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打來催了!你這樣催!我怎麼專心工作還你們錢?」這可是發生在身邊,「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的真實故事,不管是哪個世代,這句老到不行的諺語總道盡那為錢所困、有志難伸的心緒。
坦白說,想買就買,想花就花,當然很痛快。問題是痛快之後的代價,可能要付出高達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額度不過十來萬的上限,每個月居然得付個萬把塊的利息,四、五張信用卡加現金卡外加房貸,就被催收公司催得沒命。
現代人忙於減肥,其實減債的重要性可不下於減肥,肥胖可能會讓身體不適,債務更可能會要人命。
在本期《今周刊》的封面故事(與負債共舞),本刊編輯部的黃琴雅、張弘昌、林祝菁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催收公司的催收員一年之內會接到五張死亡證明書,其中有一張就是自殺身亡的,而這些結果,常常讓催收員快得憂鬱症。
負債並不可恥,如何與債務和平相處,不被債務所役,則成為東山再起的籌碼。事實上,在我們訪問的理財高手中,包括呂宗耀、鄭弘儀等人也曾有過債務纏身、幾乎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或許他們的生命力比別人強,在債務糾結的無望時刻,終究能找出一條出路,打開生機,盡能致富,甚至成為教人投資理財的高手,他們的減債之路峰迴路轉,成與敗之間,都存乎一心。
在台灣人忙著花錢、消費的同時,卻有一批大陸的高薪族在彼岸崛起,他們直接衝擊的就是台幹。這批大陸高薪族以工作為唯一目標,加上深刻的鬥爭體會,逐漸排擠了過去在大陸職場的台幹主帥,稍一不留意,台幹很可能就沒有位置,落得回台灣也不是,留大陸也沒路的慘況。競爭始終是殘酷的,有意前往大陸打江山的台灣人更應認清這些正面殺來的當地高薪族,了解他們的長處,否則機會終將站在大陸幹部那邊。
本期的《今周刊》內文版面做了小小的調整,希望給予讀者更清新的閱讀感受,必要時,封面設計也將呈現新貌,除了討論資本市場的種種之餘,我們期許自己做為一本具人文氣息與抓住社會脈動的財經雜誌,歡迎讀者給我們更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