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一篇台灣即將在明年一、二月爆發金融危機的報導,引爆島內大震撼,到底台灣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股市大跌是不是危機發生前的徵兆?
問: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提出台灣可能產生金融危機的預警,您的觀點為何?
不致發生金融危機但有結構性財經問題
李(李存修,以下簡稱李):依照過去國際金融危機( financial crisis )的經驗,或大家常講的九七年東南亞情形來看,可概分為因匯率、外債,或金融機構倒閉、企業負債過高而使經濟連帶受創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IMF)曾經為金融危機做出數字上的預警,認為一國經常帳赤字占GDP五%即可能產生這種危機,九七年時印尼的這項指標高達一○%。
台灣在匯率、利率上沒有問題,外債又低,經濟體質迥然不同於上述國家,如果硬要聯想在一起,我認為唯一相同的就是銀行體系內存在的不良資產隱憂,這的確是台灣長期以來存在的最重要金融弊病。
林(林蒼祥,以下簡稱林):我想以李正福教授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分類依據來探討,認為目前台灣的隱憂在於金融政策失誤及金融市場失靈而產生的危機,即第三代金融危機,如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實肇因於亞洲各國銀行過分承作房地產貸款、股票投資及質押借款,一旦房地產、股票都產生泡沫時,大量的銀行呆帳拖累整個金融體系,而這些新興國家又欠缺有效與健全的金融、匯率政策執行機制,乃引發高度的匯率風險。
台灣雖然在利率、匯率制度上堪稱健全,但上述亞洲各國發生的房地產與股票泡沫在台灣卻一點也不陌生,換句話說,台灣或許不致引發金融危機,但確實存在有結構性的財經問題。
問:那您認為台灣確實存有「本土性」危機,是否可能釀成本土性金融風暴?
李:台灣的金融問題之所以會被冠上「本土性」三個字,主要是因為股票質押過多、又面臨股市不振所間接引發出來的,怎麼說呢?據我所知,目前國內銀行體系的股票質押金額超過二千多億元,雖然相較整體逾十三兆元的放款餘額來講,比重只在一‧五%至二%間,的確如財政部所說的「沒那麼嚴重」,但重點是股市不佳,連帶影響原先就已低迷不振的房地產市場,而銀行對房地產融資所占的比重可不小,不能等閒視之。
產業是根金融是葉
林:其實台灣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是長久以來信用高度擴張的風險。九○年代以後開始實施金融自由化,銀行間的競爭態勢白熱化,礙於金融商品業務開拓的限制,乃大幅衝刺存放款業務,於是銀行內的建築融資、不動產抵押、股票質押等高風險性的放款日益增加,經營風險乃順勢提升。
另一方面,企業大股東抱著股票來銀行借錢,又舉債去擴充營運,以債養債、財務操作槓桿不斷擴大。「產業是根、金融是葉」,兩者共築成一國經濟的樹幹體,現階段台灣浮現的財經隱憂,正巧就是根葉出了差錯。
問:您認為應當如何解決當前的財經問題?
林:若說高科技產業的資金活水要靠股市,則傳統產業的資金活水仍在銀行,要回復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不單高科技要持續發展,傳統產業也得另創春天。但我很遺憾目前立法院正在審議的合併辦法,以及行政院研擬的控股公司法,都被冠上了「金融機構」四個字,這理當回歸由公開發行公司的主管機關||經濟部來主導,財政部再來配合。
再者,就是要擴大企業籌資的管道。公司法中許多不合時宜的規定,如一四○條規定股票發行不得低於面額,二四九條、二五○條規定平均淨利不足支付公司債一年半或一年利息者不得發行公司債,都得適度解禁。國外有許多經驗可以參考, 像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在一九八○年代發行的垃圾債券、日本 Orient Spinpan在今年發行的第一批垃圾債券等,台灣也可以另闢一個流通市場來降低金融體系的信用風險。
資金外流是警訊不致引發匯率風險
李:我認為哪裡是火源,就先由哪裡開始滅火。目前大家都憂心銀行體系內的不良放款愈積愈高,便由此來因應解決。好比以促使金融機構合併的誘因來說,與其提供水平整合的契機(指同業間的合併),為何不優先放寬異業結合、垂直整合模式的控股公司辦法,如此當可加速解決當前難題。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在這些法案催生的同時,要讓資產再生公司配合成立,以協助解決高逾放的相關問題,雖然我認為成立公營的資產再生公司(即RTC)在公權力的執行下,比較容易達到清理不良債權的目的,不過財政部現在已決定放行民營資產再生公司(即AMC),就應該趕快把辦法訂出來,而不是每天釋放哪些外商有興趣進入台灣這個市場的利多消息。新政府雖有心在做事,但速度實在太慢。
問:過去幾年我國外匯存底流失問題,目前也再度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再加上大陸投資近年來熱潮不斷,對於央行公開的數字,一般認為多有低估之嫌,產業出走與資金外流的現象,是否已嚴重到會危及台灣的經濟成長?
李:以目前外匯存底一○九○億美元來看,在經濟與金融的自由化下,確實有不少資金外流出去,但就像我前面講的,現在有不少出口商寧可抱有美元也不結匯,自然也會低估目前外匯存底的數字。其實要保留多少外匯存底才夠,各國都沒有定論,若依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只要能應付三個月的進口金額便足夠了,要探究這個數字的適切性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容易。
這不是說不重視這股資金外流的現象,它是個警訊,但我認為還不致引發如亞洲其他各國般的匯率風險,因為台灣目前對資本帳的管制仍有限制,經常帳也還保有優勢,反而應當趁此時重新檢視台灣產業結構發展的新動力。
林:我認為提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比較重要,經濟部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方說應該積極協調各產業公會去做宣傳與再教育的工作。另外,當前為配合網路經濟時代,政府有意將台灣發展成「綠色矽島」,我認為以台灣在歐美強國眼中,被視為區域內高科技的領導中心地位來看,可以將「綠色矽島」的產業政策提升至經濟國防地位,輔以籌資管道符合國際潮流,那麼「根留台灣」便不會只是口號。
倘若真的發生危機,扁政府救得了嗎?針對這些問題,本刊特別專訪國安基金委員,台大財金系教授李存修及淡大財金系教授林蒼祥,共同會診台灣財經弊端。
問: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提出台灣可能產生金融危機的預警,您的觀點為何?
不致發生金融危機但有結構性財經問題
李(李存修,以下簡稱李):依照過去國際金融危機( financial crisis )的經驗,或大家常講的九七年東南亞情形來看,可概分為因匯率、外債,或金融機構倒閉、企業負債過高而使經濟連帶受創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IMF)曾經為金融危機做出數字上的預警,認為一國經常帳赤字占GDP五%即可能產生這種危機,九七年時印尼的這項指標高達一○%。
台灣在匯率、利率上沒有問題,外債又低,經濟體質迥然不同於上述國家,如果硬要聯想在一起,我認為唯一相同的就是銀行體系內存在的不良資產隱憂,這的確是台灣長期以來存在的最重要金融弊病。
林(林蒼祥,以下簡稱林):我想以李正福教授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分類依據來探討,認為目前台灣的隱憂在於金融政策失誤及金融市場失靈而產生的危機,即第三代金融危機,如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實肇因於亞洲各國銀行過分承作房地產貸款、股票投資及質押借款,一旦房地產、股票都產生泡沫時,大量的銀行呆帳拖累整個金融體系,而這些新興國家又欠缺有效與健全的金融、匯率政策執行機制,乃引發高度的匯率風險。
台灣雖然在利率、匯率制度上堪稱健全,但上述亞洲各國發生的房地產與股票泡沫在台灣卻一點也不陌生,換句話說,台灣或許不致引發金融危機,但確實存在有結構性的財經問題。
問:那您認為台灣確實存有「本土性」危機,是否可能釀成本土性金融風暴?
李:台灣的金融問題之所以會被冠上「本土性」三個字,主要是因為股票質押過多、又面臨股市不振所間接引發出來的,怎麼說呢?據我所知,目前國內銀行體系的股票質押金額超過二千多億元,雖然相較整體逾十三兆元的放款餘額來講,比重只在一‧五%至二%間,的確如財政部所說的「沒那麼嚴重」,但重點是股市不佳,連帶影響原先就已低迷不振的房地產市場,而銀行對房地產融資所占的比重可不小,不能等閒視之。
產業是根金融是葉
林:其實台灣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是長久以來信用高度擴張的風險。九○年代以後開始實施金融自由化,銀行間的競爭態勢白熱化,礙於金融商品業務開拓的限制,乃大幅衝刺存放款業務,於是銀行內的建築融資、不動產抵押、股票質押等高風險性的放款日益增加,經營風險乃順勢提升。
另一方面,企業大股東抱著股票來銀行借錢,又舉債去擴充營運,以債養債、財務操作槓桿不斷擴大。「產業是根、金融是葉」,兩者共築成一國經濟的樹幹體,現階段台灣浮現的財經隱憂,正巧就是根葉出了差錯。
問:您認為應當如何解決當前的財經問題?
林:若說高科技產業的資金活水要靠股市,則傳統產業的資金活水仍在銀行,要回復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不單高科技要持續發展,傳統產業也得另創春天。但我很遺憾目前立法院正在審議的合併辦法,以及行政院研擬的控股公司法,都被冠上了「金融機構」四個字,這理當回歸由公開發行公司的主管機關||經濟部來主導,財政部再來配合。
再者,就是要擴大企業籌資的管道。公司法中許多不合時宜的規定,如一四○條規定股票發行不得低於面額,二四九條、二五○條規定平均淨利不足支付公司債一年半或一年利息者不得發行公司債,都得適度解禁。國外有許多經驗可以參考, 像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在一九八○年代發行的垃圾債券、日本 Orient Spinpan在今年發行的第一批垃圾債券等,台灣也可以另闢一個流通市場來降低金融體系的信用風險。
資金外流是警訊不致引發匯率風險
李:我認為哪裡是火源,就先由哪裡開始滅火。目前大家都憂心銀行體系內的不良放款愈積愈高,便由此來因應解決。好比以促使金融機構合併的誘因來說,與其提供水平整合的契機(指同業間的合併),為何不優先放寬異業結合、垂直整合模式的控股公司辦法,如此當可加速解決當前難題。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在這些法案催生的同時,要讓資產再生公司配合成立,以協助解決高逾放的相關問題,雖然我認為成立公營的資產再生公司(即RTC)在公權力的執行下,比較容易達到清理不良債權的目的,不過財政部現在已決定放行民營資產再生公司(即AMC),就應該趕快把辦法訂出來,而不是每天釋放哪些外商有興趣進入台灣這個市場的利多消息。新政府雖有心在做事,但速度實在太慢。
問:過去幾年我國外匯存底流失問題,目前也再度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再加上大陸投資近年來熱潮不斷,對於央行公開的數字,一般認為多有低估之嫌,產業出走與資金外流的現象,是否已嚴重到會危及台灣的經濟成長?
李:以目前外匯存底一○九○億美元來看,在經濟與金融的自由化下,確實有不少資金外流出去,但就像我前面講的,現在有不少出口商寧可抱有美元也不結匯,自然也會低估目前外匯存底的數字。其實要保留多少外匯存底才夠,各國都沒有定論,若依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只要能應付三個月的進口金額便足夠了,要探究這個數字的適切性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容易。
這不是說不重視這股資金外流的現象,它是個警訊,但我認為還不致引發如亞洲其他各國般的匯率風險,因為台灣目前對資本帳的管制仍有限制,經常帳也還保有優勢,反而應當趁此時重新檢視台灣產業結構發展的新動力。
林:我認為提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比較重要,經濟部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方說應該積極協調各產業公會去做宣傳與再教育的工作。另外,當前為配合網路經濟時代,政府有意將台灣發展成「綠色矽島」,我認為以台灣在歐美強國眼中,被視為區域內高科技的領導中心地位來看,可以將「綠色矽島」的產業政策提升至經濟國防地位,輔以籌資管道符合國際潮流,那麼「根留台灣」便不會只是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