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屆滿一年,全台逾三萬人湧上街頭反核,多位文藝界人士也罕見地熱烈響應。然而從第一場在貢寮的反核運動開始,至今已二十五年,核四預算竟一再追加,政府好像從來不知道,核電是我們承受不起的負荷......
這場逾三萬人串聯台北、台中、高雄三地的遊行,不僅是自二○○○年核四停建又復建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反核遊行,也是有史以來文藝人士最多的一次,包括詩人鴻鴻、作家馮光遠、劉黎兒、楊佳嫻,還有導演鈕承澤、林正盛、演員柯宇綸、林辰唏等人都前往參與。
遊行當天,民間團體與文藝界人士更是發揮其惡搞功夫,向政府的冷漠無視大加嘲諷:主婦聯盟手持綠色風車,高唱改編的「無敵鐵金剛」,象徵要綠電不要核電,更要與核廢惡勢力對抗;而人本教育基金則捧著自己的「遺照」,象徵發生核災就沒有明天,甚至主辦單位還請來文武陣頭,試圖驅散「核廢惡靈」,誓言把核電逼逐出境。
政府冷漠 連文藝界也怒了
「二千年是反核運動的轉捩點,當年以為只要把在野黨推上執政就能達成反核,結果核四僅停工一一六天即復建,對於反核運動是相當大的傷害!」長年參與反核運動的鹽寮反核自救會會長吳文樟說,在之前幾乎每年都有超過萬人的反核抗爭,如今「拜三一一所賜」,讓民眾重新意識到反核的迫切及需要性。
吳文樟當年才三十歲出頭,在街頭抗爭核電廠問題,其實他已有二十五年的反核抗爭史,「自救會的貨櫃屋早已爛了好幾個,當初以為核四會是短期抗爭,只在電廠前擺了個貨櫃屋,沒想到貢寮海風鹽分多,連貨櫃屋都生鏽了!」核四同樣也長期受海風吹,歷年來鏽蝕的程度可想而知。
時間拉回二十五年前,端坐在台北縣貢寮鄉澳底仁和宮的媽祖,正見證了一場反核抗爭,也是台灣的第一場反核運動。
一九八七年四月,陽光正赤,立法委員田秋堇想起當年仍印象深刻,「那時我還在《噶瑪蘭雜誌》擔任總編輯,一手牽著六歲的大兒子,另一手則是四歲的小兒子,拚命往前衝,從媽祖廟一路走到核四預定地,結果才到場警棍就將我們圍起來!」當時的台北縣警察局長姚高橋帶領大批員警到場圍堵,引發自二二八事件以來貢寮鄉最大的警民衝突事件,也讓民眾開始正視核電問題。
田秋堇回憶當時參與的只有社運團體,人數不多,還是由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國龍帶隊,第一次以演說、遊行向貢寮鄉民說明興建核電廠可能造成的危害,「多少年過去了,核四問題依舊在,也多虧貢寮居民,那根燃料棒至今還沒放進去,核四並未開始運轉,一切尚有轉圜空間。」
從不到百人的地方抗爭,到現今逾數萬人的全島串聯,民眾的意識一直走在政府前頭,以往只有社運人士參與,現在連藝文界人士也走上街頭加入行列。甚至在三一一遊行前夕,包括陳文彬、張鐵志、陳若曦、馮光遠、郭力昕等藝文界大咖,也罕見地同在立法院合吃「龜苓膏」,希望把台灣的核電廠「歸零」。馮光遠更直呼要找出負責台灣核電政策的「一百完人」,發起「台灣如果衰,要有你相隨」,立法點名這些人核災時不准落跑。
核四如錢坑 預算一再追加
劉黎兒也與馮光遠透過新頭殼網站,探討核電廠燃料棒的「插入問題」,直言一旦燃料棒插入核四廠,台灣人民就得面臨資產隨時可能歸零的風險。「如果台灣發生核災的話,不僅是帝寶資產價值歸零,連新竹都有可能全面歸零。」
「政府長期置入性新聞,讓民眾誤以為核電是安全的,結果一出事,有錢人第一時間就走了,還聽他們的簡直是蠢蛋嘛!」馮光遠直批,官商利益糾葛讓民眾無以得知真相,有良心的企業家都該站出來,尤其媒體與文化人更該負起責任,讓更多民眾了解核電是多麼恐怖。
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民眾反核已二十五個年頭,政府至今卻似渾然未覺?
「興建核四就像個填不滿的錢坑,去年才追加一百四十億元,依然沒蓋好,今年台電又伸手要求五百六十三億元,總建造經費高達三千三百億元,大家可以想想看,錢花到哪裡去了?」田秋堇指出,核電對於執政黨與台電公司絕非單只是電力及環保議題,背後暗藏的官商利益問題更是關鍵,核電正考驗著台灣人民的良心,核廢料存放問題也持續在蘭嶼及台灣本島間拉鋸,民眾吶喊了那麼久,政府究竟聽到沒?日本核災橫在眼前,台灣對於核能還能繼續沉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