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沙漠化,台灣卻擁有乾淨的水源及空氣,可以朝定位為大中國經濟商圈的綠洲方向努力。
環保從來就不是中國的優先考量。在毛澤東掌權的早期,環境災害一樁接一樁;大躍進時期,為了土法煉鋼的燃料,砍掉整個中國十分之一的樹木。森林的破壞,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及沙漠擴散;現今沙漠面積占中國領土達四分之一。毛澤東還發動民眾「除四害」,消滅麻雀,蝗蟲因而大肆繁衍,造成糧食歉收,估計約有三千至五千萬人民因而餓死。
而鄧小平引進資本主義後,中國環境問題更加劇,全球汙染最嚴重的二十個城市中,有十六個在中國;而最大的單一汙染源,是每年燃燒數億噸的煤炭,這幾乎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總和。
燃煤除了製造黑煙外,還會釋放二氧化硫與汞,前者是酸雨和嚴重呼吸道疾病的來源;此外還會產生二氧化碳。中國的氣候形態已明顯改變,北方動輒久旱不雨,南方則水患頻仍。
這些汙染是有價的,儘管沒有計入GDP(國民生產毛額)之中,但是中國人卻付出了健康惡化與早逝、糧食產量減少、主要道路壅塞及環境品質降低等代價。預估這項成本約介於GDP的五%至一五%,約略等於中國近年的經濟成長;也就是若計入汙染成本,中國這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竟然等於零。
中國影響環境品質的下降,非僅局限其境內;中國已停止砍伐森林,並成為全球最大林木進口國,而多數來自印尼。在全球溫室效應氣體中,砍伐森林占了一八%,較全球運輸的一四%還高;樹木砍伐後會降低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的重要機制,同時釋放先前吸收的二氧化碳。印尼森林砍伐比率驚人,甚至有高達八成的木材屬於非法砍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僅次於美國與中國。
然而美國、歐洲和日本更要負起大部分的責任,他們是中國商品的主要買家。這些先進經濟體應確保進口商品的原料來源合法,還要確保商品的價格,包含造成環境品質下降的成本。不過這恐怕需要一個更先進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額度會計和交易系統。
台灣也曾扮演破壞環境的加害者及受惠者,而現在也得吃下這惡果;中國身為全球工廠,導致我們必須忍受沙塵暴、酸雨及其他不平衡的生態現象。中國現在對全世界丟垃圾,然而,有不少中國工廠是台商建立,資本設備也是由台灣移過去的。
台灣擁有乾淨的水源及空氣,可以朝定位為大中國經濟商圈的綠洲方向努力。過去十年來,亞洲區的企業總部不斷從台灣移往上海;一旦兩岸直航,基於前述考慮,這些總部可能又會移回台北。就算總部不遷回台灣,台灣也有機會成為經常往返兩岸地區的台灣人和外國人的居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