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社區合力》退休刑警領軍 帶動千萬元觀光商機 阿公揪阿嬤翻轉老家 沒落漁村變打卡熱點

社區合力》退休刑警領軍  帶動千萬元觀光商機 阿公揪阿嬤翻轉老家  沒落漁村變打卡熱點
老少同樂 新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國禎 (左三)帶領小遊客體驗石斑魚餵食秀。

林鳳琪

幸福熟齡

攝影/唐紹航

1082期

2017-09-14 13:43

一早,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石斑養殖魚池裡,六十五歲的石斑魚產銷班班長蘇國禎、八十二歲的黃絲阿嬤、三十歲出頭的蘇小姐,賣力聯手將重達上百台斤的龍膽石斑抱起來。參加「一日漁夫」體驗行程的小朋友,頭一回見到比自己還巨大的魚,充滿好奇,忍不住偷偷伸出手摸摸魚身。

結束一早的「魚塭牽魚」後,新港社區的「老中青」三代,領著這群都市小遊客,浩浩蕩蕩繼續下一行程「餵食秀」。只見小小漁夫們抓起魚餌,奮力往前拋出,躲在水底的石斑魚全都躍出水面爭食,看得小漁夫不亦樂乎,越餵越起勁。

永安新港被喚作「石斑魚故鄉」,除了一日漁夫觀光體驗、社區自創品牌賣石斑魚外,每年春秋兩季的石斑魚文化節,更帶來大批人潮,雖坐落偏鄉,卻生氣蓬勃、活力十足,完美整合了養殖漁業、觀光與人文。

對照今昔,十年前的新港,卻是個產業沒落、人口嚴重外移、老屋傾頹、暮氣沉沉的漁村。

蘇國禎回憶,「阮細漢時,這一整片攏係沙灘,大概一百多公尺長,彼時牽罟捕魚是村內很重要的經濟來源,婦女、老人、囝仔,全庄攏出動,卡早叫『倚繩仔分錢,大肚分雙份。』(台語:幫忙拉繩捕魚者,包含未出生胎兒皆能分享)漁獲收入,人人都有份。」


新港

永安新港社區推「一日漁夫」體驗行程,吸引觀光人潮。(攝影/唐紹航)

 

養殖創新》SGS認證打響社區名號


曾幾何時,消波塊填滿海岸,沙灘不見了,牽罟捕魚被迫中斷,濱海貧瘠鹽地又無法農耕,所幸村民引進養殖技術,成功轉型為石斑魚養殖重鎮。

但養殖業除了辛苦,還得面對魚瘟、颱風海水倒灌等天災,村裡的年輕人看不到未來,不願意留下來養魚,曾經風光的漁村,又日漸蕭條。

蘇國禎原是刑警,十多年前,因父親年歲已高,他帶著妻子趙滿足返鄉,接手魚塭養殖事業,「什麼都不懂,被騙買錯魚苗,養沒幾周就死光,賠了上百萬元。」

回憶菜鳥時期,蘇國禎笑說:「養魚比抓賊還難!尤其石斑魚,喜歡躲在底下,看不到,摸不著,根本不知道牠是死是活。」老一輩養魚憑感覺,石斑魚育成率僅三成到五成,「魚不吃餌,就以為魚生病,亂投藥,其實可能只是天氣太熱,需要換水,或其他原因。」

蘇國禎決定建立符合食安標準的養殖法,夫妻倆一步步摸索,並推出SGS認證的產銷履歷安心石斑,成功打響新港石斑名氣。他們帶動養殖同業加入成立共同產銷班,採計畫生產,有效遏止產量過剩引起的滯銷,二○一三年又被推選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當時的新港社區,只剩下石斑魚和老人,「接理事長,阮阿爸只交代阮一句話,好好做,別讓蘇家失面子。」蘇國禎回憶剛接手時,根本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正好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推動「農村再生、青年洄游」等補助計畫,蘇國禎想起沙灘牽罟的兒時回憶,「南高雄有西子灣,我們北高雄永安新港,好歹也要有個叫得出名字的沙灘。」


新港

社區長者自發性加入美化沙灘志工,翻轉沒落漁村。(攝影/唐紹航)

 

舉辦節慶》吸引青年返鄉搞行銷賣魚


他將附近天然氣接收港口清出的淤沙運來,試著栽種花卉植物美化沙灘。「社區沒人看好,阮尪某兩個每天下午蹲在沙灘邊除草、種花,路過的人攏笑阮是空安(台語:傻子),講理事長你阿達阿達,海邊怎麼可能種花!」

夫妻倆不放棄,慢慢地,每天沿著海邊慢跑的退休莊老師、八十歲的涂紅豆阿嬤、七十七歲的蔡沈網阿嬤等,社區長輩紛紛加入除草、種花的志工行列。

最後,連運送活魚的水車業者,也主動載水來澆花,沙灘終於發出耀眼光彩,吸引不少遊客駐足,並被稱為「鑽石沙灘」。一五年,永安區公所順勢推出石斑魚文化節,連高雄市觀光局也主動找上新港社區合辦「一日漁夫」觀光體驗行程,包括牽罟表演、教遊客做石斑魚肥皂與布偶,「像這個麻繩編織成的提袋,也是社區長輩利用編織魚網的技術做成的。」

成功帶動觀光,每年遊客數千人,蘇國禎又想著要如何讓青年返鄉,「我們這些老人養魚很厲害,卻是會養不會賣,行銷還是要靠年輕人。」

去年,社區成立青年軍,蘇國禎原本在澳門工作的女兒蘇郁暄也返台加入,他們自創新港社區品牌,販售冷凍包裝切塊石斑魚,蘇國禎說,「太大或太小的石斑魚,餐廳不用,活魚批發不好賣,只能切塊賣給一般家用市場。」除了到高雄、台南等假日市集擺攤,也到百貨公司設臨時櫃。「市集擺攤一天可賣三百包,包含一日漁夫的盈餘,回饋給社區關懷老人。」

新港社區近三成都是老人家,有些子女住在外縣市,有些子女白天要工作,無暇照顧。蘇國禎與趙滿足除了號召志工組成居家訪視小組,關懷送餐外,也陪伴行動不便的長者就醫。

為鼓勵老人家走出家門,去年,夫妻倆與志工又成立社區關懷據點,除了供餐、量血壓等例行服務外,還有健康操、繪畫等課程活動。

 

關懷銀髮》長輩當志工,生活有重心


這天,黃絲阿嬤一早幫忙引導「一日漁夫」體驗後,接著,又到關懷據點跳健康操,「阮頭家離開二十年嘍,十年前阮得子宮癌第三期,囝仔不敢講,騙阮是第一期,做化療就好。其實,阮不去煩惱這些,兒子想接我去台南住,阮也不愛。阮自己住在老家,每天出來運動、做志工、交朋友,嘻嘻哈哈日子很快樂,現在有社區關懷據點,兒子也比較不擔心,假日就返來看我,這樣很好呀。」

涂紅豆阿嬤因為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先生,以及癌症化療的兒子,還得負擔家計,一雙手因過度勞碌而變形,布滿風霜的臉卻沒有絲毫怨懟。除了來關懷據點運動,她最愛去鑽石沙灘照顧那些花花草草,「講實話,每天在家心情會不好,阮若來這裡運動、交朋友、澆花,心情就好了。」

為讓社區長輩得到更多照顧,並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蘇國禎計畫成立社區合作社,創造更多商機與就業機會。如今,新港社區近半數居民都加入協會與志工,是少見向心力極強的社區。社區自主、老有所用,讓頹頹老矣的漁村重獲新生。

 

新港

 

高雄永安新港社區

人口:2675 人,老年占比 27% 

觀光活動:石斑魚文化節加上「一日漁夫」,每年約 3000 人次,商機上看千萬元

社區品牌:每年盈餘約 120 萬元

延伸閱讀
「壯世代」還有第三生人值得追求!社區大學、樂齡中心...中高齡者有哪些公共學習資源一次看
「壯世代」還有第三生人值得追求!社區大學、樂齡中心...中高齡者有哪些公共學習資源一次看

2024-01-28

科技進入社會安全網 從社區營造建構多元社福力
科技進入社會安全網 從社區營造建構多元社福力

2023-12-07

社區串聯》擦亮在地品牌  「亞洲最大牽罟節」吸引千人朝聖 吹響海螺聲  青年喚回漁村記憶
社區串聯》擦亮在地品牌 「亞洲最大牽罟節」吸引千人朝聖 吹響海螺聲 青年喚回漁村記憶

2023-11-29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2022-12-12

關懷診治社區病患  抗疫兼安定人心  熱血診所醫發起「游擊戰」   守護醫療量能
關懷診治社區病患 抗疫兼安定人心 熱血診所醫發起「游擊戰」 守護醫療量能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