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發現新台灣 P.46

發現新台灣 P.46

恬靜的山林裡,原住民們用他們虔敬的步伐,踩過祖先們走過的地方。這裡的好山好水,是他們世居的故鄉,也是未來留給子孫的最大資產。

台灣的八月,時序上已進入秋天,清晨五點不到,但天已亮透。位於台北縣永和市的中正橋頭,幾家聞名的豆漿店內,人聲鼎沸,一些趕著要上早班的人們,在這兒簡單困腹後,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太陽初升。都市的通衢大道上,只要綠燈一亮,無數的機動車、小汽車有如出柙猛虎,隨即衝刺而出。七點多,多數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正要出門,他們組織出這個充滿動感的城市,精力浪漫,蓄勢待發,只等哨音一響,就啟動出發。

一樣的早晨,八點,台東縣卑南鄉,這裡的人們,也有自己的腳步,做著自己的事。

台東縣魯凱族原住民林玲與弟弟、表弟妹四個人,從部落達魯瑪克出發準備上山採野菜,她說,「明後天連著有兩場以野菜生機飲食為主題的party,兩百多人要吃的,不能準備不夠,這樣不好意思的啦!」林玲以原住民特有的口音,催促著大夥趕快上路。

他們要到貫穿卑南鄉大巴六九山,物種豐富的利嘉林道採摘野菜。「這片山林,原本是我們的家鄉啊!住在這兒,才能長命百歲啊。」六十一歲的林玲,黝黑的臉上盡是歲月刻畫的滄桑,她指著對面的那座高山,「五、六十年前,達魯瑪克還在那兒,族人靠著打獵、採野菜,日子過得無憂無慮。」部落被遷到平地之後,不要說老人家,很多年輕人北上都找不到工作。

台東縣卑南鄉/原住民靠古老智慧新生

部落族群的生存面臨重大威脅之際,一位叫劉炯錫的老師,來到這裡,告訴他們用魯凱族原來就會的方式,維持自己生計。

「以前都不知道採野菜可以賺錢,但是台東大學的劉老師幫我們想很多,作推廣,如果愈來愈多人可以接受,我女兒也希望能夠回來採野菜。」她邊講邊走,手卻沒停下來,十幾分鐘下來,腰間的塑膠袋裡就裝了大半袋魯凱族人俗稱為「糯米團」的野菜。

對都市人來說,山裡的植物都是綠的,幾百種綠色植物混生一起,實在很難分辦,可是慣常與山林為伍的原住民,辦認野生動植物卻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能夠讓原住民靠天賦的本錢討生活,應該能替未來打開一條生路。」野菜生機飲食產業的幕後推手台東大學自然科學系教授劉炯錫說。

雖然空氣清新,但七月的酷暑仍然讓這間沒有冷氣的辦公室顯得燠熱難當。在經費籌募不易的情況下,南島社大的辦公室為了省錢不裝冷氣,卻買了一台大冰箱,庫存野菜。

劉炯錫說,「我發現台灣山林間可食用的野菜量真的很大,甚至可以供全台灣人食用,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原住民也不知道野菜能賣維持生計。」因此,他一直想建立中間機制。能夠提供固定產出的野菜,一定是當季山裡最普遍的植物,摘採能吃的芽,對生態不會造成害,也能改善部落原住民的生活條件,還可以讓都市人吃到最符合自然健康的新鮮野菜,其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於是,劉炯錫籌錢當作雇用原住民採集的工資,讓原住民上山工作一天可以領到八百到一千元的薪水,解決失業問題。接著他請南島社區大學的志工團,幫忙負責後端的野菜外燴,並設法打開知名度,讓愈來愈多人能夠接受山野菜的健康口感。

在以月桃葉為碗、檳榔花為裝飾的豐盛餐桌旁,品嘗陌生野菜的都市人驚歎聲連連。平凡的野菜在眾人努力包裝下出現新的面貌,劉炯錫在山林間找到商機,失業的原住民也有了春天。

台北縣土城市/中年黑手擺攤討生活

離開台北市區不過四十分鐘車程的土城工業區內,時近正午,三兩成群的勞工努力的完成手邊的工作,希望在吃飯前,把工作告一段落。

但仔細看看這裡的工人,來自泰國、印尼的勞工,卻多過台灣本地勞工。

過去十年,台灣面臨新一次的產業轉移,「西進大陸」成了百萬台灣人熱切的新夢,卻有更的人面臨「老闆跑了、工廠也帶走了」的失業惡夢。

原本在土城工業區一家工廠工作、今年四十七歲的黑手阿木,就在這樣的變局下失業了。他現在靠著一台小發財車,四處擺攤賣點蓮藕湯為生。

如果要描繪台灣人的面貌,「打拚求生存」絕對是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台灣人創造經濟奇蹟的努力精神依舊,但必須尋出與往昔不一樣的奮鬥方向,用新思惟才能與土地長久共存。未來,台灣的希望已經脫離工廠,走出城市,回到曾經衰敗疲弱的鄉鎮找出新生命,在野地成長的幼曲才禁得起時間的考驗,繼續茁壯。

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講師盧建銘說,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產業向低成本地區移動,是無可避免的結果,也正因如此,根植於地方的鄉鎮產業發展才更顯得重要。

長年投入南部社區工作的長榮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黃肇新也說,前幾年,社區營造的發展提升了公民意識,這幾年則專注在地方產業的著床。在都市,比較沒有低收入的問題,可是在鄉鎮發展社區工作,只能先處理經濟問題,才有可能尋求永續經營。

基於這樣的認識,不論是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經濟部的商圈扶植方案、或是經建會的產業造計畫、農委會的精緻農業發展規畫等等,都逐漸朝向解決鄉鎮經濟問題為主,希望能讓地方住民找出結合地方特色的資源,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解決地方的經濟問題。

宜蘭縣冬山鄉/找到與土地共存新模式

這樣的想法,宜蘭縣冬山鄉珍珠社區發展協會的黃萬利體會最深刻。

下午,吃完午飯後,社區發展協會的媽媽們,又回到會工作了。她們正把剛學會的稻草編織,依著老師教的方法,逐漸熟練的編織出一個手工藝品。

黃萬利說,珍珠社區原本有一千八百位農民,世代靠種稻米為生,除了米,稻草是當地最重要的副產品,只是稻草造紙、草繩等產業消失,讓原本以此營生的工作消失。

三年前,珍珠社區加入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列,決定還是以稻草為主角再出發,如今靠著略加變化後創作的稻草畫、稻草編織等手工藝品,每年替社區創造出一百七十萬元的營業額。

數目雖然不大,但卻可以讓一些失業的農民找回自信,讓全村建立失落已久的光榮感,黃萬利說,一個社區沒有產業就無法生存,珍珠社區以最親近又熟悉的稻米跨出第一步。這一步跨得很辛苦,卻很有價值。

轉個彎,他們找到了桃花源。

仔細留心,擺脫陰霾重找新生力量的故事其實發生在全台灣每每角落,過去十年擁有豐碩成果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提供了一個動人的切入點。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就說,每個計畫初始,政府都會補助一點錢,可能只有十萬、二十萬元,錢的數目雖小,但卻鼓舞了在地的人,之後出人出力,社區新面就逐漸成形。

屏東縣內埔鄉/鮮活現代感彩妝客客家藍衫

南台灣的太陽,比不上當地人的熱情。下午二點多,屏東縣內埔鄉的和興社區,彌漫著一如往常讓人昏昏欲睡的農村氣息。把退休後的時間全力投入客家藍衫工作上的李雪菱,在小小沒有冷氣的辦公室內,談著自己對客家藍衫的未來理想。

圓圓的臉龐,笑來很是和氣的李雪菱說,「不要小看很多傳統的事物,常常你只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它就會被人接受而且流傳很久。」李雪菱指著工作室牆上掛著的一件粉紫色藍衫,她說,自從把顏色、領子和線條改成合身的創新樣式後,喜歡藍衫的人很明顯就多了起來,常常有人一訂就是好幾件。

李雪菱說,看起來簡單的一件衣服,她們常常都試好幾次,失敗了好幾件才能成功。「我們堅持一定要在傳統文化沒落之前,找到一條新的路,傳承古老的文化。」李雪菱說,「有文化一定要有產業,這樣才能長久經營。」為了這個信念,她們即使挑燈夜戰也在不惜。

走一趙和興社區,花不到兩千元,就有師傅為你量身訂作屬於自己的藍衫,幾天後,特的衣服就會快遞到顧客手中,穿著走在台北街頭,帶著古意的藍衫絕對讓人驚豔。

由點而面,由個人至群體,這一股希望的火種從南蔓延到北,從西海岸長驅直入東台灣,「星火燎原」這四個字,對應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有了新的詮釋內涵。

「這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現任文建會主委、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先驅者陳其南說,發展地方產業,與傳統定義的「產業」有很不一樣的內涵。地方產業所營造出來的利基不是產品才身,而是藉由產品將人跟地方建立聯結,獲利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有機存在的「地方」。

陳其南說,「地點」其實是一個可行銷的品牌與資產。全球化的結果之一,就是流行事物會大量席捲市場,可是人們又不甘於此,不斷在同質性高的產品中尋求差異化,在這種需求下,產品出身的「地點」就變成有獨立完整意涵的包裝品牌。

日本人就將這種本事發揮到極致,每個地方都在發展自己特有的產業,以醬菜為例,可能所使用的植物都是一樣,可是每個縣分就是會發出不同的口味,爭著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

因此產品要保存在地方,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服從工業文明的生產邏輯。陳其南以台東縣池上鄉的萬安米為例,以前種稻米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吃池上米卻是一種選擇,每包米都會印上種米人的名字,就像畫上的簽名一樣,那是一種感覺,包含著在地人濃濃的光榮感,米的價格自然也不同於以往。陳其南細緻地結論說,「地方產業最重要的意涵,就是源自於每個鄉鎮內發出來的精神。」

台中縣石岡鄉/響亮「月姬梨」傳唱千里

「學著替自己種的水梨講個美麗的故事。」這是台中縣石岡鄉幾個媽媽三年來最重要的功課。

夏天的午後,山區總有一陣雷雨,石岡一帶的人們,正忙著把上午採收後的水朵分級裝箱。他們樂在其中的辛苦工作著,知道自己是真的站起來了。

石岡鄉在九二一地震中受災極為嚴重,原本只是參加社區媽媽刻團尋求心靈重建的鄰居,鍾鳳姬、林月霞、黃月秋等一群媽媽卻因此結為緊密的生命共同體。

粒大汁多的高接梨是石岡鄉農產大宗,一顆就有十幾兩重,可是災後,出貨的大盤卻要鄉民不要再採了,因為賣不出去,鄉人苦著臉眼看數年的努力就要泡湯,鍾、林、黃三個媽媽乾脆跳出來向外求援。那時,十幾位農民徹夜討論要為自己種的梨子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為了感謝三位女性的勇氣,大夥無異議地通過以三人的名字為名,「月姬梨」的專用品牌也由此誕生。

第一年靠親朋好友、社區工作者全台廣發傳真,月姬梨二十一天內賣了十萬多斤、五百萬元。鍾鳳姬說,「之後我們不能再仰賴別人的愛心,得自力救濟,在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的幫助下,避開中間商架設網站自己賣水梨。」

不過站到第一線面對消費者,讓這些一輩子只會種梨子的農民很不適應,「那時常常在電話裡就跟顧客吵起來,覺得太囉唆了。」後來才體會,「要把梨子賣出去,客戶服務很重要。」今年三月,鍾鳳姬等五位媽媽合力開了家小餐廳「來園」(取梨的台語諧音),「明年春天梨花開時,就是我們的周年慶。」石岡鄉,不再只是梨子的故鄉,還有五位開朗媽媽熱情澎湃的笑容。

澎湖縣馬公市/養海鱺要向世界爭第一

十幾年來,經濟雖然泡沫化,但日本為了刺激國內觀光旅遊,卻為自己打造一個豐富而多元的樣貌,不只是旅遊手冊,在台灣看到的日本都不是單一形象,京都的古蹟、奈良醬米、北海道的薰衣草.....,每個地方都在搶著告訴全世界,「我是日本第一」。

這樣的氣魄澎湖人也有,不只是當台灣第一,澎湖人還想把海鱺推向世界,與挪威的鮭魚一拚高下。

烈日下,澎湖縣箱網協會理事長陳怡甲,站在眼前廣達六公頃的海水養殖場中央,正忙著把早上從魚市批來的下雜魚,成簍地倒進海中餵養海鱺,養殖場內上千條重達六、七公斤的成年海鱺,早就嗅到食物的氣味騷動不安。

陳怡甲眼裡盡是希望,去年,他靠著海鱺,進帳三千萬元左右,今年,魚曲買更多,順利的話預估會有五千萬元的收入。三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條魚,但是現在很多餐廳都用海鱺當生魚片,一下子,知名度大增,澎湖的養殖業者也樂得開懷,「牠口感好、營養價值高,長得又快,條件真的很好。」陳怡甲得意地說,「更重要的是,海鱺在海南島以北都養不活,大陸人養不過我們,我們就有進軍世界的希望。」

陳其南說,台灣的問題不是沒有策略,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台灣想這麼多,只是台灣的多樣性不夠,由根扎起,從社區、鄉鎮建立出台灣的多元樣貌,台灣整體的意象自然就清晰起來。

從文建會轉任總統府顧問的陳郁秀,新的任務就是要把台灣推銷給國際,她也說,「過去歐洲人都知道『Made in Taiwan』這個標籤,以為台灣只是一間工廠。但是從地方出發,台灣未來才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這套概念融合在一起才是新的『台灣』品牌。」

但在讓外國人知道台灣之前,你認識台灣了嗎?或許,把自以為是的台灣印象放到一邊,重新去走走看看台灣,你會赫然發現,在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原來台灣的鄉鎮已經有了如此大的變化。

真的,台灣就在你眼前,就等著你用心去發現!

延伸閱讀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