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貼心設計,讓長者開心趴趴go !」
超高齡時代來臨,高齡與失智症的照護是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如何減緩老化,保持身心健康將是關鍵,特別是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接受生活刺激,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正在展開一項大膽的試驗計畫,讓失智長輩可以在村落裡自在走動,不怕擔心走失,到底是如何做到呢?
今年10月的屏東很熱鬧,除了有舉國矚目的國慶焰火、台灣設計展外,全台第一座高齡樂智友善園區也在竹田鄉西勢村開幕,看似尋常客家村落裡其實隱藏著許多設計:長者配戴著具有微追蹤技術的「屏安福D+卡」,從老人文康中心漫步出去,在竹田國中的共融遊戲場和學生們玩了一會;經過路口的紅綠燈,看到燈號閃著小綠人牽著老綠人的圖樣,聽到「大阿哥、大阿姐」親切的客語,就知道可以過馬路了。
然後再晃到村落商店買東西、逛逛客家文物館、忠義祠,在「樂智屋」內參與健身樂智課程;途中走累了,坐在村民家戶門口椅子歇歇,遇見老朋友就聊聊天;或到智慧候車亭等公車,候車亭上的燈感應到屏安福D+卡,會亮起提醒司機運匠,公車亭內有人等車,讓長輩不必追著車子跑。一旦長輩離開設定的區域範圍時,家人將會收到屏安福D+卡發出的LINE警示推播,透過卡片內建的GPS定位,立即能掌握長輩所在位置。
從屏安福D+卡、共融遊戲場、「長輩版」小綠人、智慧候車亭到村內友善商店、貼心椅,都是屏東縣政府一連串細心設計,正是讓高齡者及失智長輩可以在樂智園區趴趴走的主要原因。
屏東縣政府打造客語版「長輩版」小綠人,協助長輩安心過馬路。
串聯軟硬體設備 全方位打造宜居安老社區
台灣即將在2026年邁向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龐大的老年人口就地安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是政府必須面對的嚴竣課題。目前全國人口老化比例約為14.5%,其中屏東為16.2%,竹田地區更高達20.58%,因此屏東縣政府選定竹田鄉西勢村作為示範基地,設計打造適合高齡長者的活動空間。
幕後推手之一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舉自己的母親為例,她說母親原本喜歡逛菜市場,但隨著年紀漸長行動不易,母親變得不愛去菜市場了,她就得想盡辦法鼓勵母親走出家門,「不愛出門、不愛行動」是許多長輩的通病,而家屬又擔心長輩出門萬一亂跑不見,所以在規劃樂智園區時,相關細節都要實際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想。
這項計畫受到潘孟安縣長鼎力支持,指示動員衛生局、社會處、客務處、研考處、交通旅遊處、工務處、教育處、警察局交通隊等8個局處單位投入,從志工訓練、交通號誌、學生長照技藝教育課程、友善空間環境等,整合各個面向共同思考規劃。
樂智園區以西勢村中的老人文康中心為據點,範圍包含周邊精神信仰中心六堆忠義祠、客家文物館、竹田國中等地,屏東縣政府同時串聯周邊商家住戶,當地已有50間商家加入友善商家的行列,當長者於社區進行日常活動時,可以提供照看協助,形成綿密的社區照護網。
「生活就是一種設計」,潘孟安認為,這些社會設計都是讓長者和家屬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目前政府長照政策從1.0升級到3.0,長輩不論到哪個機構,大多都只能侷限在一定的房舍空間內活動,生活刺激有限,在樂智園區這裡,長者可以走出戶外,依原有的生活模式自然、安全地融入社區就地安老,更健康、更有尊嚴。
值得一提的是,5年前屏東首創將長照服務納入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竹田國中就是率先試辦的學校之一,讓學生了解長者生活不便之處,學習相關照顧技能,並結合鄰近老人福利機構進行服務。吳麗雪說,長照技藝教育課程並非希望學生未來從事長照服務,最主要是讓學生對「老」這件事產生認知,及了解長輩的需求,曾有升上大學的學生向她道謝,因為當年的課程讓他們在面對高齡議題時,多了關注、寬容與貼心。
長者在樂智園區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從竹田樂智園區出發 擴散屏安村的願景
屏東縣政府在規劃樂智園區之前,曾經到荷蘭霍格威村、日本神戶幸福村考察,羡慕當地為長者量身打造機能充足的設備,提供居住者身心靈上全面的照護,但龐大的經費令人卻步,現在透過中央補助、利用現有資源加以整合,為長者打造一個可以真實安居的「屏安村」,雖然尚在試驗階段,但開創國內長照服務新模式,已吸引不少縣市、機構及國內外學者觀摩,期待未來能從竹田樂智園區案例出發,打造更多的「屏安村」,擴散各地,讓在地安老不再是夢想。(屏東縣政府廣告)
屏東縣長潘孟安與長者玩跳棋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