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平均有幾個好朋友?夫妻間每個月平均為金錢爭吵幾次?小嬰兒平均何時開始學步?我們被「平均值」所綁架,一聽到平均值公布就忍不住計算自己是否平庸。
每人平均有幾個好朋友?夫妻間每個月平均為金錢爭吵幾次?小嬰兒平均何時開始學步?我們被「平均值」所綁架,一聽到平均值公布就忍不住計算自己是否平庸。
1940年,美國空軍甚至在一天內有17名飛行員墜機。軍方開始找駕駛艙的問題,是否現在的飛行員體型、甚至眼睛到耳朵的距離,相較於1926年初設計時有所不同?
只有一位科學家抱持懷疑。十年的研究之後,他徹底否定了「平均人」,並成功說服空軍,他們找出的方法就是現在的汽車標準配備:「可調式座椅」。
然而,已經洗腦將近兩百年的「平均值」繼續影響著我們,先吃棉花糖的孩子未來成就低;做弊的人就是不正直;沒考上好學校的前途堪虞。是這樣嗎?該怎麼辦?
打破平均值,《終結平庸》,是哈佛教育學院最重要的八個概念之一。
******
當「棉花糖實驗」遇上收容所孩童……
各種研究和書籍不斷向家長疲勞轟炸,聲稱自制力是我們的孩子能否擁有成功人生的關鍵所在。「棉花糖研究」正是最著名也最具影響力的自制力研究。
棉花糖研究的最普遍版本中,成人會給孩子(通常是三到五歲)一顆棉花糖和一個選擇。他們可以立刻吃掉棉花糖,或是等待十五分鐘,然後得到第二顆棉花糖。接下來成人就離開房間。孩子能忍住多長的時間不吃掉棉花糖,就是測量他們自制力的評量單位,範圍由低到高。
好幾年後,追蹤了參與者的近況,發現孩提時代展現高自制力的參與者,平均而言到了青少年階段較能適應社交生活,學術方面的成就也比較高。
這個發現掀起一股「自制力」旋風,橫掃科學界、教養界和教育界。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出「自制力」結構,認為該結構讓孩子能抵抗吃掉棉花糖的誘惑;兒童心理學家開發了課程方案,讓家長能用來增進兒女的自制力;教育者則爭先恐後地提出新型態的品格教育,聲稱能幫助激發自制力。名嘴和媒體暗示無法耐心等候棉花糖的意志力薄弱孩童,正承受著失敗人生的高度風險。當然,整個由棉花糖燃起的狂熱,是奠基於「自制力是本質主義式的特質」的隱然假設。
「脈絡原則」提醒我們:
自制力並不能擺脫特定情境而獨立存在
有一位科學家能看出脈絡的重要性,她的大名卻沒出現在棉花糖實驗的熱門討論文章中,她就是賽萊絲特.基德。基德現任羅徹斯特大學腦與神經科學部門的助理教授,她第一次聽到棉花糖研究時,正好在一間遊民收容所當志工。
她對我說,「收容所裡有很多孩子,如果有個孩子拿到玩具或糖果,隨時都可能有另一個孩子來搶走,所以最保險、最聰明的做法,要不就是把東西藏好,要不就是盡快吃下肚。所以我知道棉花糖研究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收容所的孩子會立刻把棉花糖吃掉。」
基德做了她自己的棉花糖研究,不過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她把一組孩子放在「可靠的」情境下,另一組則置於「不可靠的」情境下,那組孩子會遇到一個不守信用的成人。
可靠情境的孩子表現得和先前棉花糖研究中的孩子差不多,僅有少數幾個孩子很快向誘惑投降,約三分之二的孩子願意等待。
不可靠情境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成人離開以後,有半數的孩子在一分鐘之內就吃掉棉花糖,只有一個孩子撐得夠久而領到第二顆棉花糖。
自制力感覺起來像是某種基本特質,但在基德的研究下,證明了它也是依脈絡而定的。
為才能與脈絡配對
棉花糖實驗及「自制力為成功之道」的結論大受歡迎,顯示社會仍舊難以割捨本質主義思維,深深影響我們看待能力、才能和潛力的態度。我們設想這些都是基本--你要不就是有這些特質,要不就是沒有,環境或許能對發揮些微影響力,但是環境不可能決定或創造才能。
最能反映這種現象的莫過於我們雇用員工的方式。
若要找出最適任某個職務的人才,商業界的所有系統在設計上都是忽略脈絡,以本質主義思維設下種種應徵條件。
例如,行銷經理的應徵條件,包含「關鍵資格」或「必備技能」這個部分,看起來類似以下:
有一位科學家能看出脈絡的重要性,她的大名卻沒出現在棉花糖實驗的熱門討論文章中,她就是賽萊絲特.基德。基德現任羅徹斯特大學腦與神經科學部門的助理教授,她第一次聽到棉花糖研究時,正好在一間遊民收容所當志工。
她對我說,「收容所裡有很多孩子,如果有個孩子拿到玩具或糖果,隨時都可能有另一個孩子來搶走,所以最保險、最聰明的做法,要不就是把東西藏好,要不就是盡快吃下肚。所以我知道棉花糖研究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收容所的孩子會立刻把棉花糖吃掉。」
基德做了她自己的棉花糖研究,不過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她把一組孩子放在「可靠的」情境下,另一組則置於「不可靠的」情境下,那組孩子會遇到一個不守信用的成人。
可靠情境的孩子表現得和先前棉花糖研究中的孩子差不多,僅有少數幾個孩子很快向誘惑投降,約三分之二的孩子願意等待。
不可靠情境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成人離開以後,有半數的孩子在一分鐘之內就吃掉棉花糖,只有一個孩子撐得夠久而領到第二顆棉花糖。
自制力感覺起來像是某種基本特質,但在基德的研究下,證明了它也是依脈絡而定的。
為才能與脈絡配對
棉花糖實驗及「自制力為成功之道」的結論大受歡迎,顯示社會仍舊難以割捨本質主義思維,深深影響我們看待能力、才能和潛力的態度。我們設想這些都是基本--你要不就是有這些特質,要不就是沒有,環境或許能對發揮些微影響力,但是環境不可能決定或創造才能。
最能反映這種現象的莫過於我們雇用員工的方式。
若要找出最適任某個職務的人才,商業界的所有系統在設計上都是忽略脈絡,以本質主義思維設下種種應徵條件。
例如,行銷經理的應徵條件,包含「關鍵資格」或「必備技能」這個部分,看起來類似以下:
必須具備十年(含)以上的漸進式行銷和銷售管理經驗。
必須具備學士學位;具備碩士學位尤佳。
必須擁有優異的溝通、策略和領導技能。
必須專精於多通路行銷和管理聯盟行銷。
這種做法乍看之下符合常理:
應徵者要不就是具備特定的技能,要不就是不具備;你要不就是個「好的溝通者」,或者不是;你要不「精通」多通路行銷,或者不精通。當然,我們看不出這種做法有何不對勁,是因為我們也採用「本質主義」思維。
── Google、紐約尼克隊、好市多、微軟……已經開始善用個體性爭取優勢!獲選哈佛教育學院最重要的八個概念之一,摩根大推薦企業主選書《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