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今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農業衝擊將迎面而來,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預估,我國今年農地種植面積將減少五萬三千公頃,約有一萬八千至二萬七千名農民受到影響而轉業,農業總產值則將減少二四七億元,而在個別農產品中,稻米、養雞、養豬、酪農等是衝擊最大的產業,尤其是稻米,農委會特別組成專案小組研擬因應對策。
養豬及養雞是台灣農業最富商機畜產業
其實台灣加入 WTO 對農業的衝擊應是「短空長多」, 主要原因在於包括漁產、花卉、蔬菜等目前都已經開放進口,入世後增加的進口農產品僅有六%,而且還是有配額限制的進口,在對手國市場之門大開下,台灣農業邁向精緻化的結果,不但無懼進口品,還可以出口賺外匯。
長期研究台灣畜產業的屏東科技大學畜牧系教授夏良宙就表示,台灣畜產業的競爭力強勁, 雖然養雞及養豬業是受衝擊最大的產業, 不過他們也是台灣在加入WTO 後,最富商機的畜產業。
他表示,台灣養豬業在歷經口蹄疫事件後,不僅國內市場萎縮,國外市場也完全被封鎖,但今年夏天是養豬業「被關禁閉期」的解凍日,只要在六月之前,台灣不再發生口蹄疫事件,豬肉便可以再度外銷,屆時包括大成長城、卜蜂等大型養豬業者,將成為豬肉出口後直接受惠的「 WTO 概念股」。
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目前大陸、泰國、越南也是口蹄疫區,澳洲、英國和紐西蘭則為狂牛病疫區,四年內均禁止畜產肉品進出口,因此有條件進口的國家只剩下美國、日本和新加坡,但美國飼養的豬由於不是閹豬,口感不符合國人口味,台灣養豬業的競爭力可想而知。
台灣水果的最大敵人是大陸品的低價進攻
至於養雞業,台灣在入世後雞肉將採取關稅配額方式開放進口,到二○○五年時則完全自由進口。
夏良宙表示,台灣養雞業對付「洋雞」的最大問題是飼料成本相對高昂,由於本國飼料業無法達到經濟規模,雞農在飼養成本上自然較高,以目前雞肉每斤利潤只有二到三元情形下,養雞業當務之急是提升生產率、降低死亡率,以量來擴大利潤空間。
此外,為加速肉雞產業結構的調整,農委會已執行離牧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六八四戶肉雞戶離牧,而這些離牧的肉雞戶都是小型飼養不具競爭力為多,在加速淘汰下,台灣的養雞業競爭力已在提升中。
在水果方面,台灣水果的最大敵人是大陸的低價進攻,像台產水蜜桃市場上一顆要賣六、七十元,但大陸卻只賣六元,在價格戰下,本地品自然位居劣勢,因此果農在轉型至精緻農業這條路上所遭遇的困難與挑戰,將比畜產品來得艱鉅。
精緻農業走向知識經濟走向綠色科技
至於拉「一級警報」的稻米,在彰化經營全國最大水稻育苗中心的羅連興說,以彰化溪州鄉為主軸的濁水米,不論在口感與價格上都比進口米來得強,「進口貨」雖然還沒來,但羅連興說,「台灣米本錢厚,免驚啦」。
看著眼前那片三、四公頃的育苗場,羅連興說,台灣米和外國米「打仗」的最大本錢是「品種好」,農會不斷改良後的苗種,外國米根本比不上,農委會對台灣米很有信心,還特別製作了「呷米尚好,尚好呷米,米尚好呷」形象廣告,為台灣米加油打氣。
台灣加入 WTO,除了將農業的經營版圖導入國際競爭外,對農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不能只會像從前一樣「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一切都要以產銷為最終考量,要能種能賣又能銷。
中國以農立國,台灣農業在數十年的耕耘下,已走向策略聯盟產銷合一體制,走進 WTO 大門後, 對外要加強具外銷競爭力農產品的出口、對內要建立以農業策略組織的防線,才能攻守兼具,引導台灣農業走向精緻、走向知識經濟,也走向綠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