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的透明與信任

社會企業的透明與信任

2017-12-14 11:30

無論賺錢與否,社會企業從產品來源,到所創造的價值如何分配,都要說清楚,這樣的透明所帶來的信任,就是改善世界信任危機的機會與希望。

信任危機正席捲全球,根據愛德曼公關公司(Edelman)所公布的二○一七年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民眾對企業、政府、非政府組織(NGOs)及媒體四大部門的信任度,為歷年首見同時呈現普遍性的下滑。

 

無論商業模式如何轉變,信任與透明一刀二刃,都將驅使企業必須檢視營運能否有助永續價值鏈的達成。例如近年來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FinTech)、物聯網(IoT)等,都是各界趨之若鶩又炫又酷的新領域,但是沒電就什麼都不用講。而這些創新領域八成的能耗就在數據中心,要如何解決雲背後來自造成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與造成的汙染?

 

同樣地,電商改變了零售業,但不公平貿易、血汗工廠、未能實際創造共享價值等零售業老問題,一天不解決,信任危機就解除不了。

 

解決這些問題,卻也可能是企業的好機會。歐洲的酪農因不敵食品業與零售業商業模式的價格壓迫,大量退出供應鏈市場,引發乳製品斷鏈的警訊。法國的家樂福據此在經過消費者意願調查後,去年底支持一款由民間單位發起名為  「C'est qui le Patron?!」(品牌意思是:誰是老闆)的公平貿易牛奶上架,由酪農自己定價後,家樂福再加上通路費,最後售價完全透明。價格雖然高一些,但熱賣結果證明了消費者的信任,也讓家樂福士氣大振,將此模式擴及其他食品。

 

社會企業之所以可貴,正因為它被視為是改善世界信任危機的機會與希望之一。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是它的宗旨。因此,無論賺錢與否,透明與信任必須是社會企業的基本DNA。產品哪裡來?所創造的價值如何分配?不僅必須說明清楚,還必須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檢視整個交易模式所產生的社會與環境衝擊,可以量化就不要質化,可以質化就不要想像化。

 

透明與信任對任何企業都難,但對於社會企業而言,不能以 「因為小」而當作「不透明」的藉口。畢竟沒有透明所帶來的信任,就不是社會企業了。

(本專欄由黃正忠、龔建嘉、張英樹、鄭涵睿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綠碳成金  種活為本
綠碳成金 種活為本

2022-07-20

社會企業撥亂反正的玄機
社會企業撥亂反正的玄機

2019-07-10

社會企業vs.全球風險
社會企業vs.全球風險

2018-02-07

社會企業的透明與信任
社會企業的透明與信任

2017-12-14

社會企業需要的成長策略
社會企業需要的成長策略

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