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送印前傳來消息,我們獲得今年「曾虛白新聞獎」的肯定,得獎作品是「體育界的轉型正義還要等多久」一文;共同獲獎的,還有網路公益媒體《報導者》的「廢墟裡的少年」系列報導。讀者若有印象,本刊去年十一月即與《報導者》合作,將「廢墟裡的少年」在《今周刊》以紙本呈現。
本期封面故事之一,我們再度與《報導者》合作。「病床邊的照護危機」這個題目,探討住院病患照護人力高度仰賴外包的問題。
主題有些沉重,同事的經驗分享倒是熱切。特別的,是一位同事憶起「日本探病」的體驗。他的母親長年住在日本,一次,母親因病必須住院兩個月,急切前往探視的他,見到母親劈頭就問:「怎麼辦?在醫院裡,平常誰來照顧你啊?」
媽媽理所當然地回答:「靠醫院裡的護士就夠啦!」在日本的醫院裡,沒有進進出出的臨時看護,沒有來來往往的探病家屬。
回到台灣,根據本次的調查,全台目前十九家醫學中心機構,有十三家是把住院病患的看護人力外包,雖然並未牴觸法規,但看護的專業缺乏把關,也就影響醫療品質,損及病家權益。尤有甚者,當家屬與外包看護頻繁進出醫院,又衍生了院內感染的問題。
其實,自二○○三年SARS疫情肆虐後,國內即開始推動醫院全責照護,不過至今進度有限,畢竟客觀環境的阻力不小,缺人、缺錢,都是困境。但政府仍然必須動起來,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加乘效果之下,「住院孤兒」恐怕愈來愈多,問題也將加速擴大。
病房裡的外包看護,合法,卻畸形。說到底,住院患者的照護,就該交給專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