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額1億以上,才設專技人員。學者:食安問題多出在路邊攤,黑心食品可能更多。
食藥署:小廠難符規定,分三級管理。恐影響學校午餐,教育部:會向衛福部反映。
食安把關倒退?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布草案,將須設置專門職業人員的食品業者,從現行五大類增至13大類,但原本不限資本額均需聘用食品技師、營養師等專技人員,草案增訂「資本額1億元以上」條款,在社群網站引起熱烈討論,認為與食安把關背道而馳,質疑未來黑心食品可能會更多。
食藥署擬規定資本額1億元以上的食品業者,才須聘食品技師等專技人員,學者批食安把關倒退。本報資料照片
學者批:健保支出會花更多
食藥署6日預告「應置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人員之食品業者類別、規模與應置比率及其他相關規定」草案,只針對大型企業進行管制,民眾質疑,出貨至盤商、校園等加工廠多屬中小型企業,是真正風險所在;有網友直言,擴大業別立意良善,但提高資本額罔顧全民食安。
屏科大食品科技系教授兼農學院院長吳明昌痛批,食安把關倒退,健保支出會花更多。資本額1億元以上食品業者,全台灣只有200多家,但經濟部統計,台灣食品業約6000多家,「食安問題很多出在路邊攤」,他建議食藥署,訂定相關法規時,除了學者專家,也要找法律專家、消費者代表,多聽不同意見。
校園食安有疑慮 教部將反映
食藥署草案對校園食安恐有疑慮,教育部綜合規畫司副司長謝淑貞表示,學校營養午餐食材採買不會看廠商的資本額,而是慎選合法標章的食材;衛福部並未邀教育部一起討論,家長和學校有疑慮,教育部會向衛福部反映。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指出,我國食品工廠分三級管理,須設專技人員一億元以上食品業者,全國約629家,其中242家為新增。現行「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只規定肉品、乳品、水產加工和餐盒食品、國際觀光旅館等五類業者(全台約500家),廠區管制小組成員中須有一人具備技術證照,但小型工廠無法符合要求規定。
分三管理後,全國約3400家小型工廠,須設立一名管理衛生人員(無資格限制);中級工廠須聘用衛生管理人員,且向地方衛生局報備,人員須相關科系畢業,每年要接受八小時在職訓練。
我國食品衛生管理規範三級制度
小型/3400家/小型販售及製造業
需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需有管理衛生人員(無資格限制)。
中級/2000家/領有登記證照,現列管九大類工廠
每廠一名衛生管理人員,需擁有相關科系背景,廠方需向衛生局報備,每年接受八小時在職訓練。
大型/629家/新制為13大類,資本額1億元
納入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需聘用領有技師證照的專門職業人員。
資料來源/食藥署 整理/李樹人
聯合晚報/王彩鸝、李樹人、謝蕙蓮 報導
聯合晚報/蘇莉婷、王思涵、曾芯敏 製作
主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