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有志之士不只一次深切反省,認為「阿扁綁架了民進黨」,但他們一次次原諒他。於是長達六年的「綁架」,讓綁匪和肉票間產生了特殊情愫;如同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民進黨竟開始認同起綁匪來……。
「解散派系」通過,加上「黨政合議」沒有提出,在全代會上缺席的陳水扁總統還是最大贏家,儘管親綠學者連署逼他下台,清廉條例也衝著他來,但民進黨群起鞏固領導中心,讓他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拆了新潮流 忘了陳水扁
以街頭運動起家的民主進步黨,同志間有流血流汗的革命情感,所以比其他政黨更珍惜得來不易的執政權力。阿扁一家人問題事小,民進黨能否有意義存續下去事大,這次全代會的召開,就某種程度而言,是民進黨人的「集體心理治療」,相偎取暖,也重建未來奮鬥目標。
只是最後「派系解散」的結論取代一切,新潮流的「顧人怨」,讓人暫忘阿扁政權危機。
在部分學運世代學者、美麗島受難者發動連署、籲扁下台後,澄社也對民進黨政權政績多所指正;社會各界、尤其是知識分子對民主價值的討論,讓民進黨對這些聲音很難不回應,而以「勇敢承擔」作為全代會主題。但事情的發展,卻往另一條岔路走遠,偏離主軸,讓民進黨又失去一次總體檢的機會。
阿扁執政後,除了他自兼黨主席那段時日,民進黨中央形同「自廢武功」,一切配合總統行事。
黨內有志之士不只一次深切反省,認為「阿扁綁架了民進黨」;但他們一次次地反省,卻一次次原諒他,因為政黨輪替的民主價值能提早實現,阿扁有貢獻。於是,這起長達六年的「綁架事件」,讓綁匪和肉票之間產生了一種特殊情愫,肉票因為極度恐懼竟開始認同綁匪,醫學界稱之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因此,這次全代會的召開,黨中央本可適度規範阿扁的執政權力,以集體領導來取代為人詬病的一人集權,減少扁家人繼續對民進黨造成傷害。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社會氣氛也對的情況下,民進黨人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卻發作了,黨主席游錫連兌現自己的競選政見「黨政合議」都不敢提。
這次民進黨因扁家有難,多年辛苦打下的根基,禁不起清廉蒙塵的打擊,而使當初支持游錫競選黨主席的新潮流,再次想藉「黨政合議」來化解民進黨的政權危機,一則轉移、分散輿論關注的焦點,把議題拉回公共政策的討論;二則重建民進黨集體領導制度,避免再出現「另一個阿扁」,重蹈覆轍。一旦「黨政合議」成真,現階段被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行政院長蘇貞昌了,在扁五月三十一日宣布權力下放後,歷經幾個決策和人事,已初步證明他是個實權閣揆了。
衝衝衝 衝成最大山頭
新潮流對蘇貞昌雖「心有所屬」,「黨政合議」也推得用力,據說連蘇貞昌都頗有微詞。只是新系願意借「腦」給游錫堃用,游卻沒「膽」敢用,黨中央以討論不足、時間不夠為由,沒提「政黨合議」案,算是技術性拒絕新潮流的一片心意。
而最後連新系都被全代會決議給強制解散了,看來新潮流的「告別作」並不怎麼賣座。
不過,派系解散後,又沒了黨政合議,民進黨將會是一番怎樣的面貌?最頭痛的,首推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以後重大法案、政策的協商,他不再能「綰肉粽頭」,要求黨內派系要角自行化解內部阻力,而必須一一和每一個山頭、每一位有異議者溝通,吃力的程度超乎想像。
尤其下屆立委採「單一選區兩票制」新選制,席次減半的失業焦慮,更助長每名立委想展現自己問政的差異性,以求在媒體上有能見度。可以預見,民主的「無效率」將令執政黨吃盡苦頭,在與時間拔河、與政績角力中屈居下風,蘇貞昌、游錫都「剉著等」,柯建銘這位總召也只能「總是很著急」了。
派系解散後,新潮流「地下化」勢所難免,因為沒了招牌,不受紀律約束,炮火肯定更具威力。至於其他派系,解不解散影響不大,不管聯盟還是連線,大家都只認「奶頭」,不問來頭,有奶便是娘。所以山頭林立將取代派系角力,而手握行政大權的蘇貞昌,將是最大、最亮的山頭。
之前,蘇貞昌因和新系關係匪淺,而飽受其他派系人士的防範,幕僚一度擔心蘇和新系愈走愈近,二○○八之路會愈走愈窄,所幸現在派系解散,蘇可望廣納各方人力,擴大權力基礎。
權力改組後的民進黨中常會,其實仍是「派系共治」的具體展現。在阿扁權力下放後,蘇貞昌緊抓行政權,中執委、中常委改選過程中「西瓜效應」已現,只剩扁嫡系和謝長廷人馬沒有靠攏。雖然游錫黨權在握,但他的不敢作為,也注定讓他離成為「黨內共主」,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玩權一流 阿扁穩住位置
但說起民進黨內的權力遊戲,阿扁最具「玩家」水準,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在全代會前發表了一篇三千多字文情並茂的宣言,表露他「不會主動下台」的心跡,加上開會兩天都缺席下鄉,同時「派系解散」議題發酵,轉移各界注意力,在在都成功化解黨內對他的不滿壓力。
這個全代會開得有些失焦,不知呼應了社會什麼期待,也不知到底承擔了什麼。各界問題問得直接,但游錫恐怕答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