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7600人附議,提案廢除各項公共運輸工具上的博愛座。
交通部籲勿「因噎廢食」,禮讓文化已是趨勢,不應再走回頭路。
讓座原是道德勸說,後來變成一門「讓座學」,該不該全面檢討博愛座?記者魏翊庭/翻攝
好心還是壞事?民眾論點不一
近日,從北一女學生未讓座遭辱,到前幾天台師大視障生呂冠霖坐博愛座被要求起身,不少網友憤怒,讓博愛座存廢引發熱議。
提此案的民眾「GIlbert Pi」在提議內容中指出,近日因博愛座引發的紛爭,多半因部分乘客自行判斷某些人不應該坐博愛座,但年齡不是判斷有無需要座位、或應否讓座的標準。
GIlbert Pi認為,可利用車廂廣告或其他媒介持續宣傳讓座美德,但取消博愛座。博愛座並非強制某些特定人士才能坐,也沒法規強制須讓座,只是一種推廣做法,目前國人多半已有此習慣,如今博愛座帶來負面效應,讓部分人不敢坐博愛座。
有附議民眾留言直指「做好事是自動自發,不需要規範」、「只要有心,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但也有附議民眾態度相對較保留,認為應先試辦、或減少博愛座的列車及數量,看大眾反應才評估是否廢除。
儘管在交通尖峰時間,捷運博愛座常出現無人坐的情景。圖/報系資料照
視障生呂冠霖:宣導比廢除更重要
呂冠霖幾天前在捷運上被一名婦人嗆「博愛座不是你能坐的」,更被質疑為了想要座位,欺騙別人自己視障,消息一出引發熱議。
呂冠霖說,這幾天有不少網友來和他分享經驗,像有名20多歲的女性,因車禍左腳比右腳短,但若穿鞋其實看不出來,她說,自己從來不敢坐博愛座,但長期搭車久站,反而影響正常的右腳。
「博愛座存廢各有優缺點,宣導比廢除更重要。」呂冠霖認為,博愛座留不留不是主要問題,而是大家有沒有看到、理解別人的需要,若真的廢除,也會有人擔心真正有需要的人無位可坐。
博愛座屢傳爭議,有網友發起連署要撤除大眾運輸上的博愛座。記者郭逸君/攝影
台師大:博愛座不應有刻板印象
其實只要大家對博愛座的理解正確,「有需要就去坐、看到更需要的人讓座」,有沒有博愛座、博愛座怎麼設都是其次。
台師大特殊教育中心昨發出聲明指出,社會可從「為什麼要設置博愛座」開始思考,讓有形的博愛座更人性化及彈性使用,不應侷限身分的刻板印象,回歸每個人真實且獨特的需求,彼此體諒與互動。期望社會大眾針對身心障礙者有更多認識瞭解,進一步接納幫助。
台鐵首次試辦將博愛座標示改為優先席,增加「內部器官障礙者」之圖示。圖/台鐵提供
交通部:勿因噎廢食 無限放大個案
針對民眾提案廢除博愛座,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昨回應「不要因噎廢食」,國內從公共運輸到停車位,都在逐步推動博愛座、優先座文化,國外還有優先電梯,這種禮讓文化已是趨勢,往前走就不應再回頭。
北市交通局前局長羅孝賢也認為,廢除博愛座根本是因噎廢食,少數人對於博愛座的錯誤認知,不應該被放大。博愛座是「優先」的意思,不是專用,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關心。過去台北市公車業者還曾推出「每個位置都是博愛座」,博愛座並非強迫讓座,而是一項美德。
台鐵局副局長鹿潔身說,無論博愛座或優先席都立意良好,不需要因此廢掉,仍有許多乘客都需要。事實上,台鐵局日前已宣布新購6組、48輛八百型電聯車,首度試辦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增加內部器官障礙者圖示,讓體弱、有需要的民眾都能使用,9月底將投入營運。
至於台北捷運車廂高運量系統一列車300-350個座位,會設2成博愛座;而台北市公車上的博愛座數量,則依車型不同,會設8-10個博愛座。台北捷運、北市公運處都表示,博愛座是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規定設置。
聯合報/洪欣慈、侯俐安、郭逸君 報導
聯合報/張錦弘、吳佩玲、葛讓、陳惠津 製作
主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