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案交易過程疑點重重,檢方雖然著手重啟調查,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也提出最新調查報告,直指當初中影股權交易價格有遭到低估、賤賣之嫌,但包括關鍵的「利潤分享條款」(即回算機制)如何訂出?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蔡正元及郭台強所扮演角色及彼此間關係?以及中投公司有所疑慮的「清晞電子」為何仍是中影第二大股東等問題,仍讓外界霧裡看花,有待進一步釐清。
撰文:上報 楊毅
一位熟悉中影股權交易案情的黨產會委員指出,根據中投公司所做的中影案內部機密報告顯示,當初「三中案」的交易緣起,主要來自於2004年9月30日新聞局在核發中視、中廣執照時,要求握有股權的國民黨營事業華夏公司,必須依照《廣電法》第五條,即黨政軍退出媒體條款等相關規定,於2005年12月26日前移轉中視、中廣等股份,否則將廢止中視、中廣相關執照。
由此可知,當初有被廢照、撤照「時間壓力」的是中視及中廣,為何中投公司接手華夏後,要將中影與中視、中廣一併「包裹」出售,國民黨至今始終沒有給外界一個清楚交代。
此外,黨產會委員表示,當初蔡正元介入中影案時曾宣稱,是因為買賣各方對他有所信任,但到底國民黨和蔡正元之間的關係為何?蔡怎麼可以從「仲介人」,搖身一變成為中影董事長?是否有國民黨「高層」隱身幕後指示授意?也是一大疑點。
更啟人疑竇的是,當初在中影交易期間擔任國民黨主席的前總統馬英九,到底在該案中扮演什麼角色?知情程度多少?與蔡正元、郭台強之間有何關係?(全文未完,連結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