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內閣改組,媒體總會掀起一片「猜人事」獨家新聞惡性競爭,媒體猜對時不免意氣風發,猜錯時卻從未更正道歉。而「總統府高層」不是封口不說話,就是選擇性放話。人事新聞「追追追」的結果,每每卻以「錯錯錯」收場,搞得各媒體高層主管、主跑總統府記者都痛苦萬分,媒體公信力也在人事新聞一錯再錯中不斷淪喪。但媒體和政府高層仍樂此不疲,在一再上演的「人事新聞 SM 」中搞得彼此既痛又爽。
即使如此,還是有媒體不信邪,很早就開始猜人事,結果也都錯得離譜。早在一月七日,聯合報就在二版大做「內閣改組,吳榮義掌經建會呼聲高」新聞,並且點名林信義可能出任副院長、陳朝威可望接經濟部長、顏慶章可能更上層樓,結果除了林信義猜對外,其他全錯。
事後回顧,聯合報是此次人事新聞猜得最厲害的媒體。除了上述「財經內閣」人事外,聯合報最早點名邱義仁、許柯生出任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事實上總統府從未考慮過邱義仁、許柯生,聯合報後來又陸續「預測」副閣揆將是女性,勞委會主委陳菊將去職轉戰高雄市長,結果也都錯誤。
向來被視為「李登輝新聞窗口」的自由時報,此次也在一月十四日以頭版頭條提前點名簡又新內定外交部長、許惠祐出任內政部長,結果對一半、錯一半,但錯的那一半事後被黨政高層以「非常離譜」、「根本是李登輝人馬放話」來形容。
而在民進黨執政後被視為「陳水扁新聞窗口」的中國時報,此次雖然小心謹慎未提前亂猜人事新聞,從一月十七日起也接連發出許多正確與獨家人事新聞,但中國時報卻在領先三分之二時間後跌了一大跤,而且是輸給由報社高層親自出面的自由時報、台灣日報。
據了解,在本土派色彩強烈的自由時報、台灣日報高層出面抗議與爭取後,總統府、行政院高層為了「平衡」起見,於是放話讓自由、台日「全部猜對」游內閣於一月二十三日公布的新聞局長葉國興、人事行政局長李逸洋、公共工程會主委郭瑤琪等第三波人事,而中國時報當天仍報導葉國興接掌蒙藏委員會,聯合報更「報派」郭瑤琪為新聞局長。
報紙被人事新聞折騰個半死,電子媒體的「災情」也很慘重,因為總統府高層此次幾乎未主動「放話」給電子媒體,所以電子媒體跑馬燈也一再出現事後證明「匪夷所思」的人事新聞。 TVBS 點名賀陳旦可望出任政務委員或公共工程會主委,結果賀陳旦根本沒入閣,東森點名林錦昌出任新聞局長,最後也證明只是空穴來風。各電子媒體長時間 LIVE 轉播,結果只見一輛輛黑頭車來來去去,除了「抓到」顏慶章出任駐 WTO 代表等少數正確人事新聞外, 電子媒體主跑總統府的記者也是充滿挫敗感。
如今內閣人事塵埃落定,媒體雖然對人事新聞拚得你死我活,好像晚一天報導就會天下大亂一樣,但對於絕大多數民眾來說,早一天知道誰是內政部長、晚一天知道誰是經濟部長,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只有媒體自己在比較誰是「獨家」、誰是「獨漏」而已。
民眾當然也關心人事新聞,畢竟新內閣將決定台灣短期內走向,因此媒體對人事新聞全力以赴自然無可厚非。不過,民眾希望看到的是正確的人事新聞與深度分析,而不是一味搶快卻錯誤百出的去留消息,然而,沒有一家媒體曾經為自己做出的錯誤報導、離譜猜測而向閱聽大眾更正致歉,對照於許多媒體被黨政高層人士「選擇性放話」的工具性角色,這真是媒體另一種自欺欺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