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有一場演講,吸引二十五萬人從美國各地湧入、白人主人牽起了黑人奴隸的手,讓歧視和種族隔離不再被允許。那場演講就算在五十年後回想起來依然動人,它是金恩的《我有一個夢》。
同樣的問題問另一個石匠:「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他抬起頭,雙眼閃著光,說:「豈止喜歡,我愛這個工作,因為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兩個石匠做的事情一樣,不同的是信念、使命、熱情。
六○年代的美國因為種族問題,光是一九六三年就有十多個城市發生暴動,情勢非常緊張。有識之士都知道美國必須改變,但問題不在要怎麼變?而在如何推動歷史的巨輪,使不知道要改變的人覺醒過來,使不願改變的人願意改變。
他,接續林肯的信念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從美國各地有二十五萬人湧進了華盛頓,在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的廣場,金恩博士發表那個千古不朽的演講:《我有一個夢》。
一百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它之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
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個悲慘的事實。
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
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孤島上。
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裡,並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們在這裡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眾⋯⋯。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於美國的夢想中。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金恩知道要讓民權平等真正在國家生根,不只是推動法案,還必須讓國家徹底改變。但這個改變不是哪個方案比較好?怎樣做比較有利?而是能鼓動大家靈魂,從心底的信念,升起使命感,進而啟動熱情。
他使用簡單、明白、動人的話語,激動所有的良心,產生改變的動力。這就是他為什麼會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雖然當時金恩才三十四歲。
他,喚起人們的勇氣
講到金恩,所有人都會想起《我有一個夢》!這次演講喚起有良知人們的勇氣與決心,打倒了美國種族隔離的高牆。金恩在一九六四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同年美國就通過《民權法案》,從此種族隔離成為非法。
世事並非只是黑與白,有時候黑中有白點,白中有黑點,不要把它攪灰囉!要能在黑中看見白點,白中抓住黑點,想像如太極圖,世事不是一線劃分黑白兩邊,而是黑白流動的,關鍵是要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