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縣市長與立委選舉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但是各黨的操盤作業已陸續端上台面。
重立委輕縣市長是民進黨明年大選主軸
日前陳水扁與民進黨籍立委碰面,面對民進黨在國會中處處吃癟,行政院的法案屢送屢退,講到激動處,大家還握緊拳頭說,「明年立法院一定要贏,大敗國民黨」,對新政府而言,贏了中央執政權,只是贏了權力的一半,而且還是「窒礙難行」的那一半,任何新政府想展現的重大法案到國會關卡,不是被國民黨退回,就是被惡意修改得面目全非。
如果民進黨明年底無法獲得國會半數,則任期僅兩年的陳水扁幾乎等同提早進入「加護病房」,注定「跛鴨總統」的命運,國會沒指望,行政系統又被牽制,民進黨的總統之夢,恐怕就只到陳水扁為止。為了拿下國會多數,來捍衛行政系統的順暢,民進黨在明年底的大選主軸,幾乎是重立委而輕縣市長。
目前民進黨共在十三個地方縣市執政,在未取得中央政權時,一直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鼓勵許多優秀、明亮的政治明星返鄉選縣市長,比較重地方,輕中央。但如今已經取得中央政權,許多地方的事情透過「中央管控」即可,因此選舉策略開始轉向,朝國會多數邁進。
所謂國會多數,就是要超過半數,但是以目前二二五席國會席次,扣掉不分區提名,光是區域立委就得當選八十八席,以七成的當選率,至少也要提名一百二十名以上,這麼多人,要去哪裡找?民進黨中央將在十一月初進行黨內初選登記,目前各縣市只提報七十七名,選舉人才嚴重不足。
民、親兩黨人才不足 國民黨人才過剩
這種找不到人選的難題,也出現在親民黨身上。親民黨現在國會中共有十九席立委,劉松藩預估親民黨在明年的立委選舉至少可以拿下六十席,也就是說,還得找出「四十九個立委候選人」,這其中又涉及到劉文雄、徐慶元、謝章捷、沈智慧等人可能轉戰縣市長,上哪去找這麼多候選人呢?
民、國、親三黨,大概只有國民黨有「人才過剩」的現象。尤其國民黨有一大票退職政務官與黨職高官,可能在明年底紛紛轉入立委、縣市長選舉。例如國民黨前祕書長章孝嚴確定在北市南區選立委,而前外交部長胡志強宣布參選台中市長,另外前經濟部長王志剛也在尋求企業界的「支持」,想在黨內爭取台北縣長提名,就連前體委會主委趙麗雲與青輔會主委李紀珠也被國民黨內部視為超級娘子軍,可能會在雲林或宜蘭參選。
人多的好處,是方便調兵遣將,但人少也有以小搏大的打法。民進黨全面執政小組,就提出跨黨派操作的方式,希望在民進黨基層較弱的地區與其他政黨換票。根據民進黨的說法,例如花、東、澎湖等東部或離島地區,民進黨比較沒把握通吃縣市長與立委,因此將擇一合作,可能是放棄縣市長,尋求立委席次的增加。雖然提案人之一的中常委邱議瑩強調,這不是針對親民黨合作,但是由於民進黨較弱的地區,都是宋楚瑜選票橫掃的地盤,因此,民進黨如果要在這些地區實施「拿縣市長換立委」,一定是與親民黨合作,排擠國民黨。
跨黨合作做不做得成?
雖然黨內高層對跨黨合作高度樂觀,但是實際參選的立委卻認為「知易行難」,原因有三:第一,涉及到政黨之間的性格差異,在意識形態上,民進黨與親民黨是死對頭,如果本土意識較濃厚的南部與親民黨合作,恐怕會適得其反,但是就政治性格而言,掃黑金的民進黨與黑金大本營的國民黨合流,在都會地區一定是全盤皆墨。
第二,誰要當犧牲者?如果要以縣市長換立委,誰要當「被換掉」的人?而處於弱勢地區的民進黨,又要拿什麼去換?第三,精神分裂嚴重,如果就個案處理,甲區與親民黨合作,打擊國民黨,乙區與國民黨合作,打擊親民黨,這場選戰打下來,不但選民看不懂,民進黨中央恐怕也要得精神分裂症。
面對國會困境,民進黨亟欲尋求在明年底勝選的祕笈,不過,就實務面來講,跨黨聯合操作的確有點「夢幻」,尤其民進黨派系鬥爭不減,果真實施這項方案,恐怕要先打一場,倖存者再來與異黨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