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失業率只要低於四%,就被視為達到「完全就業」的理想)
二○○二年的第一天,也是歐元正式上路的第一天,德國總理施洛德說:「將把第一枚歐元贈送給我碰到的第一位流浪漢!」
後來,是哪位流浪漢拿到這第一枚的歐元,德國媒體沒有追蹤報導。但五個月後,發行逾百萬份、內容嚴肅但影響力極大的德國《明鏡周刊》卻以電腦合成方式將施洛德挺胸凸肚、雙手叉腰、怒目而視,但在重要部位以無花果葉遮住的「裸照」登在雜誌的封面上,《明鏡周刊》挑明地說:「施洛德執政四年,除了自己赤條條一身外,沒帶給選民什麼。競選時口口聲聲承諾的發展經濟,如今實現了什麼?」
儘管《明鏡周刊》諷刺得凶,德國經濟依然不見起色,甚至八月分德國失業率還高達九‧六%,居全球首位。但諷刺的是,九月二十三日,施洛德領導的社民黨聯盟贏得大選與他的第二個任期。同樣在八月分台灣五‧三五%的失業率,也創下歷史新高,但扁政府可不能因有施洛德之「鑑」而不心急,因為施洛德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做,尤其是失業問題。
在宣布競選此次連任之初,施洛德就組成一個十五人專家委員會,針對勞動市場研擬改革方案。九月初,委員會正式提出一份長達三百四十三頁的報告與建議,讓施洛德得以在投票之前,勇敢誓言:「三年內要將失業率降低一半!」
這份讓施洛德贏得民心的報告提出了什麼樣的解決妙方?首先是成立就業服務中心,把勞動、社會救濟、青少年管理、住房管理等涉及失業「業務」的機構整合在一起,成為統一的作業與服務窗口。當企業一有職缺或人力需求,就向就業服務中心申報;就業者一旦被裁員或失業,也要到服務中心報到,否則將被扣減失業救濟。
委員會表示,這措施的出發點在促進低工資職缺的就業,強制規範年輕失業者再就業,以減少他們對於社會救助的依賴。
施洛德並不是第一個因適時提出失業解決方案而贏得大選的政治人物。去年的一月底,英國首相布萊爾就曾在年度的新年致辭中,宣布他要讓一百萬名失業者找到合適工作的承諾。六個月後,布萊爾領導的工黨再度獲勝。
比起布萊爾的承諾,施洛德的政策具體多了。只不過施洛德的委員會所提出的方案並非自創,而是參考失業率從沒超過四%的瑞典。所以若想降低失業率,台灣政府或許可以多花心力求教於能真正解決失業的高手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