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一名基層公務員寫了「給林全院長的一封信」,受到廣大回響。
如今,他再向全台灣的公務員發聲,引頸企盼的新政治,不單單是小英及林全的責任!
身為台灣最大公司──政府的員工,同時也肩負台灣兩千多萬人共同投資(繳稅)的標的,我們,是否有把這些公共資源妥善運用了?如果沒有,是制度或行政倫理綑綁著我們?還是不明就裡的長官及民代,讓我們迷惘了?
我們曾經對不合理的現象感到困惑,只是,後來漸漸地以為,融入就沒問題了。奇怪,公務員曾經是學校中出類拔萃的學生,怎麼當了公務員後,得到的掌聲慢慢少了,謾罵聲卻多了?想當初,我們也曾罵過:制度真僵化、政府的錢都亂花、有關係就沒關係……。曾幾何時,我們是否也變成這種「共錯結構」的一分子了?
事實上,改變可以發生!沒有發揮應有功能的研考制度,國發會已經著手調整;我們說採購制度沒有彈性,但其實也有不同的決標方式可用。但是,我們自己是否願意讓資源更有效運用,嘗試去溝通、突破?人事主管機關是否在人事制度不靈活、考績制度不公平之下,試圖去改變,讓人才適得其所,讓積極任事的人被看見?
我們走到了一個岔路口,如果現在不改變,未來就更沒有改變的空間;引頸企盼的新政治,不單單是小英及林全的責任,公務員,絕對也是新政治參與其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握有改變現狀的資源、工具與能力;我們都有尋回當初的勇氣,往自己想成為的大人走去。
事情不複雜,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讓資源更妥善被運用,讓願意做事的人能好好做事,台灣就會走出不同的路。沒有自覺,改變不會發生,而現在我們做或不做,就決定將來台灣的面貌。我希望大家都有「菜鳥不死、莫忘初衷」的精神,因為不滿足現狀、不放棄希望,而衍生出的改變動力,正是台灣現在所需要的!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