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牛步修法枉送人命

「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牛步修法枉送人命
大雅火災造成兩位消防員殞命,是對主管機關與立法怠惰最沉痛的指控。(圖片來源:UDN.COM)

2019-10-08 11:20

大雅工廠火災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各方大聲疾呼重視消防員安全,
然而最能保障消防員的修法,卻在立法院卡關。此次憾事能加速修法、避免悲劇再發生嗎?

十月三日凌晨,台中大雅區一處鐵皮工廠發生火災,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根據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下稱消權會)統計,這次不幸事件發生後,累計過去七年來,已有二十六名消防員葬身火場。以拯救性命為天職的消防員,為何人身安全無法獲得充分保障?

 

「消權會一路推動修法,想改善消防員工作權益,消防署卻一直阻撓。」消權會祕書長朱智宇說。

 

這場鐵皮屋大火,現場無人受困,外界因此質疑,消防員難道非得涉險進入火場不可?內政部長徐國勇第一時間回應:「目前火場作業救災標準規定,只要火場沒人受困,基本上不要派人(消防員)進去。」

 

徐國勇口中的標準規定,指的是今年六月修正的《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當時這項行政命令增列「現場各級搶救人員應於救災安全之前提下,衡酌搶救目的與救災風險後,採取適當之搶救作為。」

 

但徐國勇這番發言,引起基層消防員譁然,紛紛在臉書質疑:「大家服務的縣市有這個規定嗎?」難道中央與地方對於救災流程有不同標準?

 

消防員殉職

 

救命退避權  應落實知情權利

 

「很多人會說,空屋就讓它燒光好了,何必派人進去。但實際上,在現場會面對很多壓力,不可能一群人空站著,看著它燒。」一名消防員指出,對現場指揮官來說,發生火災時若不在第一時間派員進場尋找起火點,快速控制火勢,很可能會因火勢延燒,引來周邊民眾與長官責難,這些都是未曾在第一線的人想像不到的壓力。

 

事實上,徐國勇引用的救災作業要點,雖授權消防員在安全前提下採取適當搶救行為,但如何「斟酌」、「衡量」,仍然是憑現場指揮官的個人判斷。朱智宇因此直言,「這次消防員殉職,更證明了現行法規沒有指導效果。」

消權會認為,若不想讓殉職憾事一再發生,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消防法》中增訂第一線消防員的「退避權」條款,讓消防員有了解現場空間設備分布、環境是否釋放有毒物質的權利。當火場無人受困、火警地點經判定為違章等火災環境時,消防員可行使「安全選擇權」,拒絕進入火場。

 

然而,內政部消防署認為,六月修正的火場作業要點,已經賦予消防員自行斟酌的空間,故未將「退避權」納入官方版《消防法》草案。

 

除了透過法律位階提供消防員拒絕無意義涉險的權利,消權會認為,徹底調查檢討消防員殉職事件、作為預防類似憾事重演的教材,也同樣重要。畢竟自二○一三年新北市泰山家具工廠大火、一五年新屋保齡球館大火、一八年桃園敬鵬工廠大火,台灣消防員殉職的事件實在太過頻繁,顯然沒有從這些意外中獲得教訓。

 

調查欠公允  應效法國際標準

 

台灣的災後調查,是交由「內政部消防署火場指揮及救災安全諮詢小組」執行,並由縣市政府消防局撰寫「火災報告書」。但朱智宇分析,中央層級的調查單位並無實質調查權與執法依據,地方消防局的調查又有球員兼裁判之嫌,整體來說,無法全面、客觀公正的檢討制度面與執行面缺失。

 

反觀其他先進國家的調查過程,都有公正的第三方專家參與。例如:美國一九九八年推動「消防員殉職死傷調查及預防計畫」,將調查工作委由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執行,並邀請工會和家屬參與;香港、日本則是在發生消防員殉職死傷案件後,會成立獨立、專責單位調查。

 

朱智宇指出,官方過去都以「偵查不公開」來迴避民間團體的監督,消防員家屬也無從得知調查進度與真相;但消權會主張,行政調查與刑事調查可同步進行, 且應效法國際標準,讓專家及消防員團體參與,才能修正錯誤、避免悲劇再發生。

 

然而,退避權、調查權這兩項被認為最能實質保障第一線打火弟兄安全的修法,雖委由時代力量在立法院提案,但至今因無法獲得主管機關內政部與消防署認可,而遲遲未有進展。直到大雅火災發生後,立法院長蘇嘉全才在立委要求下,火速發函召集朝野協商討論《消防法》修法,消防署也在十月五日發新聞稿改口「支持殉職調查入法」。

 

但因本會期時間所剩不多,若無法完成修法,這項提案將因立法院「屆期不連續」的規定而自動失效。

 

「消防員的提案,消防署卻一擋再擋,到底要死多少基層人力,長官才會做對的事?」一位消防員直言,過去七年來,每一次有消防弟兄殉職,社會上總會掀起一波大規模的檢討聲浪,呼籲主管機關全面改善消防員的裝備、工時、現場作業規則,但事件平息後,往往看不見任何改變,「主管機關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的無情與冷漠,讓我們基層人員非常心寒。」

 

一起令人悲痛的火警,若能喚起社會對消防員人身安全的重視,並促成實質改變,將會是兩條年輕性命留給台灣社會最後的貢獻。

延伸閱讀
最怕7種火警現場,鐵皮屋是第一名!資深消防員:鐵皮屋像地雷,一燒起來就很猛
最怕7種火警現場,鐵皮屋是第一名!資深消防員:鐵皮屋像地雷,一燒起來就很猛

2019-10-03

影片》電風扇喀喀轉不動...40秒起火爆炸!消防員:這5種居家電器,最容易引起火災
影片》電風扇喀喀轉不動...40秒起火爆炸!消防員:這5種居家電器,最容易引起火災

2019-09-04

便宜房租是用你的命換的!消防員警告:不管你是北漂南漂...千萬別住這種房
便宜房租是用你的命換的!消防員警告:不管你是北漂南漂...千萬別住這種房

2019-08-19

20具遺體擠頂樓門前!京阿尼火災教我們的5件事:逃生路徑濃煙高熱,切勿穿越逃生
20具遺體擠頂樓門前!京阿尼火災教我們的5件事:逃生路徑濃煙高熱,切勿穿越逃生

2019-07-22

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