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木瓜只剩3元、一串香蕉不到5元?」每隔一陣子,台灣就會出現「果賤傷農」事件。
平凡媽的印象中,木瓜、香蕉、荔枝、芒果等都曾經是新聞主角,「一元柳丁」事件,還迫使一個雲林縣的小學生沈芯菱,不忍心看到阿公辛苦一年的汗水化為烏有,為了幫農友找出一條生路,不只勇敢的嗆聲農委會,還發展出自己異於常人的生命故事,從小自學架網站幫助家計,賺的錢持續投入公益,圓了無數台灣弱勢族群的夢想。
每一次看到果賤傷農的新聞,平凡媽就會想起沈芯菱的故事,然後找機會翻開「一百萬的願望」一書,和平凡姐妹一起認識芯菱姐姐。
聽故事之外,果賤傷農的背後,還能玩很多親子理財遊戲。當然,最簡單的還是搬出「角色扮演」遊戲。
一開始,平凡媽通常是那個種水果的農夫,很辛苦的揮汗如雨,終於到了收成時候,(為了讓遊戲逼真,真的要製造一些"辛苦",而且愈辛苦孩子玩得愈開心。比方像用枕頭堆土,再一個個搬開翻土播種,或者在遊戲中,誇張的讓黑夜白天不斷快速交替,重覆的跑來跑去澆水、施肥等),某一年收成不好,結果花了好多錢買種子、肥料,錢卻賺不回來;或者某一年收成太好,中間批發商,和終端零售商,因為水果太多賣不出去,結果價錢變得很便宜……
母女三個人,角色會換來換去。很多時候,收成好或收成不好,常會聽到姐妹跳出來一句:「假裝的啦!」然後就很有默契的搭著這句話,順著梗繼續演下去。問題是,收成不好賺不到錢很容易理解,收成好為什麼也賺不到錢甚至會賠錢呢?這就要花點功夫了。
剛好,平凡家收到阿KI叔叔今年豐收,寄來一箱又一箱的芒果。今年是我們吃芒果吃得最過癮的一個夏天了。雖然平凡媽巧妙的搭配其它水果,避開天天吃芒果的窘境,但晚上水果切芒果,早上土司沾芒果醬,偶爾隨興所至打個芒果冰砂、吃個芒果優格或芒果冰淇淋的「多樣化」頻率,還是讓平凡姐妹深刻的感受到:「哦~媽媽,不要再吃芒果了!」
於是剛收到的第一箱芒果,扮演批發商和零售商,興奮的姐妹還願意花20塊塑膠錢幣,買一顆芒果再拿去賣,因為叔叔自己種的沒農藥,又香又甜又大顆好吃,可以賣貴一點。
但到了第二箱芒果報到時,姐妹只願意花5塊錢買芒果了,還一直問媽媽:「放久了吃不完會壞耶,要不要送給……?」
瞧見了嗎?根本不需要太多複雜的解釋,孩子從實做體驗的過程中,會自己找到答案。理解為什麼果賤會傷農,為什麼豐收了,反而賣的價錢,比欠收還要差。
這時候,平凡媽往往會再下一城,搬出自己創作的「百萬理財教室」繪本,跟姐妹們玩起繪本中翹翹板的小遊戲。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果賤傷農,也適用於解釋複雜的,大量生產製造下的通貨緊縮壓力。同樣的遊戲,不只果賤傷農時可以玩,颱風來時菜價上揚,一樣可以玩,只是角色扮演的時候,父母記得要反向操作。
自由市場的供需道理,就在遊戲中慢慢紮進了姐妹心裡。這麼簡單的道理,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都能懂,為什麼,主掌國家農友生計的農委會卻不懂,同樣的新聞還是一再出現呢?或許平凡媽的遊戲,該搬到政府機關,讓這些不懂的大人們,好好的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