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有位準博士放棄高薪的教職工作改行賣雞排引起社會熱議,上述的文章標題正是引用自他的名言。事實上,這種高學歷改行的案例日益增加,根據主計處5年一度的攤販普查報告指出,大專及以上學歷攤販從上次的2%大幅躍升為11.58%,台灣年輕人高學歷投入攤販的人數明顯增加......
台灣曾有位準博士放棄高薪的教職工作改行賣雞排引起社會熱議,但事實上,這種高學歷改行的案例日益增加。根據主計處5年一度的攤販普查報告指出,大專及以上學歷攤販從上次的2%大幅躍升為11.58%,台灣年輕人高學歷投入攤販的人數明顯增加。
除了台灣的「高學歷攤販」人數有著增加趨勢,大陸民眾對這類型的案例也十分關注。
前幾年,有位北大法律畢業生改行賣米粉,也成了社會焦點,其脣槍舌戰的精彩,絲毫不輸台灣準博士改行賣雞排的新聞議題。
縱觀學者專家的看法,結論多半將情形歸咎於政府未能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以及教改的產學落差太大,導致大學文憑沒有鑑別度,讓新鮮人無法好好掌握自我生涯規劃的方向。
可是,那些結論實在令人感到困惑。我們明明都明白「職業不分貴賤」的道理,但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社會,若學歷和工作不符合社會期待總是很容易被拿來做文章。其實就算想做的事情跟社會大眾期待不符,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過活,賺得多寡與旁人又有何干?
十年前,我有位學姐從國外大學回台後曾在夜市擺攤賣爆米花。
剛開始賣爆米花的時候,身旁沒有一個人支持,周遭的親朋好友雖然不到冷嘲熱諷的地步,但也一再表示「關心」,認為堂堂的國外大學生回台發展,為何不好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怎麼會跑到夜市賣爆米花呢?
學姐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一一解釋,也不理會那些質疑;唯一的回應就是燃燒熱情,把爆米花做到極致。首先她決定將產品差異化,嘗試著把味道單調的爆米花變成多元的口味,接著再導入科技,讓迷哥迷姐可以透過網路購買宅配到家;終於在幾年前她的爆米花成了網購奇蹟,現在各大超商都能買得到。
她的成功粉碎了當初的一切質疑。可是那都不重要,因為對一個人成功的評價,如果只看錢賺得多不多,那是一件相當悲哀的事。對學姐來說,真正的重要從來不是那些人的質疑或異樣眼光,而是如何穩健地朝著目標前進,磨練自己的真功夫!
前陣子一位讀者告訴我,提到父母期待他考公職,可是他不知道那到底是否自己真的想要。他認為由於目前工作與本身所學科系並無關聯,現在只是為了賺錢而勉強待在這個位置,讓讀書時間變少,學習意願降低,導致沒有動力,希望我能寫幾句話勉勵邊工作邊學習的他。
可是,我沒有辦法鼓勵一個本身不願意付出的人。
先不說我對只求穩定無心做事的公務員很感冒,再加上如果現在只是背負著父母的期盼,那麼未來你是否也會把自己的期盼加諸在孩子身上,造成一連串的惡性循環?若本身無心為人民服務,那就不要選擇公職。台灣實在不差你一個公務員。
那麼,你到底為何會感到焦慮?尤其當已經在一家公司領取一份穩定的薪水,前途有保障的時候,到底是什麼讓你產生焦慮?這是因為你不想只做到一般意義上的成功,還想過得有意義,但又不曉得兩種目標如何同時達成。
人生的路從來不是一條筆直走到底的路,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轉彎的十字路口,過程中難免手足無措,但只要懂得應變,轉彎又何妨。
不要堅持不該堅持的,放下不該放下的。是戰是逃,都是你的決定。可是,如果一味的把問題歸責在別人身上不願做出努力,誰也沒辦法幫你。
人生像一道證明題,等著你去驗證屬於自己的答案。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那就找個時間厘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再義無反顧的去努力。套一句常見的話做結論 –人生不是看到希望了以後才努力,而是努力了以後才有希望。
BY: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