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十三年漫長的艱困談判過程後, 中共與美國終於達成加入 WTO 的雙邊協定;這期間,江澤民還親赴歐美洽談相關事宜,從事後結果來看,一方面是西國家願意接納中共進入世界經貿體制,另方面則是中共願意與以美國為首所主導的規範接軌。
中國大陸自開放以來,廣大的市場一直是主要國家垂涎的目標,但是中共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大陸市場始終處於高風險的狀態; 在中美達成協定, 中共加入WTO 後,對大陸市場未來發展的可預測性大為增加,加上中共大幅開放國內市場,對國際資金投入中國市場有莫大的效果。
加入 WTO 後,中國的國企及民營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挑戰, 但是因為有外資的大量挹注,短期間對大陸的經濟成長會有幫助;此外經貿開放對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有利,而為了與國際競爭,本國企業的運作機制也會進行調整,民間有活力的企業也將順勢而起。
對台灣來說,大陸進入 WTO 後,我們的問題也解決了大半; 一旦台灣也順利加入,過去台商在大陸所面臨的不確定風險也可在 WTO 的大架構下獲得保障。 兩岸經貿往來一直受制於政治的不確定性,過去中共始終不肯與我們簽定投資保障協定,台商在弱勢的環境下經營,風險相當高。更重要的,是兩岸彼此都對對方存有敵意與疑慮,因此經貿往來的不確定性一直存在。
現在台灣跳過雙邊協商, 直接在 WTO 架構下往來,至少中共當局不能片面改變已經議定的事項, 她所面對的不是單一的台灣而已,而是所有 WTO 的成員國,要改全部都得改,不能單單對台灣有所變更。所以兩岸之間雖然沒有政府條約保障,但是有層次更高的 WTO 規範, 未來台商不論從事內銷或外銷,投資大陸將更有保障。
過去我們一直擔心台灣外貿過度仰賴中國大陸,其實中國對台灣的入超是對美國出超的來源,再往上推,日本輸出器具給台灣,台灣輸出零組件給中國,中國輸成品給美國,這種食物鏈的經貿生態對整體都有好處,台灣實在不必過度憂心。在兩岸經貿前景更明確後,台商投資大陸的數量與資金會大幅增加;傳統產業在台灣已經面臨無以為繼的窘境,大陸市場會是傳統產業的第二春;估計台資目前實際投入中國的金額應在四、五百億美元之譜。
台灣以經貿立國,全球經貿大餅擴大,對台灣當然是好事。但是台灣也要開始有加入 WTO 的心理準備,尤其當中資進入台灣後,我們要如何因應。
中國市場走向開放與壯大對台灣最有利,未來兩岸的利害關聯益加密切,其實台灣也多了一層的保障。試想,如果中資開始在台灣獲得商機,未來再發生兩岸危機的情況,中共的飛彈要往哪裡打?這時雙方的談判就會更為理性。
回想九二年到九七年香港回歸前,原本大家都不看好香港前途,但是中資在波灣戰後大舉進駐香港股市、房市,由於中資帶頭起了點火效應,隨後歐美日等國際游資齊集香江,造成回歸前的大狂潮。
如果拿這段經驗來看兩岸關係,總不能說年貿易額達二百億美元,中資不能來台設立辦事處或據點;一旦中資解禁來台,直航後港口營運量增加,也將繁榮港口附近的房地產,這對已經奄奄一息的台灣不動產市場會有起死回生的激勵效果。
不管喜不喜歡,國際經貿遊戲規則已定,台灣只有及早準備迎接中資來台,才可減少可能的負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