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回到高雄的那幾年,和許多同業一樣,手上接的都是大型購物中心的開發計畫,當時我心裡就有些懷疑,高雄能養得起這麼多消費性產業嗎?如果高雄繼續往內耗的方向走,我看不到這個城市的明天在哪裡。」曾任職於長谷建設,現在自己成立建築師事務所的趙建銘如此發人深省地說。
當時,趙建銘就不斷說服文化中心、打破人行道只是「連接器」的想法,他希望讓人行道與文化中心主體相互串聯,讓藝術活動從室內流出溢滿戶外,在公共空間中創造「不期而遇」的可能。結果,現在文化中心外圍,不只有利用旗杆與風車結合的裝置藝術,也成為街舞團體的大本營。
營造出更友善的空間塑造高雄居民的集體記憶
在高雄「駁二藝術公園」中,趙建銘實踐了同樣的概念,他說道,「這是很奇特的經驗!因為建築師所受的訓練就是要『設計』出不同的空間效果,但這幾年下來,我幾乎都沒有做什麼『設計』,反而是花了非常多心力在保留空間的原貌再塑造出某些屬於高雄居民的集體記憶。」他不拘泥於空間繁瑣的裝飾,而是將視野拉到「如何營造出更友善空間」的課題。
駁二藝術公園中,利用台糖被燒毀的廠房舊屋頂,與台鐵廢棄的五金素材,這些原本與高雄市民一起走過數十年的「紀念品」,趙建銘號召八位藝術家,用這些素材設計公園椅。他們甚至別出心裁地將台糖原本丈量貨物的大型刻度尺再利用,不只成為公園一景,同時賦予這把尺作為「丈量社區總體營造」監督者的意義,社區居民在尺的刻度上記錄有意願共同投入社區重建的里長姓名,讓還懷抱舊思惟的基層里長感受到壓力。
現在,趙建銘是鹽埕區社區建築師的召集人,他從一個有著專業、優雅形象的築師,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社區行動的號召者。這樣的經驗在高雄可能成為一種流行。幾年前,高雄市「城市行銷」的推手、新聞處長管碧玲曾經感慨:「高雄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城市論述!」對於市長謝長廷來說,三年多前接下百廢待舉的高雄市,如何能透過在地的重建與國際接軌,重建城市信心與風貌是十分迫切的政治課題。
靠自己力量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
於是,在執政者有心提供改造契機下,城市打造團隊的陣容逐漸整齊起來。
除了行銷高手管碧玲外,還包括建構城市大結構的前工務局長吳孟德、有宜蘭經驗的建設局長李文良、藝術家同時兼市府顧問的施並璟、傳承台北及新竹打造經驗的現任工務局長林欽榮、以文宣見長的副祕書長姚文智、都發處長吳文彥,與對高雄有著歷史情感的研考會主委洪富豐。
除了市府團隊之外,更重要的是號召了一群在地的高雄人,包括中山大學教授吳英明、高雄大學教授曾梓峰,以及許多如城市光廊設計者林喜俊、樹德科大視傳系主任蘇志徹等在內的藝術家,或是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周光宙、趙建銘等的專業建築師。
曾經參與中央「城鄉新風貌」政策研議的曾梓峰,過去三年擔任這個計畫的南部督導,「但我發覺各縣市根本就不得要領,最後決定自己下來做。」曾梓峰表示,高雄城市打造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建立動員模式,邀請民間專業人士如藝術家、建築師、學術界等共同參與,形成一個團隊,再以這個團隊為起點做示範,將討論城市新貌的風氣帶進各個社區,居民茶餘飯後的話題不只是局限在誰來選市長的政治話題,而是使民眾感受到,「我們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
每逢周末,城市光廊都有高雄女中學生排班發傳單,或是辦活動。這些年,民眾的熱情支持還是讓城市打造團隊印象深刻,本身是高雄人的林喜俊就表示,「城市光廊的出現,讓高雄『亮起來』,」地景的轉換已成為一個環境行動事件,『它』正在向下一代傳達某些訊息。」而對高雄市政府來說,當初只投入一千萬元經費執行出來的計畫,如今卻收到「小兵立大功」的效果,對執政者來說,應該是相當可貴的經驗。
對於疏懶的台北、狂歡的台中,或是嚴謹的宜蘭來說,這幾年在高雄風起雲湧的城市改造過程恐怕較難描述,其實,就如同曾梓峰所言,「高雄的願景其實還沒有被描繪出來,雖然號稱海洋城市,卻因為海岸線幾乎都是封鎖地帶,居民的生活並沒有太多機會可接觸到海洋。」但是,透過民間力量與地方政府的「夥伴關係」,並以成功的經驗讓社區形成緊密的連結網絡,高雄的改造城鄉風貌運動在建立里程碑的同時,曾梓峰認為,結構性的力量是比其他地方來得扎實得多,這樣的模式若能建立,盡量減低被選舉政治文化干擾的負面效果,未來應能避免重蹈新竹市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