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沉溺在擴張支出的效果下,就像吸毒上癮,難以自拔。希臘是台灣的借鏡,國家愈小,代價來得愈快。
編按:
林全出任新政府閣揆,他曾在2009年至2013年間,為《今周刊》撰寫「財經全觀點」專欄。小編特別精選14篇,供網友閱讀,一窺這位財經閣揆多年來對國事的關注焦點,並預知新政府未來的施政重點。
德、法主導下的歐盟,要求希臘必須撙節預算,縮減赤字,才能獲得紓困,化解金融危機。
但希臘民意普遍反對撙節,最近在被逐出歐盟威脅之下,希臘舉行選舉,結果同意撙節的黨派獲勝,但未來崎嶇道路恐怕漫長難行。
至於債信惡化的其他歐豬國家,也面臨相同矛盾,政府被歐盟要求撙節,民意卻期待擴張支出。
法國的財政狀況比歐豬國家好,但也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差。最近法國選出社會黨的歐蘭德總統,主張採取擴張財政,挽救法國經濟衰退。所以法國要求其他國家撙節,自己卻要擴張,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歐盟的經濟危機看似改善,實則難解。
歐盟的財政混亂與矛盾,在其他國家也相當普遍。美國長期利用擴張性財政維持經濟景氣,結果國債負擔日趨嚴重,景氣衰退仍然如影隨行。
美國的經濟競爭力衰退,和財政赤字嚴重有關。但以經濟學者克魯格曼為代表,主張擴張支出以挽救經濟的論述,仍然深受各方青睞。
台灣何嘗不是如此。財政赤字已成長期趨勢,政府負債快速惡化,使得國際信評機構一再看壞台灣財政,民意也引以為憂。
最近政府成立健全財政小組,至今未能提出具體對策,反而是目前經濟衰退,又擬議擴大財政支出與赤字。
為什麼負債累累的國家,總是不放棄擴張支出,作為維持經濟景氣的一貫手段?或許是這些國家長期沉溺在擴張支出的效果下,嘗到甜頭,就像吸毒上癮,難以自拔。
擴張支出有哪些甜頭可嘗?俗話說:花錢的事情好解決,不花錢的事情難解決。政府若要提振經濟,最難做的是提升政府及民間的競爭力。
它涉及軟體制度,以及硬體環境的改善,無一不需眼光、配套、魄力和耐力,其困難可知。至於擴張支出提振經濟,不過是花錢而已,有誰不會花呢?何況還是花納稅人的錢。
擴張支出的另一個甜頭是它立竿見影,而改善競爭力則緩不濟急。故即使有能力改善競爭力的政客,在短視近利下,往往寧願擴大支出,不會致力於改善競爭力。
擴張支出對無良政客還有第三項好處,就是可以混水摸魚,利用浮濫預算,討好特定對象。
在台灣包括綁樁、置入性行銷、小型工程款、紓困、補助蚊子館等,各類浪費性支出,最容易暗藏在擴張支出預算中。
財政擴張原是短期的政策選項,若社會長期沉溺於赤字擴張,遲早得付出代價。希臘是借鏡,國家愈小,代價來得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