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零售價格被扭曲,物價還會漲幾個月,但市場運行通暢之處,這問題已接近尾聲。照其他國家經驗,再漲也沒多久了,明年可能什麼都沒漲,只剩薪水漲了。
台灣的零售價格被扭曲,現在要修正,物價還會漲兩三個月,印尼與其他管制物價的國家都有同樣問題,但是市場運行通暢之處,這問題反而已接近尾聲。照其他國家經驗來看,再漲也沒幾個月了,反而明年很可能什麼都沒漲,只剩薪水漲了。
有一個必定會跌的是名目稅率。美國是直接發支票,香港與新加坡也比照辦理,各國政府為了搶國際熱,也都在遺產稅等財產稅項進行直接競賽。民主國家為了選票,除了稅率之外,至少還會調扣除額。整理起來,○九年的名目稅率一定比○八年低。
都在減稅,那政府想多花的錢從哪來?當然還是我們!
因為通膨的結果,名目的零售銷售額,甚至配合指數調整的薪資收入,都跟著水漲船高,原本只要繳八%,以後被扣一二%,這麼一調,政府的財政在減稅後,可以收比以前更多。而且,原來欠的錢,雖然還是要還,但是實際購買力大大不如借錢當時的價值。
親愛的同胞,辛苦賺的錢存銀行,結果利息聊勝於無。銀行拿這錢又去買公債,再被剝一層皮,你還覺得放定存很安全?
要怎麼對抗通膨?學索羅斯買大宗商品?
錯!索羅斯是起漲前先套三年,然後由底部抱上來的,現在都是天價,原料股是碰不得的,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如果是連結到天然資源,未來下場不會比三年前投資美國次貸的好多少。等原油這邪惡的第五波結束,可就是漫長的空頭,而且中間沒有股息可領。
幾年前英國地理學家出報告說,中東的石油蘊藏量沒有想像中多,枯竭的日子會提早出現,為這波油價大漲建立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但經濟學的供需定律說,當一項商品的價格上漲,有利可圖之下刺激潛在供給出現之外,替代性的商品也會出現,最終達到新的均衡價格。
經歷商品循環的投資人少見,但是電子產業的循環應該是台灣投資人的常識。前年DRAM的價格還不錯,每家都賺好幾百億元,去年就很勇猛地全員擴建,但不到半年全行業虧損,到現在市價還低於變動成本。
當資源投入後,生產技術的突破會超過原先預期,最好的案例還是半導體提供的。十年前產業認為次微米製程是極限,因為曝光用的光源已經到波長最短的雷射光了,結果台積電發明了濕製程,至少又延長了三代,增加十年的成長期。
石油也有新產能,三十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挖了個十二公里深的大洞,提供現在深海採油的理論基礎;石油也有替代能源,除了台灣吵翻天的核能之外,還有不必占用耕地的海藻,妄想今年原油每桶上兩百美元的,自己看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