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直欠缺純粹科學方面的投資,而目前IT產業相當流行專業訴訟,這讓我們處於不利的位置。
這陣子已經有人在預測,由西方主宰的全球文明即將結束,嶄新的全球體制即將誕生。
英語國家最受歡迎的史學家之一Nial Fergusson,在新書《西方與非西方》(The West and the Rest)中提出一些觀點,認為西方近幾個世紀以來能居全球領導地位,係因掌控了六項「殺手級應用」。儘管該書有些作者個人的怪異想法,但無論如何,他仍提供一些有趣的深入看法。
第一項殺手級應用是競爭。西方的主要帝國本身與天主教會的關係密不可分,但大帝國隕落後,歐洲隨之崩解成許多小政體。原本歐洲的資源是由帝國和教會控管,但帝國瓦解後,許多小王國開始競奪資源,造成各國爭相向外擴張尋找新資源。
葡萄牙人因而發現福爾摩沙,荷蘭人、西班牙人,最後連英國人也加入掠奪的行列;這些海上霸權國家因而快速累積財富。在此同時,當時的中國相對較富有、穩定,也是統一的帝國,無意擴張或發展自己,經濟發展因而停滯不前。
第二項應用是科學。儘管科學最早是在中國和回教帝國萌芽,且當時中國與回教國家都比歐洲任一個國家來得強大,但中國和回教帝國均抑制科學的更進一步研發;前者壓力來自國家本身,後者則來自神職人員──他們都把科學視為對國家力量或神權的冒犯或褻瀆。
雖然天主教會對科學革命也有類似的偏執,但因天主教會的權力較弱,無法阻礙科學的進一步研發;比方利用牛頓的發明來發展更精進、可隨重力調整的大炮,這讓西方國家在對抗不斷向歐洲大陸擴張的回教勢力時,取得軍事優勢。
第三項是產權和作者稱之的消費者保護主義。這原是強大帝國或神權獨占,但在歐洲和天主教帝國瓦解後,低階貴族開始有機會取得私人產權,接著是中產階級。這讓普羅大眾有了創造和累積更多財富的誘因,進一步點燃經濟成長的火種。第四點是民主。這讓產權受到保護,並讓政治領域加入競爭的應用,以確保國家能實行最佳的政策;至少長期確是如此。
其餘二項,正如先前所說,包含作者的奇想,或根本是多餘的。其中一項是新教徒工作倫理觀。這讓我萬分驚訝,原來新教徒認為,只有他們才信奉努力工作的觀念。最後一項則是現代醫療的應用,這其實也應列入科學領域項下的。
重點在於,長期來說,一個自由、開放、競爭的社會是成功的── 台灣正是如此。台灣每個產業似乎都處於過度競爭狀態,這也讓許多產業獲得在中國營運的優勢。中國本地的競爭仍是十六世紀的獨占形態,還有一個偏執的政府。不過,台灣一直欠缺純粹科學方面的投資,而目前IT產業相當流行專利訴訟,這讓我們處於不利的地位。這麼看來,科學或許是台灣未來需要專注的殺手級應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