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儲蓄率創新低,引起美國對國內資金嚴重短缺的憂慮,但其實聯邦政府嚴重的赤字,才是吸走美國國內儲蓄的元凶。
以往經濟復甦的初期階段,有關家庭儲蓄貧乏的疑慮時隱時現,令人關切的是:寅吃卯糧的家庭在無積蓄下,將是消費者支出的一大風險,特別是當就業成長走弱時。
人口老化──布希政府亟需提振儲蓄率
長期而言,儲蓄問題的急迫性來自於一個基本的經濟面向:身為經濟成長活血的投資,因儲蓄資金短缺而捉襟見肘。這不單只是家庭願不願意、有沒有能力存更多錢的問題,它還關乎聯邦政府正吸走大比例的國內儲蓄,以供支應龐大的預算赤字。
儲蓄議題的論戰已開始加溫,其原因再清楚不過,第一批嬰兒潮世代距離退休之年已開始倒數計時,而且美國逾六十五歲的人口未來三十年將成長近一倍,考量華府財政狀況的相關資金需求,社會安全暨醫療保健系統的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布希政府已在研擬一連串旨在提振儲蓄的計畫,包括稅率誘因、提高個人退休金帳戶存款上限及擴大醫療保健支出儲蓄帳戶等等。總統候選人凱瑞也提出降低小型企業設立退休金及其他儲蓄計畫成本的計畫。
而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史班近來也在評估,是否要公開呼籲提高儲蓄,顯然他已體會到美國未來在因應人口老化問題時,儲蓄所能扮演的關鍵角色。
可供投資的儲蓄資金可以來自美國國內或是從海外籌借,但傷腦筋的地方就在這裡。
今年第二季,排除替換折舊設備及建築資金的美國國內淨投資額為九二二○億美元,但這些錢從美國國內儲蓄轉借而來的,竟占不到三分之一,有逾三分之二的資金是向海外融通。
海外借款以供投資的金額剛好與美國經常帳赤字相當,美國商務部九月將公布第二季的經常帳赤字,市場預期,將創下占GDP五.五%的歷史新高。
在無更多國內儲蓄情況下,長期倚靠向外借貸將使美國陷入危境,如同葛老八月在懷俄明州傑克森洞穴城的一場演講時指出:「實在難想像,我們可以繼續以約等同於五%GDP的速度,無限地從海外借錢。」
赤字擴大──國內民間儲蓄入不敷出
要是這些外國資金變得愈來愈少怎麼辦?那麼融通美國投資所需的資金壓力必將落在美國國內儲蓄上。但若將問題怪罪到民間部門儲蓄不足也不恰當。
過去四年來,美國家戶及企業的民間儲蓄淨額增加二三四○億美元,今年第二季時共達五八八○億美元,其中家戶減少六七○億美元至一○四○億美元,但企業盈餘隨著現金流量大舉回增,企業部門的儲蓄銳增三○一○億美元至四八四○億美元。
然而,同一時期間美國聯邦、各州及地方政府的儲蓄淨額卻從二四一○億美元扭轉為負的三六六○億美元,也就是說,聯邦預算收支該時期大減近六千億美元。其結果是,縱使民間部門的儲蓄持續增加,但全國整體的淨儲蓄額卻從四年前的五九五○億美元,降至今年第二季的二二二○億美元。為融通美國上一季高達九二二○億美元的淨投資,外資填補了大部分的資金缺口。
近代歷史就是活生生的寫照,從九五至九九年,美國出現投資榮景的輝煌年代,淨儲蓄額驟升三千億美元,創戰後以來最大的增量,但家戶不是最大的儲蓄貢獻來源,也非企業,更不是外國人,而是聯邦預算收支帳增加三四○○億美元,擺脫赤字後呈現盈餘。
這一課有關美國經濟未來體質的重點再明白不過:華府若欲亟思提振家庭及企業儲蓄的方法,最好先考慮將其府內的一本爛帳收拾乾淨。
(出處By James C. Cooper & Kathleen Madigan, Business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