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總統大選前,多家公營行庫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報上聯名刊登廣告支持層峰金融改革,這則廣告選後被指為是表態證據,九個月後,立委大選前夕,官股行庫又颳起一陣去中國化旋風,率先執行者選後是否仕途將會大好,讓外界大感興味。
不過,倒是財政部股份三七%的中國農民銀行動作最快,在總統還沒宣布前,上月二十八日農銀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信義路口的大安分行,已悄悄利用周日下午動工換了新招牌,自動把「中國」兩個字拿掉,兩個字空出來的地方,因為有拆除的痕跡不太美觀,就補了兩個台灣地圖,變成了鮮明的四個橘色大字。
一位資深行員表示,早在兩個星期前他們就收到總行發的公文,要求各分行要設法塗銷或取下銀行名稱中的「中國」二字,為了戮力完成總行交辦的任務,這些行員不但雇人將分行外的銅鑄招牌拔除,連ATM提款機上方橘色字樣的「中國」標籤也不放過,只剩下殘留的痕跡。
作風保守的農銀,在層峰還沒有正式下達指示前,就悄悄拿掉「中國」二字,公司領導階層的政治嗅覺靈敏,令人拍案叫絕。不過,農銀發言人陳仁博對於這個話題,則多次以開會為由,拒絕發表任何意見。
由於農銀現任董事長林彭郎是本次執政黨連任後還能少數被留任的官股銀行董事長,出身省府財政廳科長、土銀副總及總經理,外界一直認為林彭郎有點「宋系」色彩,這回這麼識相自動「正名」,還是被不少農銀存戶認為有「政治正確」之感。
儘管「中國農民銀行」改成「農民銀行」只少了兩個字,但像掛牌國營事業這麼大型的企業,換名字得從董事會通過到經濟部及金管會更換登記,一直到所有國內外客戶來往合約、企業識別及員工名片,所需的花費及程序可說是相當可觀。
不過,顯然這些成本都是微不足道,因為擁有敏銳的政治智慧才是經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