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歷經戰爭更期盼和平的金門 從肅殺搖身一變成美麗的慢活城市

歷經戰爭更期盼和平的金門 從肅殺搖身一變成美麗的慢活城市

2018-12-07 13:42

「因為走過戰爭,所以更不希望戰爭再度出現,」這是每個經歷過戰爭的人的想法,而在金門,這種思想更是特別明顯。甫下飛機就可以看見蔚藍的天空, 白晰的雲朵,善良而純樸的人們悠閒地生活著,這就是現在金門的寫照。

 

  教科書中描述的金門,一直是對大陸的灘頭堡,腦海中總是充滿著各種軍事化的幻想,但當真的來到金門,放眼望去皆是翠綠的樹林,平坦的道路,這也是多年來金門縣政府努力的方向與成果。「金門在地理環境上並沒有值得誇耀的壯麗景觀,但是我們希望將金門打造成一個適合休閒放鬆的地方,讓所有遊客來的時候就彷彿置身於公園之中,能夠拋開忙碌生活中的壓力,徹底的享受生活,重新讓自己的身心靈充電,」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博士如此表示。從戰地金門轉變成觀光金門,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各項民生基礎建設。從道路建設、水利建設乃至於植栽等,都是金門縣政府努力不懈的成果。

 

 

金門即將化身 Long Stay觀光景點

  「過去在軍管時期的金門,主要的建設都是各項軍事設施,對於一般民生基礎建設方面較為缺乏,」吳成典博士表示,「在解除軍管之後,我們首先推動的就是各項民生基礎建設。除了縣政府各級同仁努力推動外,也全賴居民的配合與協助,才讓金門逐漸成為適合觀光及 Long Stay 的觀光景點。」 

  金門的道路系統規劃得相當完善,而由於地勢平坦的關係,相當適合各項觀光活動。近年來也有不少體育活動在金門舉辦,特別是金門馬拉松業已取得國際馬拉松的賽道認證,成功吸引了全球各地愛好馬拉松的選手參加,也提高了金門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除了馬拉松之外,金門也舉辦過多次腳踏車活動及金廈泳渡活動,特別是泳渡活動是兩岸共同舉辦的,雙年數由金門游向廈門,單年數則由廈門游向金門,成為兩岸良性互動的最佳典範。而為了促進金門觀光,更增加了趣味的搶灘料羅灣活動,讓不擅游泳的民眾也能夠攜家帶眷的享受金門的海灘風光。為了創造金門的觀光特色,金門縣政府更極力推廣其他觀光型態的內容,像是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及生態旅遊等觀光項目。 

  金門自古以來就是東南沿海的重要出海據點之一,加上未經大量開發,因此依然保存許多閩南傳統建築物,金門縣政府為了保留傳統文化及推廣在地觀光,特別編列預算,替四千多棟老屋打理新門面,目前已經整修完畢五百餘間,重現金門往昔的懷舊時光,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對傳統文化心生嚮往的遊客。 

 

 

保留文化軌跡友善生態環境 超級金門即將登場

  此外,難得一見的戰地文化也是金門獨特的觀光資源,隨處可見的碉堡或是各類軍事設施,在軍方及縣政府的合作之下,打造出金門特有的戰地觀光資源, 像是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 戰史館、馬山觀測站、翟山坑道、太武山及瓊林坑道等不勝枚舉的旅遊景點,也讓熱愛軍事的遊客們絡繹不絕。

  「除了恢復傳統文化與建築,並保留軍事戰地風光之外,金門縣政府更極力保持生態環境的樣貌,讓金門成為兼具環保與美麗景色的島嶼,」吳成典博士如此強調。金門正位於候鳥南北遷移的路線上,因此成為鳥類聚集的天堂,根據統計約有三二〇多種鳥類會在金門停留,這也讓金門成為相當重要的候鳥觀察基地。每年冬天鸕鶿都會從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南渡到金門避冬,直到隔年四月才返回北方,牠們總是成群結隊的飛行,少則數十隻,多則數百隻,乘著風在海上飛翔,是許多民眾爭相觀賞的壯麗景觀,特別是傍晚時分飛回棲地的景色更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眼中的美景。其實,金門之所以能夠開發成適合觀光旅遊的景點,除了道路建設之外,水利建設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雖然過去有許多湖庫供應金門全島軍民所需的用水,但是隨著用量增加逐漸不敷使用, 且有嚴重優氧化的問題。另外超抽地下水的問題也日漸嚴重,因此,亟需取得更多的水資源方能解決這項問題。

 

 

  「水是人們生活相當重要的關鍵,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喝水, 因此從大陸引水就成為金門地區相當關鍵的民生措施, 」吳成典博士強調。「這不但是保障了金門民眾的基本生活,同時也是替金門觀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金門從神秘的戰時基地起歷經了許多溝通與革新,全賴當地居民的互信互諒,各級政府的通力協助才創造出現在風光明媚的觀光島嶼, 就如同吳成典博士在訪問中所提及的, 「現在的金門更希望的是和平安詳的生活,也因此更團結一致讓金門變的更好更美麗。」

 

 

 (金門縣政府廣告)

 

 

舉例來說,高雄一天用水量一五○萬噸,豐水期時,一天供應量可達一七○萬噸,還可支用台南地區用水;但到了枯水期,如今年二月,就只剩下一四五萬噸。「北部、中部有大型水庫,南部自從美濃水庫擱置後,現在缺少大型水庫。」吳瑞賢說。當時美濃水庫規畫一天供水量是一八八萬噸。

 

美濃水庫停擺,經濟部規畫在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興建的三座新水庫也「沒有時間表」,民意、生態、壩體安全與蓄水建設的矛盾,依然讓水庫難產。

 

過去吳瑞賢曾力推「高台水庫」,計畫壩址位於大漢溪上游的玉峰溪,可與石門水庫交互運作,讓石門水庫能有效排空清淤,延長壽命。但水庫興建不但會淹沒上游的秀巒、下田埔部落,水庫下游行水區的居民還得搬遷,就連名聞遐邇的司馬庫斯部落也會受到牽連。

 

吳瑞賢清楚,這個計畫大概很難東山再起。所以,興建水庫不能只是種簡單粗暴的選項,它更是一樁需要細膩溝通、完整配套的數十年建設方案。

 

談到水庫議題,賴建信想起過去參與興建湖山水庫的經驗,台灣大陸工程與日商華大成營造合作蓋湖山水庫,「我跟日本工程師談到水庫,他們對水庫的定義是『需要長時間溝通』的建設,完工時間會拉很長。並不是過去想像中人定勝天的那種大建設。」

 

水庫計畫要從長計議,蓋與不蓋都有利弊,如同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工程會主委、現任中郵董座吳宏謀說:「工程做久了,河川被攔了一截,魚類確實無法溯流而上,生態也的確會被破壞。我們有時是一廂情願的,但蓋水庫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一定要溝通,要先講道理,才會找到公約數。」

 

地下水

 

超抽地下水埋隱憂?

水利署射開源兩箭多管齊下找解方

 

然而,水庫問題難解,台灣蓄水設施不夠也是事實。脆弱的供需「完美平衡」,讓台灣缺少「備援」用的備用水源,虞國興提到:「日本大東京地區,一天用水量是四二三萬噸,供水量可達六八○萬噸,所以每天備用水源高達二五七萬噸,是總蓄水量五○%以上。」

 

問題是環環相扣的,在虞國興眼中,缺水時,水庫水不夠、河川逕流沒水,加上過去產業發展,造成了台灣長期以來「扭曲的用水結構」。從二○○九年到一八年,台灣年用水量約一七○億噸,水源來自水庫約占二三%,來自河川約占四四%,剩下的三三%,「一旦降雨不如預期,就只能抽地下水。」

 

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台灣抽取地下水的量就超過地下水的天然補注量,虞國興說:「到了二○年,概略估算共抽了二○五○億噸地下水,如果台灣土地是一座大游泳池,這座泳池水深可達五.七公尺,是很可觀的水量。」地下水平均每年超抽十一.六億噸,等於抽了整整三.五座的翡翠水庫用水。

 

無論如何,「留不住水」、「地下水超抽」這些水資源結構問題都必須克服,如何從開源、節流、調度、備援面找出方法是水利署重要的任務。就像賴建信說的,台灣的環境「不是藉口」,必須找到解方。

 

大興土木建水庫是條漫漫長路,比起大炮巨艦主義,水利署嘗試用遍地開花式的「多元水資源開發方案」,緩解未來可能常態化的旱象。

 

「過去,備援概念在台灣很少被提出來,但我們確實應該以備援系統因應氣候變遷。」在開源上,水利署第一箭是恢復水庫原有庫容量。首先是水庫清淤,「一六年之前,每年清淤不到五百萬立方公尺。」但從一六年到二○年,已經加大力道至八九五萬立方公尺,去年清出一四四○萬立方公尺,「今年至今已清出一千萬立方公尺,設定目標是一八○○萬立方公尺。」賴建信說:「這就像做家事,兩、三天不倒垃圾,就會很有感覺。這是保健工作,不清,淤積就會一直侵蝕有限的水資源。」

 

同時,水利署也持續辦理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台灣降雨型態常出現短延時強降雨,短時間大雨量會造成水庫水體混濁,「防淤隧道」可望提升颱洪期間水庫的防淤能力,延長水庫壽命。

 

水利署也積極推動離槽水庫加高工程,台南曾文水庫壩心體加高三公尺,增加了五五○○萬噸蓄水容量,相當於一座湖山水庫。「我與美國治水單位交往數十年,負責美國西岸的墾務局也在進行離槽式水庫加高。」賴建信說:「不蓋水庫,大家也是要用水。」

 

除了水庫,賴建信也積極尋求多元水源開發因應水資源難題,射出「開源」第二支箭,人工湖、伏流水、海淡水、再生水多管齊下。鳥嘴潭人工湖第一階段供水將在今年十二月完成;高屏溪大樹與溪埔伏流水、雲林濁水溪、苗栗通霄溪伏流水等將陸續完工,預計二五年,每日將可提供一五八萬噸水量。「科學園區從去年開始都在開鑿備援水井,新竹十七口備援水井於去年九月產生了效果,一天能提供三萬噸水量,一個月就有九十萬噸,如果沒啟用備援設施,缺水現狀可能會更糟糕。」

 

1955 年至 2025 年東京日需水量與日供應量走勢

 

水庫連成珍珠串

建立調度系統串聯西部水庫解旱象

 

水利署第三支箭,是建立台灣水資源「調度」系統,定名「珍珠串計畫」。台灣降雨時空差異極大,「我們預計把西部走廊重要水庫連結起來,就不會因降雨不平均產生衝擊。」北部翡翠水庫支援板新地區用水;桃園石門水庫支援新竹;雲林湖山水庫支援嘉義;台南南化水庫與高雄高屏堰水源聯合運用。

 

賴建信說:「高雄沒有水庫,台南有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做曾文、南化聯通管,南化現在可以通到高雄。南化接下來,再往北串聯曾文水庫,就能把全國最大的水庫與高屏溪串聯起來。」其他如鯉魚潭北送苗栗幹管、大安大甲溪聯通管等全台十七條備援調度管線完成後,水庫成為珍珠串,可互相支援,豐枯水期的水資源使用可望更有效率。

 

此外,水利署還有第四支箭,台灣自來水漏水率向來居高不下,直到一六年,漏水率都還有十六%,去年已降至十三.五%。每減少一%漏水率,可減少每日八.二萬噸漏水量,「節流」、「開源」同時並進。

 

「水資源建設是一步一腳印。」賴建信說,「目前全國一天供應的自來水量達一一六八萬噸,我有信心,在二五年備援水量可從二二一萬噸提升到五八三萬噸。」另外,賴建信也爭取接下來的十年預算,將投入一千六百億元進行水資源建設,預計三一年每年可增加十億噸水量,等於增加全台三個月用水量。

 

氣候變遷造成的缺水新常態,將成為挑戰台灣水資源結構的旱魃,無論是興建水庫的爭議、打造遍地開花的「水環境」,或是從開源、節流、調度到備援,台灣都沒有「不做」的選擇。

 

虞國興今年六十六歲,回想兒時在四合院生活的情景,「院裡住了五、六十戶人家,外頭只有兩座水井,我們到外面玩,隨便壓兩下,水就從水井中跑出來。」想起那個「水鄉」般的古早台灣,說話冷靜的他又不禁感慨,「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把水留住!」

 

缺水

面對氣候變遷,旱災、缺水、水庫乾涸的慘狀恐將成為未來常態。(攝影/劉咸昌)

延伸閱讀
銀行關上房貸大門,買方誤踩第2屋、高總價貸款成數地雷…房仲秀數字:雙北重創、交易大減3成
銀行關上房貸大門,買方誤踩第2屋、高總價貸款成數地雷…房仲秀數字:雙北重創、交易大減3成

2024-08-30

房貸一直下不來怎麼辦?限貸令「人道走廊」來了 壽險房貸成買房族避難選擇:最低利率曝光
房貸一直下不來怎麼辦?限貸令「人道走廊」來了 壽險房貸成買房族避難選擇:最低利率曝光

2024-08-22

銀行鎖住房貸金流,優先衝擊首購族、民眾違約風險恐增?央行:總量不涉個案「不影響無自用住宅購屋」
銀行鎖住房貸金流,優先衝擊首購族、民眾違約風險恐增?央行:總量不涉個案「不影響無自用住宅購屋」

2024-08-22

0050、006208六位數買不下手,00922「2萬3有找」要衝嗎?為何達人說這檔市值型ETF值得長期投資
0050、006208六位數買不下手,00922「2萬3有找」要衝嗎?為何達人說這檔市值型ETF值得長期投資

2024-09-29

5銀行7月房貸逾1200億30年新高!央行踩煞車還會再出招?使用寬限期的「金流別抓太緊」
5銀行7月房貸逾1200億30年新高!央行踩煞車還會再出招?使用寬限期的「金流別抓太緊」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