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難免希望有人認同,卻不能處處追求認同,而失去自己。
人活得越老,而且只要活得不壞的話,會有一個極大的好處:能夠管你的人會越來越少。
就算想管你的人還不算少,但有能力管住你的人會漸漸越來越少。
****
我曾停掉了我的臉書粉絲團大半年,因為對我來說,當時它的負擔已經多於快樂。
我只留著和「知道是誰」的朋友和同學們共享的個人臉書,關心一下我所關心的朋友的訊息。
粉絲團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誰,都可以加入。裡頭有你的朋友,也有不知為什麼故意來討厭你或指揮你的人。
還有一些自己活得莫名其妙,卻要在別人生活裡加很多意見的人。這些人,你封鎖了他,他還會不厭其煩的用其他名字,用一張没有臉的照片,或是他人的照片繼續加入,此仆彼繼。
他們若生對了時代,恐怕可以當革命烈士。不過當然,你值得懷疑他們的精神有問題。
這些閒著的人有多會顛倒黑白呢?不久前,有件非常好笑的故事發生:
那一天,我在馬來西亞出差,而我家小孩和爸爸跟一群同樣有幼兒的父母帶著孩子到台北近郊一個公園旅行。
我PO了孩子在遊樂區騎石駱駝的背面照片(為了保護孩子隱私,我從不PO正面照)。
明明寫得很清楚,我在出差,孩子跟爸爸在台北玩。卻引來了一個可能不太看得懂的網路酸民A大發議論:
A說,駱駝是馬來西亞的文化古物,我們竟然可以讓孩子在上頭攀爬,實在是一群没有水準的父母!没有注重身教!
先看到先發難的是我老公。他上去留言說,你這個人到底有没看清楚,這個地點是在新北市的某新開公園兒童遊憩區!我們到底是哪裡没水準?
另一好友也看到了,冷冷回應:「馬來西亞最好是有駱駝了?到底有没有常識?」
還有朋友跑到A的的FB去起底,說,這是一個全新帳戶,有臉就用真實名姓示人!
這位A顯然自知理屈,不敵眾議,自己把留言刪了。
據他很顯然是上周被我封鎖的某一位,只是他心有不甘,又用了別的名字加入。有人對我這麼有興趣是怎麼回事?
我在前言所謂的「想管你的人越來越多」指的就是現代交友網絡發達,有很多意見會不請自來,出現在你的眼前。
有朋友笑我是「人紅是非多」,其實並不是,而是某些人只要可以匿名,就會在別人看不見的暗夜裡偷偷長出咬人的犬齒。
我看到一些習慣在臉書發表些什麼的媽媽和部落客們也有困擾:就算不紅,也都會惹人眼紅,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目前在本地,我覺得很多事情像「文革複製版」,只要這個人有名,只要他或她過得不錯,只要他家境富裕,犯了一件與私德有關或無知小事,也可以讓他被批得焦頭爛額,新聞媒體也大肆的想要「誅九族」討伐。
我們都懷疑過,是否他們最近缺新聞,不是嗎?
曾經看過一名女明星在哺乳期只是PO了一張自己在喝冰飲的照片,就被人說是完全不照顧孩子的健康,把她氣得哇哇叫;有的名人媽媽只是聊聊自己孩子學話較遲,就被人家說是「應該是妳不常跟他講話,他才不會講話。」(暗罵妳没盡到責任);我認識的一對街頭藝人父母周末表演帶著自己孩子在旁邊,被路人指著「不要臉靠小孩賺錢」!
這個社會,誰都可以有意見。對自己的人生没主張,對批評別人卻很有意見,不失是一種「名嘴」現象的延燒。
無疑的,身為一個人,你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有主見,否則,不管你怎麼做,你都會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父子騎驢,就是爸爸和兒子和一隻驢進城的故事。父子都在驢上,路人說你虐待驢;父親在驢上,人家說虐待兒子;兒子在驢上,人家說兒子不孝;兩人都不騎,人家說二人傻,最後二人氣得合力把驢扛進城,這樣總可以了吧?(當然,這是傻到失去了理智,哈哈)
不然,就是陷入了「阮玲玉」困境──默劇巨星阮玲玉,二十四歲服藥自殺,留下「人言可畏」等幾個字。
把人言看太重,必然可畏。
所謂他人的意見,常是三百六十度都有,你聽也聽不完的。
一個真正能夠在人生中做到什麼的人,誰没有抵抗過「人言」?
要一直聽著「人言」,或所謂「多數決的意見」,終其一生只能做一隻唯唯諾諾,莫衷一是,畏畏縮縮的羊。終其一生,人云亦云,結果没人真的對你滿意,你對自己更不滿意。
我看來好像對自己的主張很沈著。這樣的個性也通常是經過抗爭與考驗來的。
因為我成長在一個在意見上很人云亦云的家庭。
比如我弟弟想唸美術系,家長没問兒子意見,卻東問西問一些只有初中畢業的諸無關親友的意見,還派代表來我家勸說弟弟。
我弟當又好氣又好笑。
我只大我弟不到兩歲,卻是他唯一支持者,嘴裡不好對長輩說什麼,心裡的OS確是:「你們自己回家管好自己和自己兒子吧」。
我弟弟後來唸了美術系,碩士時專攻的是3D繪畫軟體,中年之後的他開發過許多種熱門遊戲。
那些說唸美術系没出息的長輩們,有的還像以前一樣在酗酒過日子,繼續管別人家的、自己也不懂的閒事。
成就不了自己,卻想要操縱別人的人不在少數,依恃的只是「年長」的倚老賣老而已。
多年前,我從法律系畢業時,大概有人太期待我能夠從事一個可以替大家出氣的工作了。有家族長輩,弄了一張算命先生的批命說我最適合當律師和法官(這也裝得太明顯),畢業後還熱情的幫我相親,認為女生不應該唸什麼没用的中文研究所,唸了没用,而且學歷比一般男人高不然嫁不出去…
似是名作家哈金說的:如果你有主張,就去好好的找真正的知音;真正的知音,不會存在那些虛幻的市調數據裡。
別人的看法,都只是「虛幻的市調數據」。你的前途,從來不是他們的前途。
通過了「不反抗就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的道路,使我經年累月後成為一個只聽自己意見的人,不管聽到什麼意見,一定會有自己的腦袋過濾,直到我產生自己的意見為止。
没有人天生是有自信的,但如果你常在自己腦中進行練習,你就會漸漸能得到一種「當機立斷」的本能,以及一個「求的不是完美解,而是最佳解」的態度。
真正值得的意見,其實都是由自己心中「本來如此」的意見。
***
對於本來就主張較強的人來說,別人的意見並非無可取,但是,我們聽得進去的通常都是因為「其實我本來也這麼想」,只是借助別人的意見來強化自己的信心。
但是也有所謂「耳根子真的很軟」的人。雖然在我看來,這樣的人比例大概只佔一成吧。他們大部份是在非常順服的狀況中長大,或者自己完全没有獨立的求知欲,一直覺得聽別人的比較安全,而且還完全無法判斷訊息的真偽,社會歷練也還不到可以明辨是非。有的甚至到達「被賣了還替人數鈔票」的地步。
不過,這樣的人也還可以在吃過虧後慢慢長大。
其實這世界上會有的意見,你都要聽的話,聽不完;都要辯的話,辯不完。特別是在網路時代,以誐傳誐的鄉民意見最多,有的還煞有其事的有「科學研究數據」佐証,但都是編的。
資訊多得像廢水一樣;我想,每個人的腦裡都要有一個「廢水處理系統」才行。
把混濁的水變乾淨。
而處理廢水是會有廢物處理費的──處理完你還會生氣。比如會覺得「連認為馬來西亞都有駱駝的笨蛋也可以來大放厥詞」是怎麼回事而生氣。
真的,年輕時我很會因為「怎麼這麼笨」而生氣,中年後一再提醒,這不關我的事,是他自己有問題。我氣,就是把掌管情緒的把柄送給不相關的人控制,是「著了道」了。
我會問自己:這真是你想要的嗎?是你自己的聲音嗎?
別人的聲音,並不值得一一去反擊。
我有一個理論,叫做「不是好球不要打」,壞球,就讓他默默投,優良打者最好不要揮棒,不要急著反應。
我們心中確實有「自己的聲音」。
最有影響力的女人──歐普拉說,當她覺得不知所措時,她會靜下來聽自己的聲音。
靜下來,都會有聲音告訴她,該怎麼做。
撇掉憤怒的影響,任何人都會變得更清醒更堅定一點。
人難免希望有人認同,卻不能處處追求認同,而失去自己。
你熟悉自己的聲音嗎?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吳淡如
臺大法律系學士、臺大中文研究所、臺大EMBA雙碩士。
現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思考人生,一直是她的樂趣。抓住種種小確幸,人生就能有源頭活水來!中年之後,她最大的自在是:再也不勉強自己,深信:活得越久,就是活得越好!
書名:從此,不再勉強自己
出版:時報出版
目錄:
01.都是一塊無字碑
02.落魄鳳凰也如雞─想法子求生,就是美德
03.揮別迷宮老鼠的焦慮
04.忍耐班的幼稚園大班
05.手心千萬別向上
06.面對真相的勇氣
07.自我中心,不然呢?
08.活得久,活得好是神聖任務
09.化詛咒為祝福的能力
10.美國時間?你,最好有!
11.活得更有主見
12.就只跟自己比較吧
13.該逃就逃,我未必總是要負責任
14.困境時的乾坤大挪移
15.鬥爭無所不在,所以你要……
16.你知道你到底是誰嗎?
17.你值得過得更好─那些巴黎教我的事
18.不再為荷爾蒙付出代價
19.我不想做情緒的腔腸動物
20.真愛是且行且珍惜
21.正是這樣造就了我
22.中年之後還有向上階梯
23.自己打拍子自己活
24.莫以賭對邊論英雄
25.中年之後還有向上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