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在三月五日以社論「 The Endorsements 」明白表態,分別為民主、共和兩黨的黨內總統初選候選人高爾、麥肯「背書推薦」,並預告在未來的正式總統候選人中,該報也會擇一推薦。
相較於美國大報將社論、報導劃分得清清楚楚──社論表達立場、報導力持公正,台灣各家大報的做法則常常顯得正好相反,在言論版面表現出客觀、四平八穩的主張,對政治人物「 各打五十大板」 ,但一到了新聞版面,哪家報紙支持哪個候選人,從新聞處理的篇幅、排列的順序、標題所凸顯的角度來看,卻是清清楚楚。台灣報紙很容易就可被觀察到一些選舉新聞處理立場,例如自由時報「 挺連、打宋」 、聯合報「 挺宋、打扁」 等等新聞呈現,不僅見於社論,更形諸報導篇章,色彩鮮明到幾乎「 人盡皆知」 的程度。由於原本應謹守客觀的新聞報導版面,也被染上了濃濃的價值判斷、好惡,使得台灣媒體報導的可信度被大打折扣。因此新聞界也常說,在台灣,要了解一個政治事件的真相,光看一家報紙的內容是很可能被誤導的。
台灣媒體「 主觀立場影響客觀內容」 的例子不勝枚舉。以最近一周來的報紙內容而言,就有一個頗為鮮明的疑似案例。三月六日台灣各媒體無不大幅報導中研院長李遠哲的談話內容,他明確主張政黨輪替的意見也都見諸報端,不過,獨獨中國時報出現了李遠哲主張「 政黨輪替不一定讓台灣變好」 的大標題,與其他報紙就同樣內容的取材角度迥異。而若仔細看完該篇報導內容,也可以輕易發覺「 政黨輪替不一定讓台灣變好」 的說法,只是李遠哲在表達贊成政黨輪替主張之餘的一個補充說明,卻被凸顯為新聞報導的主要焦點。如果讀者只是不經意地瀏覽該篇報導,很可能就會得到「 李遠哲反對政黨輪替」 這樣一個完全與事實相反的印象。會出現這種報導的原因,如果不是記者聽到、編輯看到該則消息時的理解力「 出槌」 ,那麼一個合理的推論就是新聞從業人員在有意無意中讓自己的主觀立場破壞了新聞報導的客觀中立。
前述的例子,在台灣媒體新聞版面上絕非偶然出現,碰上選舉等敏感時刻,更幾乎成了常態。有時候,讀者甚至會發現台灣報紙上新聞的標題和報導內容不大搭軋,編輯所下的標題並非記者所寫報導的重心,一篇有針對性的評論卻被下了無關痛癢的標題。
新聞媒體表達本身特定的政治立場,在像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中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僅限於社論版面,一旦這種特定立場「 侵襲」 到新聞報導的版面,那麼新聞媒體扮演社會公器的立足點、賴以維生的報導可信度等基本新聞原則,都會遭到毀壞。台灣媒體不是不懂新聞學,會出現這種亂象,一方面是因為遭到長期壟斷下的政治環境,使得新聞界取得消息的管道受限( 例如資訊自由相關法案的殘缺),多數政治人物不是習於由上而下操控媒體,就是習於以情義關係、利益關係拉攏線上記者,往往造成立場相同的記者才跑得到新聞的狀況;其次,台灣報老闆辦報的理念何在,也令人懷疑,報老闆對於個人政治理念的布達,似乎往往超越對新聞自由、編輯部自主理念的維護,於是,守在報社的編輯群,成天聽到報老闆、高層主管在言談中表現特定政治立場( 許多時候甚至是明白指示),選新聞、下標題時能不受到影響嗎?
一場大選,讓台灣媒體「 主觀污染客觀」 的弊病,又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