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推翻前任決策 為焚化爐賭上政治前途

推翻前任決策  為焚化爐賭上政治前途

楊竣傑

話題人物

攝影/蕭芃凱

1207期

2020-02-05 10:30

開車經過台東南迴線海岸,注意力很容易被打在岩石上的太平洋浪濤所吸引,而忽略了另一側的台東縣大武鄉衛生所招牌。這座診所肩負著太麻里、達仁、大武、金峰這「南迴四鄉」超過兩萬居民的醫療服務重任,在過去,無論大小病,幾乎全由醫療奉獻獎得主、衛生所主任盧克凡一人獨力負責。

從大武開車到台東市約需一小時,經南迴公路到屏東縣或高雄市就醫更加費時,南迴四鄉民眾若發生急重症,只能殘酷地和死神賽跑,「救護車常常開到一半就折返,因為病人來不及轉診,中途就走了。」大武鄉長黃建賓無奈地描述偏鄉醫療資源缺乏的日常。

 

高醫團隊進駐醫療沙漠

 

然而,過去一年,大武衛生所內的對話變得不一樣了。

 

「阿姨,妳今天要看哪一科?」「啥,可以選科別喔?」鄉民的疑惑,來自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醫療團隊,自二○一九年二月起進駐衛生所,每周都有肝膽胰內科、骨科、腎臟內科、小兒科等,主任級醫師到大武鄉看診,甚至還在第一天門診就透過超音波掃描發現患者得肝癌,隨即轉診治療。

 

「饒慶鈴縣長很積極,一上任就來拜訪我,高醫連五千公里外的索羅門群島都去了,一百公里外的台東不算什麼。」高醫院長侯明鋒強調,進駐偏鄉、當弱勢民眾後盾,是醫療人員天職;今年元旦,他更和饒慶鈴啟動南迴線二十四小時緊急救護中心及5G遠距醫療服務,讓後山不再是醫療沙漠。

 

「台東太缺醫師了,我得想辦法向外求援。」今年五十一歲的台東縣長饒慶鈴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回想,她在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就職,縣府人員幾天後就急著報告醫療資源缺乏問題,她趕忙拜訪與父親、立法院前副院長饒穎奇有交情的侯明鋒;雙方一拍即合,去年一月二十四日縣府就和高醫簽備忘錄,引進醫療資源

 

○五年,饒慶鈴頂著美國加州聖荷西大學碩士、師範大學政治博士的高學歷,首次參選台東縣議員就當選,成為台東首位博士議員;○九年成為台東首位女議長。深耕地方多年的她,早在問鼎縣長之前,就清楚台東面對的困境。

一八年,台東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在全台二十二個直轄市及縣市排倒數第二;高齡人口比率十六.一一%,則是全國第六老。饒慶鈴因此將「改善偏鄉醫療」列為首年施政重點;身為「政二代」的她,不避諱透過家族人脈,替台東找資源。

 

改善醫療困境後,饒慶鈴的第二支箭,射向縣內四分之一以上人口從事的農漁業。

 

台東縣政績

 

台東縣政績

▲饒慶鈴上任後就爭取高醫團隊進駐大武衛生所,改善偏鄉醫療不足問題。

 

熱線便利店高層  打開農產通路

 

去年十二月,全家便利商店的線上購物網站以「二代青農」為題,販售七十二項台東農特產。打開這條通路的,也是誓言打造農業「台東隊」的饒慶鈴。

 

「這件事真的太有趣了。」饒慶鈴回憶,台東能和全家搭上線,是因為她的一位台東好友,去年和全家便利商店E-Retail事業本部副本部長林志清通話時,林志清表示不清楚台東有什麼特色物產。這位好友氣得立刻開啟多方通話,將饒慶鈴拉上線,要縣長親自和林志清「聊聊」。

 

「你來看看嘛!」饒慶鈴馬上化身推銷員,邀林志清親訪台東。去年八月,林志清就率隊參訪台東的木鱉果園、牧場等地,立刻就被東海岸的優良產品驚豔,於是花費四個月選品、拍攝宣傳片,將台東農特產上架。獲選上架的雲州農園青農游宗瀚認為,創業者最難找通路,但縣府替他們開了道門,對返鄉務農的年輕人,幫助很大。

 

饒慶鈴還發現,台東因缺乏二級產業,農產品須送至外地加工,增加成本、難提升產值。她要求財政處盤點都市計畫區內的工業用地,陸續釋出近萬坪土地,讓廠商開發食品加工廠;縣府也和台東大學合作建置先導工廠,打造農業品牌。

 

「台東不只有熱氣球,更有乾淨、有機的農產品,發展農業市場更不能單打獨鬥,得靠包裝與故事行銷,組成『台東隊』,讓更多人看見。」饒慶鈴笑咪咪地自許成為制定策略的「台東隊教練」,強調只要方向對了,就充滿機會。

 

饒慶鈴還提到台東池上鄉與成功鎮,今年都將出現結合日間照顧中心、失智者團體家屋、長照C站點的「多元照顧中心」,服務失能者外,也能滿足老人在地老化的理想。

 

然而,《今周刊》走訪台東時,也聽到農民、公務人員反映仍不熟悉新縣長的施政成績。民進黨籍台東縣議員黃治維觀察,「饒慶鈴多延續前縣長的政策,還沒看見突破性與大破大立的作法;若一級主管都是舊班底,未來恐只是延續現況。」

 

也有人質疑,前縣長黃健庭八年任內,打造熱氣球嘉年華、爭取普悠瑪延駛至台東等重大政績,獲縣民高評價與深刻印象,但幾乎將前縣府閣員全數留任的饒慶鈴,截至目前為止,尚未開創出能夠與前任相提並論的個人成績單,難免讓人擔心她只能「黃規饒隨」。

 

對此,饒慶鈴回應,自己上任時就宣示將延續黃健庭的「幸福縣政」,但她更提出「開放、整合、創新」的應用方程式,要逐步強化不足處。

 

「每個人都習慣在自己的局處做到最好,但要跨階,局處人員就得透過開放的心態,試著和別人合作,必然會創新。」饒慶鈴表示,三大方程式得成為台東縣府的DNA,成為提升施政效率的方式,

 

例如,在地觀光業者長期爭取縣府所有的熱氣球圖像授權未果,遊客買不到與實體熱氣球圖案相同的商品,產生形象與行銷落差。「連我自己買熱氣球商品送人,都沒有台東熱氣球圖案。」饒慶鈴語氣嚴肅地說。

 

「大家之前都著重活動端,但我站在消費者角度看事情,要加深台東印象,就得開放。」饒慶鈴去年底宣布首度免費開放縣府的九款熱氣球圖像授權,還不忘指點官員:「審核流程得更快,先做、先有,再滾動修正。」

 

與前後任縣長都密切溝通的台東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就以此事分析,縣府團隊習慣黃健庭八年執政作風,但饒慶鈴想法多元,得逐步磨合。

 

「縣長會罵人喔。」台東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楊珍琪也透露,她曾與饒慶鈴討論政策時挨批:「妳聽不懂我在講什麼嗎?」直來直往的個性,著實讓很多官員覺得很悶、不習慣,需要磨合。

 

台東縣政績

 

不怕得罪人的「大小姐」

 

饒慶鈴才在去年的就職一周年茶會時,毫不避諱地表示縣府團隊很辛苦,得適應她這位「傳說中的大小姐」。甚至因她展現出不怕得罪人的「衝勁」,讓人感覺是已無連任壓力的第二任縣長,難怪才就職剛滿一年,地方上就不斷傳出「饒慶鈴不想連任」的耳語。

 

宣布重啟完工十五年未啟動的台東垃圾焚化爐,就是饒慶鈴遭質疑不想連任的關鍵。

 

「重啟焚化爐,我賭下去了啦!」饒慶鈴主動提起這項敏感議題,她強調,台東各鄉鎮的垃圾掩埋場幾年後就會飽和,若不能垃圾自主處理,問題更大,她豪邁地放聲大笑說:「我跟官員說,如果煙囪燒起來有煙(空汙排放超標),我就不用選了啦!」

 

「我就是以只當一任的心態施政,才不會瞻前顧後,否則我繼續拖下去就好。」她語氣輕鬆地談論焚化爐這顆其他政治人物眼中的燙手山芋,而台東縣議會也在去年通過五.六三億元的焚化爐整修啟用預算,力挺縣長政策,未來就看她如何發揮政治智慧,在環保與垃圾處理問題間取得平衡。

 

自我期許當「政治家」的饒慶鈴,要如何讓縣民有感,還能如她所言,不受連任壓力,帶台東走出新局,接下來的兩年多任期將見真章。

 

台東縣政績

延伸閱讀
台東人回家更方便!南迴改今全線通車 下午5時起開放民眾通行
台東人回家更方便!南迴改今全線通車 下午5時起開放民眾通行

2019-12-23

南迴公路預計12/23全線通車!未來台東至屏東路程將縮短30分鐘
南迴公路預計12/23全線通車!未來台東至屏東路程將縮短30分鐘

2019-12-15

台東大學 在山域與海域間 開闢戶外探索花園
台東大學 在山域與海域間 開闢戶外探索花園

2019-12-01

衛福部公布最新貧窮線 台東 屏東 彰化 貧戶占比前3名
衛福部公布最新貧窮線 台東 屏東 彰化 貧戶占比前3名

2019-10-27

距離不再是問題 「遠端介入系統」要為台東偏鄉早療孩童帶來轉機
距離不再是問題 「遠端介入系統」要為台東偏鄉早療孩童帶來轉機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