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沒有人愛聽,不得不說的時候該怎麼開口?
創新工場執行長李開復過去任職蘋果公司時,曾臨危授命整頓一個績效不佳的部門,老闆給他一年的時間,如果沒有起色就要裁撤,所有人員一律資遣。
激勵大師先對大家精神喊話:「夥伴們! 這是我們證明自己的機會,大家一定要努力衝刺,讓公司對我們刮目相看!」
夢想建立了,信心燃起來了,只可惜一年後業績仍未達預定的目標,李開復只好分別約談部屬,一一告知公司裁撤部門的決定,如果部屬找不到其他部門的空缺,將辦理資遣。
看著員工一個個走出他的辦公室,黯然接受命運,李開復心情複雜地說:「但我盡力了……。」
最後一位員工來見他,對方聽完壞消息,竟駁然大怒罵道:「你是個偽君子! 相信你一開始就知道公司下了最後通牒,只給我們一年鹹魚翻生的時間,卻沒有警告我們,這樣做根本是詐騙!」
李開復呆住了,「從來沒有人這樣罵我!」也因此學到了慘痛的教訓。
❖ 發布壞消息首重坦承
面對壞消息,主管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坦承,說比不說好,為了怕部屬灰心刻意掩蓋,部屬將有不切實際的預期,也缺乏該有的危機意識,而且到最後,只會被部屬抨擊得體無完膚。
除了坦承,更重要的是要說明壞消息的源由,如果沒有把握,一定要跟老闆問清楚,只有你先被說服了,才可能說服部屬接受,並模擬部屬可能的反應,事前演練。
聽過一個故事,印度貴族家庭有個小孩很愛吃糖,媽媽擔心他蛀牙,卻勸也勸不聽,只好請友好的總理夫人幫幫忙。總理夫人答應了,要這位貴族媽媽兩個月後再帶兒子來。
兩個月後,總理夫人見了小孩,摸著他的頭,慈愛地說:「吃太多糖對身體不好,容易蛀牙,一定要節制喔!」
母親很納悶,就這麼一句話為什麼要等兩個月? 總理夫人說:「其實我也很愛吃糖,為了要勸你兒子,我花了兩個月戒掉,自己身體力行後才有說服力啊!」
發布壞消息就像勸孩子戒糖,只有自己先體驗戒糖的過程,才能說到部屬心坎裡。
❖ 用同理心才能服眾
金融風暴時期,企業紛紛放無薪假,有些公司掀起離職潮,有些公司的員工卻老神在在,趁著無薪假遊山玩水、上課充電,享受難得的時光,為什麼會有如此兩極化的反應?
關鍵在於溝通的模式。
前者可能是採取威脅手法:「如果不這麼做,資金周轉就會出狀況,影響營運,到時候不但薪水發不出來,公司恐怕會倒閉, 大家都沒飯吃了……。」
員工人心惶惶:「船快沈了,能跑就跑吧!」人才迅速流失。
後者訴求互助精神:「現在是艱困的時期,大家一起承擔風險,反正最近訂單低迷,來上班也沒事做,不如輪流放無薪假,留住元氣等待景氣復甦,這樣就不需要裁員了,部屬們也可利用機會做平常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對彼此都有好處。」
採取這種訴求的,多半是竹科企業,其實對竹科的電子新貴來說,放無薪假生活並不會陷入困境,而在意的是對公司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聰明的做法,成功地留住部屬的心,熬過了低潮。
同時期在南京,一家台資企業的總經理接到總部指令,短期內必須砍掉二十%成本,雖然最快的方法就是裁員,但這位總經理不肯便宜行事。
「各位,我一個人都不想裁,但政策目標還是要達成,我們來挑戰自己一下,從我開始到任何一位基層作業員,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提案降低成本。」
部門總動員,提出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方案,實際落實的就有六十多個,他們真的一個人都沒有裁,而且一個月內省下五千萬人民幣,順利達成目標。
他們的斐然成果引起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注意,還特地來了解,他們怎麼辦到的。當時溫總理很激動地說:「對! 就是要有同舟共濟的精神,不要問公司能為你做了什麼,更要問你能為公司做了什麼!」
壞消息也可以反敗為勝,就看你怎麼溝通囉!
photo:Waag Society ,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