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赴中留學的台灣人數上升,新聞或網路上都對於這群台生的決定與未來有不少討論,也衝擊到國內政治與相關教育政策。但對於這群台灣學生,在前往中國讀書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轉變?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學者、乃至於兩岸官員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王宏恩 /杜克大學政治系博士
這個重要的問題,學界已經有一些初步的發現。在現有的學術期刊之中,筆者找到最近三年內兩篇重要的研究,第一篇是於2016年由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與學生吳伊凡發表的期刊論文《Exceptional membership and liminal space of identity: Student migration from Taiwan to China》(以下簡稱藍文),另一篇則是由華府智庫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Lincoln Edward Davidson於2015年發表的期刊論文《Linked Without Linking: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s Taiwanese Students in Cross-Strait Unification》(以下簡稱Lincoln文)。
這兩篇文中,藍文於2008年至2009年透過「滾雪球」的方式訪問了61位赴中台生,橫跨各學術領域與各種年級,大多數是在中國接受訪問,也有一部分是久居中國的台商第二代。而Lincoln文於2012至2013年訪問了37位就讀於中國知名學府的台生。兩份研究都是以質性研究的問卷法來進行調查。
兩份差距四年進行的調查,得到最一致的結論,就是這些赴中台生幾乎都認為自己像個夾心餅乾:「大陸人不了解台灣,台灣人也不了解大陸」。在藍文中,這些台生在台灣時會努力跟台灣朋友們解釋、降低台灣人對中國的負面刻板印象;但當跟中國人互動時,他們同樣需要勞心勞力的降低中國人對台灣的誤解與敵意。會有這樣的態度,自然跟這些台生從入學開始的制度對待、乃至於入學後所見所聞、與同儕互動間逐漸形塑出來的。
那麼,這樣夾心餅乾的情況,是否、或如何改變這些赴中台生的政治態度甚至認同呢?Lincoln文中給了一個比較直觀的答案:這些台生建立起的是全新的『台生認同』。Lincoln文中的受訪者雖然全部具有高度的台灣人認同,對於中國的態度卻頗為兩極,一些台生高度參與中國學生的生活圈、另一些則極度排斥。但這兩群台生的共同特點是,都認為自己同時具有台灣與中國的網絡與第一手了解,所以相較於台灣人或中國人產生了全新的『台生』認同,這樣的認同實際體現在台生會組織上。
而訪談對象更為廣泛的藍文則說出了更精采的故事:赴中台生面對夾心餅乾的策略,與台生當初來中國的目的、以及來中國以後的未來出路有非常大的關係。簡言之,這一切都是細緻的策略考量:首先,學生們來中國的原因很多,一些自然是因為跟在台灣考聯考比起來,赴中比較有機會錄取到名校或想就讀的科系,但也有一些是因為認為中國研究確實較領先(例如中文、中國史等),更有一些是為了就業考量(金融、經濟領域)。然而,在面對這樣夾心餅乾策略時,兩位作者發現台生會有的三種策略:
第一,假如只是來中國拿學位而不打算久待的台生,大多會強調自己的台灣認同以做出區隔。但有趣地是,兩位作者亦發現台商第二代也會刻意強調台灣認同來做出區隔。
第二,假如打算在中國待、打算以中國國內市場為目標、或是與中國人成家的台生,則會主動淡化中國人與台灣人之間的差異。這其中也包刮一些台籍學者的第二代。(但儘管如此,一位居住中國十年的台生仍抱怨他會被中國同儕視為是『台灣人』而問各種台灣問題,即使他早就不住在台灣)。
第三,假如打算在中國待、卻打算進入跨國企業工作、則傾向擁有的是世界認同(cosmopolitan identity)的態度。這些人到北京上海唸MBA,大多目的在於透過北京與上海連結到全世界,重點在於與世界級的人、資源與想法來往,這樣的機會在北京上海比較多,他們並不著重台灣人或中國人的認同議題。
從學術研究來看,這兩篇文章訴說的都是心理學中關於族群認同的第二代研究。第一代研究是人的長期認同如何影響人的一切言行,而第二代研究則是外在環境與壓力如何逐漸改變人的長期認同。對於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來說,台灣的認同仍是在快速變動而需要解釋與穩定的。在筆者日前發表的學術研究中,也曾以台灣認同為研究標的,透過一系列的民調研究發現台灣年輕一代的選民的台灣認同觀已經不像老一代會受到中國的文攻武嚇給影響。即使是有利害高度相關的台商群體,過去的研究亦指出台商難以成為中國統戰的代言人,而更像是扮演著兩岸緩衝墊的角色。
這些赴中的台生群體,始終自認或被認為是台灣人,那他們的所見所聞與建立起的管道,又是否會為台灣所善加利用呢?這就得端賴台灣政府與台灣民眾的態度了 。
※本文授權自菜市場政治學,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