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選戰已到最後決戰時刻,出現了笨人和聰明人兩種不同戰法。這是我讀了「今論壇」上周玉蔻、郭正亮兩篇大作後的一點感想。
郭正亮先生說:「我們看看鄧小平安排江澤民接班,不只幫他忙,還幫他清除障礙,但李登輝到現在好像還沒有幫連戰任何一個忙」。我開始不解其意,「三合一」選舉是選市長、市議員、立法委員,李登輝和連戰都是助選人,在幫國民黨候選人「清除障礙」,同鄧小平安排江澤民接班有何相干?後來在各種媒體上看到「聰明的政治學者」、「聰明的政治記者」、「聰明的政治人物」的言論,才明白了何謂聰明人的「謀略」:
第一,一九九八年選市長、市議員、立法委員「謀略」要跳躍到為二○○○年選總統「清除障礙」。譬如一位聰明的政治人物提出「鐘擺理論」,為使民進黨二○○○年總統選輸,不怕他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贏,叫做「不讓魔鬼當選總統,就得把魔鬼綑在市長寶座上」戰略,即以虛擬的未來噩夢,改變選民的現實選擇。其實聰明人哪裡真看到了二○○○年,不過與「魔鬼」暫時連手打擊笨人而已。
第二,與其談市政、議政、立法這類既吃力,媒體又不感興趣、不給鏡頭的話題,不如炒熱「棄×保×」、「凍省反凍省」、「保台賣台」之類刺激性話題;雖然未必與市長、市議員、立法委員職責有多大關聯,卻能借媒體亮相凝聚「超人氣」。
第三,運用下駟對上駟,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等「兵法」,以削弱對手實力,掩飾自身空虛。這就是莫名其妙的抹黑戰、謠言戰的根源。
魯迅說:「搗鬼有術,也有效,但以此成大事者未有。」有些選戰「謀略」,離搗鬼也不遠,雖然媒體上炒得熱鬧,選民和候選人未必明白。王建煊就說不懂他競選總經理的話。其效果無非使聰明的選民無所適從。笨人呢?直截了當選他認為合格的市長、市議員、立法委員就是,敢以本色敵「謀略」。
一位同學提出:這次選舉有幾個指標,如伍澤元、黃義交、羅福助三色人物都能當選,台灣選民的民主素養該作何評價?
但我想:與其懷疑選民的民主素養,不如檢討台灣的投票制度。台灣已經實現從威權到民主的制度轉型,卻仍沿用威權時代的投票制度,無論市長、市議員、立法委員選舉,選民多數意志都不容易在選舉中實現。這才是千奇百怪選戰「謀略」出現的根源。
所謂「多人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multi-member district)這種奇怪的投票法,大概是從日本輸入的。一個選區在一、二十個候選人中選出七、八個,每位選民只准選一個。候選人只要得到極少比率(如百分之十甚至以下)的票就可當選。少數特殊訴求者凝聚力強,輔以「謀略」極易選出特殊色彩人物。而多數選民投票分散反而不易選出自己的代表。市長選舉雖只選一人,但當三人以上競爭激烈時,選民可能為不讓最不喜者當選捨棄最愛者,使「棄×保×」謀略得以產生。如三人以上得票都不過半時由最高票兩人決勝,「謀略」即歸無效。至於民意代表選舉如何兼顧大、小政黨,多數意志和少數意志都能實現,應採取比率代表制作為單一選區制的補充。
只有改革投票制度,民主台灣才能跨進每位選民和候選人都敢以本色敵「謀略」的笨人選戰時代,用最低的成本選出最優的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