括承受,國家買單。

 

近年住宅基金財務及國庫撥補情形

 

社會福利目的  不應考量自償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錯估,民間並不感到意外。廖庭輝直言,台灣的社宅興辦在起步階段,很容易低估成本。他舉例,日本、韓國興建一單位社宅,若需花上一百元,以未來營運五十到五十五年估算,成本要再花一百元;但台灣卻只多估三成到五成,「一開始就知道一定不夠。」

 

「未來要不就是調升租金,不然就是補貼更多。」他點出,這是早期社宅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估算誤差。甚至在租金方面,中央的住都中心採用較舊的估算方式,未考量到折舊,租金會不斷往上漲,與其他地方政府管理的社宅算法不一樣,對民眾會產生困擾。

 

不過,對於審計部點出的一連串「錢關」,政府打算以「撥補」治百病。吳欣修認為,若將社宅視為社會福利一環「撥補本就應該」。外界或許認為公共建設都要有自償性,但既然是社福目的,「沒辦法靠這個賺錢」,不應以自償做考量。

 

吳欣修強調,審計部所指的短絀是社宅興建後約五十年週期,實際上一年約五十多億元,可藉國庫撥補因應,若未來社宅數量成長,營運成本會有降低可能。

 

黃麗玲也認同社宅應視為社會福利,不該有盈餘或能自償;但她點出,台灣社宅蓋得緩慢,或許可藉由規畫設計、循環經濟的角度,更好控制成本。

 

邱顯智認為,住宅基金光靠撥補,代表每年會變動、財源不穩,且其他社福政策經費也會被壓縮。此外,房地合一稅課徵過多,代表房地產市場過熱,不是好現象,因此用來挹注平抑房價的社宅政策,會更名正言順,政府也要研擬其他財源,讓住宅基金財務更穩定。

 

在興辦社宅這場競速比賽中,台灣已經落後,不僅要踩住油門,加滿油料長期支持,在駕駛座上的政治人物們更要有遠見,秉持「不是自己任內剪綵也要做」的決心,才能讓社宅推動之路走得更穩健永續。

延伸閱讀
口罩實名制3.0上路!簡單5步驟 攜帶健保卡至超商輕鬆預購
口罩實名制3.0上路!簡單5步驟 攜帶健保卡至超商輕鬆預購

2020-04-22

日本人瘋搶「鴻海牌」口罩! 夏普今開賣就當機 每人限購50片 若轉賣恐坐牢
日本人瘋搶「鴻海牌」口罩! 夏普今開賣就當機 每人限購50片 若轉賣恐坐牢

2020-04-21

日本人愛台灣超過安倍? 我國捐200萬片口罩新聞 在NHK人氣竟超越安倍宣布緊急狀態
日本人愛台灣超過安倍? 我國捐200萬片口罩新聞 在NHK人氣竟超越安倍宣布緊急狀態

2020-04-16

「抽自身血救病患、免費醫療、24小時看診」1.5億高額捐款背後感人故事 網:拜託捐款帳戶重新開啟 
「抽自身血救病患、免費醫療、24小時看診」1.5億高額捐款背後感人故事 網:拜託捐款帳戶重新開啟 

2020-04-09

6天收到台灣人1.2億元善款! 義大利神父呂若瑟急喊停:癌末先生、賣菜阿嬤都來捐錢,謝謝大家的愛心
6天收到台灣人1.2億元善款! 義大利神父呂若瑟急喊停:癌末先生、賣菜阿嬤都來捐錢,謝謝大家的愛心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