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考試不限學歷, 但錄取者絕大多數都是大學以上畢業,準備考上等級更高的公職就跳槽,初考彷彿就像進入公職的跳板,問題是,全部都是選擇題的情況下,有這麼容易上榜嗎?
負面思考:
對手都很強 自嘲學無專精
去年初考一般行政類科的榜首陳雅文回憶一開始會選擇初考也是認為皆是選擇題,所以考起來必定輕鬆很多的想法。實際上初考的準備範圍其實極大。單就法學大意這科來說,民法刑法特別法等加起來要消化吸收並不容易。
在準備1年多的過程裡,中間還曾因為生活費和補習費跑去稅務單位當委外工讀生,後來發現除非某些因素( 比如家庭、工作)無法全心準備,若可以全職並決心要考的話就得集中火力,否則只會拉長國考戰役,甚至疲乏到影響戰鬥力。
另外,初考最大的困難度不在考題,而是錄取分數高,競爭者又多,所以比的不是多麼會回答,而是不容許有太多的失誤才有可能上榜。
至於對手方面,她認為報考的高手大有人在,比如師院體系或是流浪教師轉國考的,甚至準備多年的重考生、研究所的高材生,都是很可畏的對手。
但她認為用心準備還是有機會打敗他們脫穎而出的。她是做足功課來報考的人,因為知道自己只是個排名後段的私立大學畢業生,念日文系的陳雅文謙稱自己學無專精。
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失業,待在老家南投,那種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有哪間公司需要她?忽然間好怕成為父母的負擔,內心變得自卑又沒有自信,懼怕著旁人的眼光,選擇躲在房間裡卻愈躲愈不知道烏雲何時會散去的疑惑。
終於好不容易等到好消息,找到台北的工作,帶著美夢北上,現實的殘酷是微薄薪資供三餐外食、租賃房屋的條件也真的讓她嘆氣,在外的辛苦讓她咬著牙也不敢對家裡人提起。後來9 8 年金融風暴席捲,引發一波波失業潮,工作更難找,曾投了上百封履歷卻都沒下文,不過也因此興起了她想要穩定工作的念頭。
這就是她最真實的應考動機――穩定、穩定、再穩定。
正面思考:
錄取人數多 選擇機會才大
感性和理性的衝擊下,一度讓她悲觀,但確立了自己的方向,她在摸索中匍匐前進。
一開始她對戶政及圖書館類科有興趣,但因初考不考戶政,圖書管理亦非本科系且補習班也沒開相關課程,加上不會排斥念法條,一般行政分發單位多樣化可有較多選擇,所以一般行政成為心中首選。
「是呀,每個類科錄取率都不高,但與其他類科相比,錄取人數破百的一般行政類科總是讓自己會有種安心感。所以我看的不是一般行政類科錄取率而是錄取人數。」陳雅文這麼正面看待。其實所有考生會發生的問題,她都有。
她笑稱,日文系的人要搞懂法律或公共行政的內容,連剛開始讀懂字面上的意思都吃力,更何況要理解;再者,就算以前剛畢業時考過4次,不過都沒認真準備,結果想當然是落榜。
工作幾年後再考,記憶力不如學生時代,重拾書本,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和堅持。前後共考過6次,最後2次終於順利上榜。她擁有一個信念,也許不比別人年輕、聰明,所以她靠反覆不斷的複習來加強記憶。
她形容勤奮的方法很笨,但卻最能看到效率。偶爾看到同齡的人都有穩定的生活時,她還前途茫茫的念書,難免會有沮喪與心酸浮現。這時她會去家裡附近的操場走好幾圈,走到流汗,或是找朋友談天紓解這種突如其來的壓力。
撥雲見日時感恩從前的漂泊不知道是不是天性樂觀,還是終於在半途體會到,竟然覺得準備國考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別人,對手根本沒有她想像的多,而是只有自己。陳雅文說,這條路實在是太苦悶了,上榜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壓力,加上總有人不看好你的冷言冷語,一度快要被擊倒時,又要不停的安慰自己、鼓勵自己撐下去。
「想想,若沒有從前那些找工作碰壁、沒錢過活的苦日子,我怎麼會感恩現在的一切」。成績一揭曉,自然是辛苦有了好結果,尖叫般的開心。那是一個失意終於找到了一個落腳的天空。
當初她很嚮往能到中部大都會工作,礙於薪資不高、通勤上交通費及時間問題等等,所以最後以離家最近的縣府為優先選填志願。她建議想要報考的考生,如果有同樣考上的親友前輩,可作為諮詢參考對象。
錄取只是一張門票, 志願分發卻牽涉到工作內容。最重要的還是多打聽分發單位的工作內容性質及單位環境氛圍,考量自己希望的是什麼,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