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台北市就有大大小小五十九個商圈,全台灣更有好幾百個商圈,為什麼獨獨要挑永康商圈?
只是對於這麼一個熟悉的地方,當我的同事提出要把它做成封面故事時,確實讓人心中打了一個大問號。
光台北市就有大大小小五十九個商圈,全台灣更有好幾百個商圈,為什麼獨獨要挑永康商圈?
我們的同事不斷帶回最新的採訪資訊,一則則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每說一次,疑慮就少一些,感動就多一些。從同事口中,我們發現這是個充分自律的商圈,店家和住戶之間彼此退讓妥協,卻絲毫沒有削弱這個商圈的含金量,反而益加閃閃發亮。
我想像自己如果是這裡的商家,在龐大的租金等開店成本的壓力下,我會不會點頭答應晚上九點半就打烊?我是不是願意砸大錢讓油煙減到最少?同樣的問題,我問其他同事,很多人說,「別人打烊,正是我開始賺錢的好時機」,但這裡的商家顯然不這麼想。
為什麼他們都願意配合自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也發人深省的好問題。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上,「互信」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但永康商圈的商家們做到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對自我的自信?還是對這個商圈的驕傲?或者其他因素?我們思考了很久,決定用日文的「自慢」商道,來形容這種極為特殊的商場態度。
在日本,「自慢」常被餐廳拿來當成對自家食物一種自信的象徵,而且店家會以一輩子的時間,堅持美味。我們想,這應該就是永康商圈小店老闆們,心中的共同理念吧!
過去,我們總以為這是天方夜譚,但這次永康商圈的故事,給了我們不同的啟發,原來,商場上可以有另一種競爭精神,賺得利潤的同時,也贏得尊敬。
另外,本期新增〈郝故事〉專欄,素有「文壇才子」之稱的郝廣才,鑽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曾經發生的歷史好故事,將在專欄裡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