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總候選人陳水扁,日昨發表財政白皮書,其中提及將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但阿扁在次日立即宣布,如當選在其任內將只有減稅,沒有增稅,絕不恢復課徵證所稅,適時澄清了這一不確定因素。
就目前先進國家的稅制而言,大多數都課徵證所稅,例如美國有所謂的資本利得稅。因為是機會稅的關係,稅率較一般所得稅為低。至於證券交易稅,多數學者主張從低課徵,因為股市交易活絡,有助於市場呈現真正價值,可引導資源作最有效率的配置。
我國的情形剛好與先進國家相反,政府證券交易稅收入非常豐厚,但證所稅卻長期停徵。這主要是因為台灣「人頭戶」盛行,政府無足夠人力、物力進行稽查,核實課徵。十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開徵證所稅,當時信誓旦旦,說技術上沒有困難,電腦可以克服,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稅務單位碰上人頭戶,一籌莫展。
就我們的看法,現行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即隱含部分證所稅。而證交稅是稽徵成本最低的優良租稅。政府不用派一個稅務員,每月即有大筆進帳。在股市低迷時,證交稅起碼一個月有五十億元,像目前股市繁榮,一個月證交稅收高達一百五十億元。八十七會計年度政府證交稅總收入高達一千一百九十六億元,占該年全國總稅收八.五六%。八十八會計年度股市低迷,該年證交稅仍達八百四十六億元,占全國總稅收六.二五%。其重要性僅次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營業稅與貨物稅,與土地增值稅及關稅相去不遠。這是全世界罕見的現象。
由於台灣投資人習慣於短線進出,在股市繁榮時,周轉率明顯升高,投資人所獲利益,有一部分已立即進了國庫。因此對大部分投資人而言,可說已經繳交了相當金額的證所稅。如果政府不想清楚這一事實,驟然開徵證所稅,則股市將價跌量縮,成交額劇減,證交稅必大幅縮水,政府實際稅收不增反降。而同時還要面對棘手的稅務稽查問題。也因此,有經驗的財經官員,都不主張躁進開徵證所稅。
那麼是否有人因此逃避了大筆的證所稅呢?就我們的觀察只有一個族群,那就是上市上櫃公司的負責人、董監事、大股東與中高級主管。尤其是近年所謂「電子新貴」,他們持有眾多高價股票,在市場拋售卻完全不用課稅。現今身價超過億元的電子新貴,總人數估計應在一千名以上,稅負明顯偏低。這是當前稅制最不公平之處。
為了解決前述問題,政府應該及早對上市上櫃公司的大股東與中高階主管,建立詳細財產檔案,長期監視其是否移轉財富給人頭戶,逃避綜合所得稅、遺產稅與贈與稅。因為對這些億萬富翁而言,錢已多得這輩子都花不完,大部分會留給後代,只要他們如實繳交遺產稅,則租稅不公平現象就可消除大半。這種作法不用更動稅制,而且完全合法,由於人數有限,稽徵成本也不會太高。因此是短期內最佳解決方案。
除此以外,政府可考慮仿日本分離課稅的制度,投資人賣出股票時,政府依出售金額先扣繳某一比率(如千分之三)的證所稅。投資人年終結算,如發現扣繳太多,可檢具交易明細計算稅額,向政府申請退稅。此法最大的好處,是舉證責任移轉給投資人承擔,政府因已扣繳相當稅額,追查人頭戶及逃漏稅,困難度會大降。我們認為長期而言,這是次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