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政治紛擾使民眾陷於不安,即使年初分析師喊出台股上看七千、八千點,投資人也不敢過於樂觀;而股債平衡操作的平衡型基金,便成了現階段接受度較高的投資商品。
彈性大限制少──政治動盪時反受青睞
包辦一個月、三個月平衡型基金績效第二名的大華趨勢基金經理人張東進表示,一般股票型基金的持股比率通常要維持在七成,即使市場出現嚴重利空,也無法大賣股票。但平衡型基金只要季持股平均維持在一至七成,甚至一、兩天零持股也沒關係,彈性大、限制少,所以多頭時經理人可以靈活發揮,空頭來臨也能有效避險,沒有被迫持股的窘境,這也是上周因政治動盪引發股市暴跌,平衡型基金卻受到投資人青睞的原因。
寶來投信總經理左麗玲表示,許多平衡型基金追求絕對報酬,一年至三年的平均獲利可達五%至一○%,優於目前定存利率的四、五倍;債券部分也逐漸多樣化,除了一般的公債、公司債,最近還加入金融資產證券化來提升收益,去年至今股市漲幅七成,風險升高、政治因素干擾之餘,很適合平衡型基金的介入。
平衡型基金熱潮從去年延燒到今年,二月底列入投信投顧公會績效評等的基金有六十一檔之多,年初至今就有建弘、保誠、景順、寶來、復華等投信共募集了六檔,吸金六百億元;四月初還有國泰、德盛安聯共將募集一百億元平衡型基金,可說是今年以來投信的主打商品。
面對近七十檔平衡基金,投資人應如何選擇?
參考過去績效──採低持股比率者吃香
投資人習慣依過去績效來挑基金,張東進認為,至少要看一年到三年的績效來決定,因為將時間拉長,才能看出基金績效在歷經股市多、空,主升段、中期回檔這些循環時的表現。
國內平衡型基金分為一般型、價值型兩種,以今年二月或累積前兩個月的績效而言,一般型以平均六%、一六%,皆贏過價值型的二%和七%。張東進表示,價值型基金規定持股比率中的五○%要投資在傳統產業股,一般型則沒有這些綁手綁腳的限制;對經理人來說,規範愈少、操作彈性愈大,也更能緊跟市場主流股的變化。
自基金成立以來,連續三年報酬率達八%的怡富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祖光表示,價值型雖然有持股上的限制,但大盤從去年開始呈現類股輪動,股票分散在電子、傳產的價值型基金反而能減少人為壓寶錯誤,或頻頻換股周轉率太高的情形。
國泰投信投資長陳莉菁則認為,股市歷經三年空頭,大家的風險意識提高,現在景氣復甦的腳步仍緩,不論是一般型或價值型,採三○%低持股比率的平衡型基金較符合未來的市場趨勢。
風險承受能力──決定自己的投資類型
統計去年來 EPS (每股稅後純益)逾三元,未來獲利、盈收皆具成長性的公司,有九成都是中小型股,不過現在許多平衡基金都把選股焦點集中在高配息個股,但這些個股未來有沒有成長性、能不能順利填權都還是問題,陳莉菁建議投資人,最好選擇以中小型股為投資標的平衡型基金。
儘管組合式基金、全球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都強調分散風險,詹祖光認為,依分散市場風險的角度來看,組合基金和全球型基金風險較低,較適合保守型的投資人;以今年的情況來說,台股有 MSCI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機構)題材、經濟成長率五%,優於美、歐等國家,投資平衡型基金應期望能有更高的報酬。
平衡型基金依持股比率可再分為積極、穩健和保守型,例如元大雙盈和大華趨勢,最高持股可達九○%,最低可降至零;有些則對投資股、債設定固定比例,通常為六:四或四:六;更保守的則把持股最高比重限制在三○%,如聯邦平衡基金,不同屬性的投資人可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選擇。
什麼是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 Balanced Fund )是為了降低股市投資風險而生, 做法為將部分資金投資股市,部分配置債券,一方面藉股市投資獲得較高報酬,一方面透過債券投資謀求穩健收益。當股市多頭時加碼股票,空頭時便將資金移往債券,以達成風險平衡目的,因此對於想投資股市,卻又不想冒太大風險的投資人而言,算是相當穩健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平衡型基金可分為以台灣為投資範圍的國內平衡基金,與投資涵蓋海外的全球平衡基金,若根據理伯( Lipper )分類,平衡型基金還可進一步分一般型、股票型、債券型。一般型強調股債均衡配置,股票比重多不超過五成;股票型偏重股票投資,部位多維持在五成以上;債券型偏重債券布局,投資屬性相對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