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台灣投資率的變化是相當令人驚心的。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年間,國內投資毛額占GNP的比率猶有二四%至二五%,但從八十七年起一路急速下滑,到民國九十一、九十二年時的谷底只有一七%左右。九十三年一度上拉到二一%,但九十四、九十五年又衰退到一九.六%。而且這個投資水準還包括,近幾年行政院為提振經濟,所編列擴大公部門投資的特別預算。
投資率低自然會影響就業,勞委會八月發表就業資料,今年台灣大專畢業生仍待業的竟然超過十萬人,是台灣大專青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失業狀況。
另一方面,國內的游資卻仍有四兆餘元,苦無出路,銀行爛頭寸貸放無門。九月中旬國內液晶面板領導廠家之一,公開宣告今後不會再像以往幾年,每年投一座新廠甚或兩年投三座。
台下坐的各大銀行總經理聽得膽戰心驚,擔心這幾年靠面板業大戶消化頭寸的出路沒了!
社會各界討論這一危機,焦點似乎都擺在是因為企業與資金西進投資大陸,所以國內投資率低。其實我們應該要問企業投資大陸的動機是什麼?如果資金西進,降低台灣投資動能,四兆多元的游資爛頭寸又怎麼解釋?顯然並不是因為企業大量西進投資大陸,台灣缺資金而降低台灣投資率。
其實國內投資率低,根本不是政治意識形態問題,而不折不扣是事業經營策略問題。
如果台灣產業界的各位領袖人物,心中的策略思惟仍一貫維持「追求製造規模經濟」、「成本抑減」這些思惟模式,不論行政院推什麼「大投資」、「大溫暖」計畫,台灣的投資率一定是高不起來,而且只會越來越低。
以台灣的比較利益條件,如果企業家還是滿腦子的「製造成本」cost down策略,在台灣的投資如何能投得下去?
八月底,微軟的中國及經營幹部來了幾百人在台灣開會兼觀光,展現了他們高水平的消費能力,其中有不少是北京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高級研發人力。微軟的中國戰略顯然除了看市場外,還看重大陸的創新人才,並加以有效收編。
西進不是議題。全世界有頭腦的企業都在西進。只是西進有三種:為低成本製造基地,為肥美大市場,為一流創新人才,為什麼我們很少企業有第三種戰略目標呢?
想了又想,大概是因為在自己家裡就很少進行原創的創新開發,自然就不會以好好收編,並活用大陸的一流創新人才為重要的企業戰略吧!
如果做到第三層,真正在國內也從事創新突破的開發,重視高附加價值業務,以台灣的比較利益,投資率才有可能提升!(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