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到這裡的時候,因為經費有限,發現小朋友的營養午餐只有二道菜,怕他們營養不夠,想辦法多加了一道菜後,大家都吃的好開心!可是,以前在台北的時候,每天四道菜外加水果點心,有些小朋友還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實在差很多!
Happiness=Reality-Expectations 幸福=現實-期望
他語重心長地說,Y世代生長在快速發展的時代,周遭充滿了美好的希望,許多人自認才能非凡,自己應該擁有不凡的人生,但這種不切實際的高度期望,也造成了許多失落感!
你幸福嗎?你快樂嗎?仔細想想,現實與期望之間的差距,不就是幸福之所在?最近有個朋友抱怨著說:「每天加班到7~8點,薪水也才5萬多,等領了年終,就要來找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工作?」
我問:「什麼是更好的工作?」
他說:「至少薪水要比現在多一些吧!多個1萬也不錯!」
我接著問:「薪水是最重要的考量嗎?5萬多不夠用嗎?」
他聳著肩說:「不然呢?現在薪水雖然夠用,可是我覺得我不只值這個Level!」
我再問:「那你做這份工作開心嗎?」
他遲疑了一下說:「不就是一份工作嗎?每天開會、聯絡廠商、檢討進度,下面的人出trouble,還要幫他收爛攤子……」最後他反問:「你覺得這有什麼好開心的嗎?」
我在心裡祝福他,除了未來薪水可以更優渥外,更希望他找到一份能讓他感到開心幸福的工作!
有錢不見得幸福
從70年代開始,經濟學家就發現,有錢不見得可以帶來幸福!一般來說,有錢雖然比貧窮來得幸福,但到達一定水準後,錢對幸福的影響程度就會越來越小。房子只會愈換愈大、車子只會愈開愈新、吃得也會愈來愈講究,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期望值愈高,若現實財富沒有增加,幸福感也隨之愈低。伊利諾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Diener的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只要基本生活無虞,額外的收入並不能帶來多大快樂。
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指出,要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發現和了解自己最擅長的才華,然後反覆在生活中實踐,化枯燥為樂趣,並為更高的目標服務。仔細觀察一下,您身邊真正幸福的朋友,是那些對自己工作抱怨連連的不滿族?還是發揮自己所長、認同工作價值的快樂族?
在2011年的教育環島之旅時,曾遇到一個偏鄉小學校長,她早期都在都市型小學,聽她談著城鄉資源的差異,現在想想,也呼應了這幸福的方程式。
「我剛到這裡的時候,因為經費有限,發現小朋友的營養午餐只有二道菜,怕他們營養不夠,想辦法多加了一道菜後,大家都吃的好開心!可是,以前在台北的時候,每天四道菜外加水果點心,有些小朋友還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實在差很多!」
幸福很難嗎?知足惜福,幸福可以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