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台灣的一頭熱,國外媒體反而冷眼看待。《華爾街日報》就指出,WTO放棄了原本消除貿易壁壘的目標,用「閹割版」決議來代替。
不過,相較台灣的一頭熱,國外媒體反而冷眼看待。《華爾街日報》就指出,WTO放棄了原本消除貿易壁壘的目標,用「閹割版」決議來代替。
這次WTO協議的內容,是針對「貿易便利化」、「農業」和「發展問題」等議題達成共識。而影響台灣最大的,則是貿易便利化,以簡化程序、統一貨品分類等方式,降低海關檢驗等程序障礙及成本。
據估計,海關程序可能占中小企業出口成本的一到兩成,因此,對於仰賴低毛利產品出口的國家來說,確是利多。
但換個角度想,台灣之所以是最大受惠者,也就是因為出口產品多屬低毛利。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日前就指出,台灣出口困境是產業結構的問題,不是成本問題。
WTO的進展,對台灣而言當然是難得的正面訊息,但這樣的正面訊息,對比嚴重的產業弱化危機,台灣得到的,其實只是一絲絲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