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書,讓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氣得大罵,讓行政院長吳敦義忙著滅火,讓環保署長沈世宏槓上司法體系,讓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一個頭兩個大,更讓逾兆元投資停擺。這場鬧劇的導火線,居然是一紙「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七月底,兩份來自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撼動了整個科技業,因這兩份裁定不僅是再度確立中科三、四期擴建案環評無效,更要求已動工的友達與旭能光電必須停工,整個中科三、四期逾兆元的投資案幾近停擺,而主因就出在一紙價值五百萬元,快則三個月、長則半年就可做完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史上最快 三個月通過環評
時間回到二○○六年夏天,那是面板業大好的年頭,完全嗅不出○八年金融海嘯來臨前的一絲危機,為了再創台灣科技產業兩兆雙星奇蹟,加上竹科、南科逐漸飽和,中科擴建案成為國科會在三大科學園區的重點項目。
「三個月裡面,我們密集開了五場會議,平均約兩個禮拜就要開一次會。」身為當時環保署的環評委員、台大獸醫系教授周晉澄回憶,當時為了快速通過中科擴建案環評,審查過程之倉卒,幾乎是他擔任環評委員以來,最快的一次。
照道理說,高達上兆元的中科投資案,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開發計畫,環境評估時間拉到半年以上,是常有的事,即使是現任環保署長沈世宏也認為,「當時的環評,確實是快了一點。」不到三個月的環評,環評委員不僅要到現場勘察,回來還得出具報告,就要敲定上兆元的投資案,急就章的結果,種下如今友達、旭能必須停工的遠因。
正因為急,當時環評委員提出的十多項條件,要求投資廠商必須在營運前完成,才能「有條件通過」中科擴建案的環評,而其中一項,就是要求中科必須做所謂的健康風險評估,如果評估結果是對居民有不利影響,就得撤消開發案。
「當時我們是考量到,后里地區已經有煉鋼廠、造紙廠,還有焚化爐,當地居民的健康風險已經很高,如果要再多一座面板廠,勢必得要多做評估。」攤開當年搜集來的資料,周晉澄說,光是○四年至○七年間,后里鄉的癌症死亡率就高達二五.九九%,幾乎是居全國前三名,絕對有做健康風險評估的必要。
只是,誰也沒想到,一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最後竟成卡住中科上兆元投資案的最大理由。
停工關鍵 健康風險評估
為了當年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限期辦理環評審查」,讓中科擴建案的環評宛如趕火車一般,「有時資料前三天才送到,就通知你後三天要開會。」環評資料不是一頁、兩頁,而是動輒上百頁,厚度直逼《辭海》,卻要環評委員數天內看完,做出建議。
就是這樣的急就章,「可能當時中科管理局也沒多想,急著要通過環評,所以環評委員提的條件就全被納入。」最後在這十多項條件中,正因健康風險評估沒有結論,而遭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當年環評結論無效。
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書上清楚寫到,「在開發單位未提出健康風險評估之情形下,遽認為國民健康及安全無重大影響,毋須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意思也就是說,中科擴建案當時的環評,在沒有做健康風險評估的狀況下,就被認定對當地居民健康沒有影響,違背了當時環評委員會要求的:必須在「營運前」做完健康風險評估的條件。
其實,重大開發案做健康風險評估,在國外早就行之有年,台灣早期的重大開發案都沒做,到了中科擴建案,因為環評委員的堅持,成為台灣做健康風險評估的首例。
但做健康風險評估不代表就要曠日廢時,熟悉環評過程的人透露,只要廠商提供的資料完整,大概只要花費五百萬元,快則三個月、慢則半年,就可以完成整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然而,中科擴建案從行政院核准做健康風險評估,到○八年底的第一次會議,一拖再拖,就算到了今天,也還沒做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烏龍不斷 中科非最後一個
就因當年一個環節沒做好,導致現今面對中科三、四期投資案的全面停擺,並不是要環保就不能開發,「環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評估當地環境是否能夠開發,就算開發後有風險,也可以透過環評來找出降低對環境衝擊的方法。」談到這個令人搖頭的環評,周晉澄也忍不住搖頭,因為政府、廠商把環保視為經濟成長的絆腳石,這種不健康的環評制度,未來勢必會再發生中科擴建案停工的類似案例,中科擴建案不會是最後一個。
其實,環評的烏龍案例實在不少,像中科擴建案是因為程序細節沒做足,最後被判定環評無效。但有環評委員私下透露,南科奇美電的環評,當年邀請環評委員去做現場勘察,結果到了當地已經有好大一棟建築物,「這已經是違反環評規定。」本來應該尚未動工的廠房,卻在還沒通過環評前就矗立在眼前,最後環評同樣過關。
隨環保意識抬頭,國民對於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兩者間的平衡,越來越嚴肅看待。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從國光石化、六輕爆炸到中科園區徵收土地、停工,再再成為熱門議題。如果抱著僥倖與敷衍的心態做環評,像中科因為一紙「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的疏失,賠上的經濟代價將會更為慘重。
儘管中科停工與否,至今已演變成國科會、環保署對行政法院間的口水戰,暫且不論最終是否停工,早已經使政府公信力受損。
未來如果台灣想要吸引更多台商「鮭魚」回流,希望吸引更多外商進駐投資,卻連最基本的細節都做不到,無法提供完善的投資環境,那「鮭魚」還沒游回來就先死在半路上,更別提外商會想進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