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投資悲劇醞釀中,報上說,有勇敢的台灣人組團到上海開戶買股票、買基金,如果中國A股現在不是最後狂潮,大家可以把黑傑克的招牌拆了。
三年賺五成比只賺三成的優秀,對吧?世事不盡然如此直觀,真實結果是賺五成的基金經理人下台,公司清算,後面那位從市場拿到更多錢。為何?投資人期望不同。
出局的是對沖基金,高額的管理費與操作績效抽成的行規,讓投資人認為這些基金漲要賺、跌也要賺。天當然不從人願,結果除了賭錯天然氣價格方向大賠幾十億美元轟轟烈烈陣亡的外,更多是無聲無息就從市場消失。幾千檔對沖基金,平均下來年報酬率與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差不多。既然基金報酬率表現跟大盤一樣,就不該抽二%的管理費,更別提賺錢分兩成的績效費了。
報酬率高於風險的投資機會有,但不會永遠存在,因為這種機會大都根植於資訊落差,要提早收到消息或是具有特殊專業知識才能玩。等參與者眾,媒體天天報導,資訊和知識都普及了,超額利潤自然消失。前年的金磚四國,去年的能源,都是轟轟烈烈登場、悽悽慘慘收尾。
先別笑,現在還有悲劇醞釀中,中國A股是也。報上說,有勇敢的台灣人組團到上海開戶買股票、買基金,如果這不是最後狂潮,大家可以把黑傑克的招牌拆了。就算上證指數最後會漲到五千點、一萬點,但沒有一路漲不休息的、讓所有人都賺錢的市場,現在才想進場,就算不是最後一隻老鼠,肯定也是最後一窩的。
○六年中國的股票基金平均漲一倍,給外國人投資的普遍表現落後,但也有六、七成的獲利,使得在海外發行的A股基金都是用搶的,許多報導還停留在去年的美好回憶中。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去年七月以前,中國所有的財經官員都說股票好,A股便宜趕快買;今年全都改口,從人民銀行到新華社都在找誰是炒作的根源。想到中國賺錢,居然跟北京對著幹,這不是找死嗎。
高報酬背後一定有高風險,如果沒想到這風險在哪,沒把握如何處理這危機,這錢就該別人賺!
我們的組合是取代定存的保守投資,所以不追求倍增的獲利。未來,類似聯電減資、日月光下市的事件會越來越多,持有指數基金將是最妥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