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成功的要素是:「in the right time,in the right place,do the right thing,and by the right people」也就是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等等條件都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我在紐約闖出一番名號之後,有不少人問我,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當然,我不敢說我很成功,只能說是有一點小的成就。我想,歸結起來,有幾個因素是不容忽視的:
一、我不貪財。
一、我不貪財。
我平生雖不富有,但多半也不缺錢。而且我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什麼大的開銷,因此,錢財對我來說從沒有那麼大的誘惑。過去幾十年間,經過我推薦或擔保而取得綠卡的華人藝術家至少超過一百位,其中不乏知名人物,但我從不收受一分錢。否則,若依目前市場行情如果象徵性地收一下,總也可發一筆大財。但我總覺得大家在外都辛苦不容易,我們能幫人一點也是我們的福氣。至今我只維持一個小康的局面,但人脈極廣,跟我不收錢有很大的關係。經常有人受了我的小恩小惠,會跑來送一些東西給我,除非此人是我的至親好友,否則,我一定說:「請你把帶來的東西拿回去,我若收了你的禮物,往後我們還怎麼替你服務呢?」
二、我從不搞政治。
二、我從不搞政治。
我雖然來自台灣,但我不反共也不親共,多年來,美華藝術協會的招牌就是沒有政治立場。什麼激進團體我碰也不碰,已是眾所周知,因此,這些激進團體也從不來我的活動或演出的場子。美華藝術協會只為服務藝術而藝術。
三、我從不自以為是,大放厥辭。
三、我從不自以為是,大放厥辭。
譬如我擔任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執委有六年之久,每次開會我都緊緊張張,事先要準備很久。可是開會時,我從不高談闊論,發表一些自以為是的意見。其他的執委看我不是個麻煩製造者,在我第一任屆滿時就說:「Let's keep Alan Chow」就這樣,我又可以混個三年。
四、我是初生之犢不怕虎,別人不敢做或是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我偏敢於嘗試,而且屢試不爽。
四、我是初生之犢不怕虎,別人不敢做或是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我偏敢於嘗試,而且屢試不爽。
我的哲學是「不試白不試,試了不見得白試」。譬如說「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第十一屆我邀請北京的張君秋和台北的顧正秋兩岸國寶同台領獎,兩大國寶同台,這是何等大膽的想法,但是,就是給我做成了。
五、我的生命中會適時出現一些貴人。
五、我的生命中會適時出現一些貴人。
如南國劇校校長顧文宗先生,Olga Tong唐老太,以及林肯中心的前後主管Leonard de Paur、Jenneth Webster、Bill Bragin,紐約市文化局長Henry Geldzahler等,這些人不以我的同志身分為忤,這只能說美國人對同志有著特殊的同情和包容。也許,我沒有太大的學問,我只有所謂的「街頭智慧」(street smartness),該磕頭時我不惜磕頭,這也許要歸功於我的草莽歷練吧。
至於我是怎麼混進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的呢?說起來,也是笑話。NEA駐紐約代表叫John Weasel,他跟他的男友Billy和我很合得來,他見我從事藝術活動很積極,就推薦我為第一個華人執委。每年,我們要開兩次會,每次三天,由於開會前要做報告,我嚇壞了,每次開會前都先去華府朋友家惡補。就這樣,因為我不強出頭的個性,讓我一混混了六年。
要進NEA是很難的事,但就是讓我能夠得逞,讓許多人望而興嘆。這有點像是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戲劇一樣,每年他們都要我再去講,但當年我連考都不可能考得進去做學生的。
時勢造人
一九八七年是台灣前總統嚴家淦擔任中華文化推行委員會會長的倒數第二年。那年,委員會以嚴家淦的名義給了我一個海外十大傑出青年獎,還附帶有八萬新台幣的獎金。但是,我並沒有回台灣領這個獎,因為那年我請紅虹到紐約來演出,所以順便她把獎給我帶來,至於獎金嘛,我捐了給紅十字會,不過,我得這個獎卻讓我的玩伴好友海根才很吃味。他認為,他們海家班馬戲團在海外奮鬥這麼多年,應該是他得獎才是。
同年,由紐約華埠華文記者票選的第一屆「拿破崙十大傑出華人獎」也給了我,第二屆的得獎者是馬友友,第三屆是林昭亮。一九九四年,我又得到了個大出風頭的機會。那年,全球的扶輪社要在台灣開總會,透過一些關係的介紹,他們居然找了我做節目總監。於是,膽大包天的我,就從紐約飛到了台灣,找了趙怡和翁倩玉當節目主持人,節目中還安排了由嚴蘭靜主演的《霸王別姬》等,當時的李登輝總統還親臨致詞。
這時候,我的生命中又出現了一位貴人,她就是在紐約音樂圈子中大大有名的Marie Ashdown女士。Ashdown女士本來是紐奧良地區人士,夫家是當地的船王,很有錢。她來紐約之後,成立了「音樂家救急基金會」(Musicians' Emergency Fund),自任董事長,以專款救助受困的音樂家們。因為她的許多慈善行為,使她在紐約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她自掏腰包五萬美元幫我印製了我的一本畫冊叫《龍章遊戲三十年》。
我常說,成功的要素是:「in the right time,in the right place,do the right thing,and by the right people」也就是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等等條件都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在天時方面,我可以說是一個資訊不公開、不對稱時代的產物。八○、九○年代,林肯中心尚未對外開放,全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家莫不視在林肯中心演出是件了不起的盛事。無巧不巧,憑著我的小聰明,我居然能夠讓林肯中心成立「亞洲最傑出藝人獎」,而且一做三十年。如今林肯中心只要有錢就可租得到,到林肯中心演出對兩岸藝人來說已不是件難事。
在地利方面,紐約是屬於全世界的,任何人只要在紐約發光發熱,必然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坦白說,我當年要不是勇敢地選擇紐約,在美國的任何一個其他城市,都不可能創出我今天的成果。
紐約華人藝術
有些華人媒體如稱我為華人藝術教父,講學問我中英文都是一個字「爛」,平素不學無術,又不結黨營派,平日所為不過是替紐約華人引薦一些傑出的大小演員和藝術家,都是盡一己之力服務人群而已,哪當得起教父這個稱號?再說教父有教父的風範,光看外型,我五短身材、瘦瘦小小也不像呀!
紐約倒是有兩個人幾近教父。一個是譚盾,他已儼然成為中國大陸藝術家在紐約的大地主。他在紐約第十九街九大道口的那棟大房子,後有小花園,花園裡有小山小水小池溏。每逢天氣好,三五好友在小園子裡吃個小午餐不知有多享受,每逢有中國的知名藝術家來訪,他總會在家中開個派對來迎接或慶祝。久而久之,他已眾望所歸,成為對中國藝術家有影響力的實力派人物。我就是在他家裡認識郎朗和李雲迪的。
在台灣方面,能稱為藝術教母的應屬畫家陳張莉(Jenny)。陳張莉的先生是台灣南僑化工的老闆,她在蘇活區Mercer街上擁有兩間大畫室,為人熱心隨和,藝精人好,一般台灣來紐約的年輕畫家或窮學生都會找她。她管吃管住,從不跟人計較,建立了不錯的口碑。三天二頭家裡有藝術人吃吃喝喝談古論今。
另一個當得起紐約華人藝術教父的當屬張文藝(筆名張北海)。張北海博學多聞,能言善道,是個可以與之煮酒論英雄的對象。張文藝是張艾嘉的親叔叔,以撰寫紐約的歷史掌故、雪泥鴻爪享有文名。因為張艾嘉和羅大佑的關係,港台影視界和藝文界的人士來到紐約過去多半由他接待。八○年代我主辦的「胡金銓電影回顧展」,胡本尊到了紐約,我就他請在張北海家裡小住,兩個都是酒仙,每天喝酒打屁,早上三、四點鐘也不肯就睡。
我要真是紐約的藝術教父就好了,可以為那些苦難的藝術工作者再多做些事,可惜我不是。我沒有條件也沒有本事,盡心盡力完成每一項目,有誰知道我的辛酸?要維持一個美華藝術協會,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人只看到我風光的一面而已,我常說,誰家沒有難事,誰人沒有委屈呀。輕舟已過萬重山,真給我做了一點事出來,算是沒浪費這一輩子,我感恩惜福。
回首來時路
一份工作做了將近四十年,總會有厭倦的時候吧?我說實話,厭倦倒是沒有,不過,我倒是慢慢覺得有點力不從心了。第一,我已經年過六十,精神、體力已不如前。第二,這幾年美國經濟慘淡,不只市政府,連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都拿不出錢。以前每年我們美華至少還有個十萬、八萬美元的補助款,現在全部被刪,搞得我連美華辦公室每月的房租都付不出。為了延續業務,我只好厚顏舉行募款餐會,公開向各界募款,但即便如此,所募到的款項也不過三、四萬美金,可謂杯水車薪。唉!真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光景,獨自怎生得黑?
不敵晚來風急,可說是我目前的光景。最主要的原因是美華是個非牟利性機構,從不以賺錢為目的,如今財源枯竭,勢必面臨倒閉。幸好,我的好友陳丹青情義相挺,讓我能夠再撐一陣子。有幾位朋友跟我說,你已經風光幾十年了,林肯中心也正式肯定你的貢獻。你應該可以退休了吧?退休?我何嘗不想?但是,哪裡去找接班人?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以我的年紀,頂多再幹個兩、三年也就得退了,但是,要找個接班人還真的不容易。
「亞洲最傑出藝人獎」有二十七年都是頒給知名的表演藝術家,但自第二十八屆起,改為以「中國電影節」的形式舉辦,領獎的都是電影演員和導演。這個大幅度的轉變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以往要湊個三、五千人來塞滿林肯中心的劇院是件難事,改為「中國電影節」之後,很容易就讓林肯中心爆滿。而且,節目內容透過中央電視台在全中國轉播,也讓林肯中心覺得很有面子。因此,林肯中心對這樣的轉變基本上是很滿意的,或者說,並沒有感覺到絲毫的不滿意。憂的是,改為「中國電影節」之後,一些沒有什麼真正藝術造詣的演員明星也能得獎,讓這個獎的價值打了折扣。
坦白說,對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沒有答案。也許,中方已考慮過這個問題,也斟酌過各方批評的意見,所以,自今年起,「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將更名為「金蘋果獎」,以免再被別人批評說「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只頒給中國人。我想,在不久的那一天,我的角色被完全取代,是個必然的結局。為什麼呢?因為當初「亞洲最傑出藝人獎」一共有三個創辦人:紐約市文化局長Henry Geldzahler,林肯中心社區部主任Dr. Leonard de Paur,以及美華藝術中心會長周龍章。如今,前兩位都已作古,所以,「亞洲傑出藝人獎」已由林肯中心主辦改為由美華藝術協會主辦,它的光芒自不若以往那般閃亮。
美麗的正確
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對我這個人及我成長創業的過程已有相當的了解,那麼該怎麼為我這個人下一個定論呢?
我有一位不打不相識的朋友楊人凱。楊人凱本是《美洲中國時報》的記者,常跑華埠新聞。一九八二年,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在林肯中心演出全本《白蛇傳》,由小莊本人演白蛇,曹復永演許仙。青蛇一角,本來是馬嘉玲演的,但馬臨時有事,戲又不能開天窗,就由我臨時充數上台扮演青蛇一角(我的戲癮是眾人皆知的)。
豈料,楊某看完之後,居然在《美洲中國時報》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文中將我痛批了一陣,認為我是全場演出的唯一敗筆。試想,我愛戲成痴,如何能忍受如此的污辱?於是,我就打電話向他抗議。從此,我與他之間有了較深層的來往,並且逐漸成為好友,友情一直維持至今。
楊人凱將這段經過請教台灣文化創意協會執行長黃寤蘭小姐,她毫不遲疑地說:「Alan啊,只能說他是個美麗的正確。」
我是一個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人。對於弘揚中國戲劇和中國文化,我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或許,冥冥之中,在過去三十多年裡,紐約正需要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愛藝術成痴,不按牌理出牌。雖出身富貴,但卻不靠家世,赤手空拳地打下了今天的一片江山。
在海峽兩岸的藝術家都在尋找一個像我這樣的人的時候,我,一個曾經考試作弊,逃學棄家,並且不畏偷渡,使用假護照的同志,居然就適時出現在紐約這個國際城市,為發揚華人戲劇及藝術貢獻了一些微薄之力。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沒錯,這麼多年來,站在紐約舞台燈火闌珊處的就是我,如今驀然回首話平生,自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本文選自第五話,曾琳之 整理〉
作者:周龍章Alan Chow
有北美華人藝術教父之稱,六〇年代曾赴香港參演了五部邵氏電影,其中以《盤絲洞》及《女兒國》裡的孫悟空最具代表性。一九七五年以來擔任美華藝術協會的行政總監。
他出生於台灣,後移居到香港,加入邵氏演員訓練學校南國實驗劇團演藝訓練。七〇年代初,他在紐約修戲劇,成立自己的舞蹈教室,教授中國戲劇動作和舞蹈;並在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蘇格蘭、巴西的大學校園、博物館及藝術節中演出。曾參與紀錄片《神猴西望》、《梅蘭芳的京劇世界》。
紐約文化局的局長Henry Geldzahler 稱他為「海外中國文化有力推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主任Jenneth Webster以林肯中心董事局的名譽頒給他「文化大使」特別獎,以表彰他過去三十年在紐約推廣中華文化的貢獻。旅美作曲家、奧斯卡原創音樂奬得主譚盾則稱他為「紐約海外中國戲劇的守護神」。
關於人生,Alan這樣說:
1.無事忙中老,夢裡有哭笑。
2.最紅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絕不是最紅的。
3.要唱好台上一齣戲,先得唱好台下那齣戲。
4.要成功,必須「in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do the right thing, by the right people」
5.不做你永遠不可能成,做了未必成,但起碼有機會。
6.時乎,時乎,不再來。
7.一切都是命,一切都有天意,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8. 大家都難,人人都不容易。
9.不要相信人,人最不可靠,最不能信。
10. 相識相逢一切都是緣,善緣惡緣都是緣,別忘了「圓緣」
出版:大塊文化
書名:燈火紐約說人物
目錄:
推薦序:跑龍套 羅大佑
推薦序:我說亞倫 陳丹青
作者序:Welcome to Alan Chow
第一部 我的自白
家庭及少年期
偷渡香港,進入影藝圈
美國和我的Gay生活
在藝術和戲劇裡成長
談不上祕密的祕密
第二部 我看人物
台灣篇
。劉文正
。鄧麗君
。李安
。林懷民
。白先勇
。李天祿
。賴聲川
。李國修
。龍應台
。羅大佑
。顧正秋
。徐露
。魏海敏
香港及美國篇
。胡金銓、張徹
。鄭佩佩
。江青
。盧燕
。鍾楚紅
。梅艷芳
。吳季剛
。馬友友
。傅聰
中國篇
。章子怡
。湯唯
。王菲
。王亮
。譚盾
。余秋雨、馬蘭
。彭麗媛
。童芷苓
。裴艷玲
。梅葆玖
。張君秋
。金采風
。尹桂芳、傅全香
後記:我看京劇
附錄:歷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得獎人名單、紐約中國電影節得獎名單
至於我是怎麼混進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的呢?說起來,也是笑話。NEA駐紐約代表叫John Weasel,他跟他的男友Billy和我很合得來,他見我從事藝術活動很積極,就推薦我為第一個華人執委。每年,我們要開兩次會,每次三天,由於開會前要做報告,我嚇壞了,每次開會前都先去華府朋友家惡補。就這樣,因為我不強出頭的個性,讓我一混混了六年。
要進NEA是很難的事,但就是讓我能夠得逞,讓許多人望而興嘆。這有點像是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戲劇一樣,每年他們都要我再去講,但當年我連考都不可能考得進去做學生的。
時勢造人
一九八七年是台灣前總統嚴家淦擔任中華文化推行委員會會長的倒數第二年。那年,委員會以嚴家淦的名義給了我一個海外十大傑出青年獎,還附帶有八萬新台幣的獎金。但是,我並沒有回台灣領這個獎,因為那年我請紅虹到紐約來演出,所以順便她把獎給我帶來,至於獎金嘛,我捐了給紅十字會,不過,我得這個獎卻讓我的玩伴好友海根才很吃味。他認為,他們海家班馬戲團在海外奮鬥這麼多年,應該是他得獎才是。
同年,由紐約華埠華文記者票選的第一屆「拿破崙十大傑出華人獎」也給了我,第二屆的得獎者是馬友友,第三屆是林昭亮。一九九四年,我又得到了個大出風頭的機會。那年,全球的扶輪社要在台灣開總會,透過一些關係的介紹,他們居然找了我做節目總監。於是,膽大包天的我,就從紐約飛到了台灣,找了趙怡和翁倩玉當節目主持人,節目中還安排了由嚴蘭靜主演的《霸王別姬》等,當時的李登輝總統還親臨致詞。
這時候,我的生命中又出現了一位貴人,她就是在紐約音樂圈子中大大有名的Marie Ashdown女士。Ashdown女士本來是紐奧良地區人士,夫家是當地的船王,很有錢。她來紐約之後,成立了「音樂家救急基金會」(Musicians' Emergency Fund),自任董事長,以專款救助受困的音樂家們。因為她的許多慈善行為,使她在紐約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她自掏腰包五萬美元幫我印製了我的一本畫冊叫《龍章遊戲三十年》。
我常說,成功的要素是:「in the right time,in the right place,do the right thing,and by the right people」也就是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等等條件都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在天時方面,我可以說是一個資訊不公開、不對稱時代的產物。八○、九○年代,林肯中心尚未對外開放,全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家莫不視在林肯中心演出是件了不起的盛事。無巧不巧,憑著我的小聰明,我居然能夠讓林肯中心成立「亞洲最傑出藝人獎」,而且一做三十年。如今林肯中心只要有錢就可租得到,到林肯中心演出對兩岸藝人來說已不是件難事。
在地利方面,紐約是屬於全世界的,任何人只要在紐約發光發熱,必然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坦白說,我當年要不是勇敢地選擇紐約,在美國的任何一個其他城市,都不可能創出我今天的成果。
紐約華人藝術
有些華人媒體如稱我為華人藝術教父,講學問我中英文都是一個字「爛」,平素不學無術,又不結黨營派,平日所為不過是替紐約華人引薦一些傑出的大小演員和藝術家,都是盡一己之力服務人群而已,哪當得起教父這個稱號?再說教父有教父的風範,光看外型,我五短身材、瘦瘦小小也不像呀!
紐約倒是有兩個人幾近教父。一個是譚盾,他已儼然成為中國大陸藝術家在紐約的大地主。他在紐約第十九街九大道口的那棟大房子,後有小花園,花園裡有小山小水小池溏。每逢天氣好,三五好友在小園子裡吃個小午餐不知有多享受,每逢有中國的知名藝術家來訪,他總會在家中開個派對來迎接或慶祝。久而久之,他已眾望所歸,成為對中國藝術家有影響力的實力派人物。我就是在他家裡認識郎朗和李雲迪的。
在台灣方面,能稱為藝術教母的應屬畫家陳張莉(Jenny)。陳張莉的先生是台灣南僑化工的老闆,她在蘇活區Mercer街上擁有兩間大畫室,為人熱心隨和,藝精人好,一般台灣來紐約的年輕畫家或窮學生都會找她。她管吃管住,從不跟人計較,建立了不錯的口碑。三天二頭家裡有藝術人吃吃喝喝談古論今。
另一個當得起紐約華人藝術教父的當屬張文藝(筆名張北海)。張北海博學多聞,能言善道,是個可以與之煮酒論英雄的對象。張文藝是張艾嘉的親叔叔,以撰寫紐約的歷史掌故、雪泥鴻爪享有文名。因為張艾嘉和羅大佑的關係,港台影視界和藝文界的人士來到紐約過去多半由他接待。八○年代我主辦的「胡金銓電影回顧展」,胡本尊到了紐約,我就他請在張北海家裡小住,兩個都是酒仙,每天喝酒打屁,早上三、四點鐘也不肯就睡。
我要真是紐約的藝術教父就好了,可以為那些苦難的藝術工作者再多做些事,可惜我不是。我沒有條件也沒有本事,盡心盡力完成每一項目,有誰知道我的辛酸?要維持一個美華藝術協會,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人只看到我風光的一面而已,我常說,誰家沒有難事,誰人沒有委屈呀。輕舟已過萬重山,真給我做了一點事出來,算是沒浪費這一輩子,我感恩惜福。
回首來時路
一份工作做了將近四十年,總會有厭倦的時候吧?我說實話,厭倦倒是沒有,不過,我倒是慢慢覺得有點力不從心了。第一,我已經年過六十,精神、體力已不如前。第二,這幾年美國經濟慘淡,不只市政府,連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都拿不出錢。以前每年我們美華至少還有個十萬、八萬美元的補助款,現在全部被刪,搞得我連美華辦公室每月的房租都付不出。為了延續業務,我只好厚顏舉行募款餐會,公開向各界募款,但即便如此,所募到的款項也不過三、四萬美金,可謂杯水車薪。唉!真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光景,獨自怎生得黑?
不敵晚來風急,可說是我目前的光景。最主要的原因是美華是個非牟利性機構,從不以賺錢為目的,如今財源枯竭,勢必面臨倒閉。幸好,我的好友陳丹青情義相挺,讓我能夠再撐一陣子。有幾位朋友跟我說,你已經風光幾十年了,林肯中心也正式肯定你的貢獻。你應該可以退休了吧?退休?我何嘗不想?但是,哪裡去找接班人?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以我的年紀,頂多再幹個兩、三年也就得退了,但是,要找個接班人還真的不容易。
「亞洲最傑出藝人獎」有二十七年都是頒給知名的表演藝術家,但自第二十八屆起,改為以「中國電影節」的形式舉辦,領獎的都是電影演員和導演。這個大幅度的轉變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以往要湊個三、五千人來塞滿林肯中心的劇院是件難事,改為「中國電影節」之後,很容易就讓林肯中心爆滿。而且,節目內容透過中央電視台在全中國轉播,也讓林肯中心覺得很有面子。因此,林肯中心對這樣的轉變基本上是很滿意的,或者說,並沒有感覺到絲毫的不滿意。憂的是,改為「中國電影節」之後,一些沒有什麼真正藝術造詣的演員明星也能得獎,讓這個獎的價值打了折扣。
坦白說,對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沒有答案。也許,中方已考慮過這個問題,也斟酌過各方批評的意見,所以,自今年起,「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將更名為「金蘋果獎」,以免再被別人批評說「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只頒給中國人。我想,在不久的那一天,我的角色被完全取代,是個必然的結局。為什麼呢?因為當初「亞洲最傑出藝人獎」一共有三個創辦人:紐約市文化局長Henry Geldzahler,林肯中心社區部主任Dr. Leonard de Paur,以及美華藝術中心會長周龍章。如今,前兩位都已作古,所以,「亞洲傑出藝人獎」已由林肯中心主辦改為由美華藝術協會主辦,它的光芒自不若以往那般閃亮。
美麗的正確
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對我這個人及我成長創業的過程已有相當的了解,那麼該怎麼為我這個人下一個定論呢?
我有一位不打不相識的朋友楊人凱。楊人凱本是《美洲中國時報》的記者,常跑華埠新聞。一九八二年,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在林肯中心演出全本《白蛇傳》,由小莊本人演白蛇,曹復永演許仙。青蛇一角,本來是馬嘉玲演的,但馬臨時有事,戲又不能開天窗,就由我臨時充數上台扮演青蛇一角(我的戲癮是眾人皆知的)。
豈料,楊某看完之後,居然在《美洲中國時報》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文中將我痛批了一陣,認為我是全場演出的唯一敗筆。試想,我愛戲成痴,如何能忍受如此的污辱?於是,我就打電話向他抗議。從此,我與他之間有了較深層的來往,並且逐漸成為好友,友情一直維持至今。
楊人凱將這段經過請教台灣文化創意協會執行長黃寤蘭小姐,她毫不遲疑地說:「Alan啊,只能說他是個美麗的正確。」
我是一個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人。對於弘揚中國戲劇和中國文化,我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或許,冥冥之中,在過去三十多年裡,紐約正需要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愛藝術成痴,不按牌理出牌。雖出身富貴,但卻不靠家世,赤手空拳地打下了今天的一片江山。
在海峽兩岸的藝術家都在尋找一個像我這樣的人的時候,我,一個曾經考試作弊,逃學棄家,並且不畏偷渡,使用假護照的同志,居然就適時出現在紐約這個國際城市,為發揚華人戲劇及藝術貢獻了一些微薄之力。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沒錯,這麼多年來,站在紐約舞台燈火闌珊處的就是我,如今驀然回首話平生,自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本文選自第五話,曾琳之 整理〉
作者:周龍章Alan Chow
有北美華人藝術教父之稱,六〇年代曾赴香港參演了五部邵氏電影,其中以《盤絲洞》及《女兒國》裡的孫悟空最具代表性。一九七五年以來擔任美華藝術協會的行政總監。
他出生於台灣,後移居到香港,加入邵氏演員訓練學校南國實驗劇團演藝訓練。七〇年代初,他在紐約修戲劇,成立自己的舞蹈教室,教授中國戲劇動作和舞蹈;並在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蘇格蘭、巴西的大學校園、博物館及藝術節中演出。曾參與紀錄片《神猴西望》、《梅蘭芳的京劇世界》。
紐約文化局的局長Henry Geldzahler 稱他為「海外中國文化有力推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主任Jenneth Webster以林肯中心董事局的名譽頒給他「文化大使」特別獎,以表彰他過去三十年在紐約推廣中華文化的貢獻。旅美作曲家、奧斯卡原創音樂奬得主譚盾則稱他為「紐約海外中國戲劇的守護神」。
關於人生,Alan這樣說:
1.無事忙中老,夢裡有哭笑。
2.最紅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絕不是最紅的。
3.要唱好台上一齣戲,先得唱好台下那齣戲。
4.要成功,必須「in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do the right thing, by the right people」
5.不做你永遠不可能成,做了未必成,但起碼有機會。
6.時乎,時乎,不再來。
7.一切都是命,一切都有天意,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8. 大家都難,人人都不容易。
9.不要相信人,人最不可靠,最不能信。
10. 相識相逢一切都是緣,善緣惡緣都是緣,別忘了「圓緣」
出版:大塊文化
書名:燈火紐約說人物
目錄:
推薦序:跑龍套 羅大佑
推薦序:我說亞倫 陳丹青
作者序:Welcome to Alan Chow
第一部 我的自白
家庭及少年期
偷渡香港,進入影藝圈
美國和我的Gay生活
在藝術和戲劇裡成長
談不上祕密的祕密
第二部 我看人物
台灣篇
。劉文正
。鄧麗君
。李安
。林懷民
。白先勇
。李天祿
。賴聲川
。李國修
。龍應台
。羅大佑
。顧正秋
。徐露
。魏海敏
香港及美國篇
。胡金銓、張徹
。鄭佩佩
。江青
。盧燕
。鍾楚紅
。梅艷芳
。吳季剛
。馬友友
。傅聰
中國篇
。章子怡
。湯唯
。王菲
。王亮
。譚盾
。余秋雨、馬蘭
。彭麗媛
。童芷苓
。裴艷玲
。梅葆玖
。張君秋
。金采風
。尹桂芳、傅全香
後記:我看京劇
附錄:歷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得獎人名單、紐約中國電影節得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