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又起風波了!在這個新聞不嫌多,八卦滿天飛的時空下,導演蔡明亮一封質疑評審結構的退出競賽聲明,以及平路、吳乙峰在決審前退出評審團的抉擇,會被如何解讀呢?
金馬獎不像奧斯卡,是透過名義上的影藝學院,實則各公會成員互相票選而出,強調的是專技主義,也不迴避各式宣傳拉票,所以金像獎從意識形態到運作方式都是接受公證與公評的。你可以不同意奧斯卡的品味,卻很難質疑它得獎名單的正常性。
金馬獎目前沒本錢走這條路,首先各公會的體質與完整性就令人疑慮,前幾年辦過的兩層次投票(除了評審團投票,看過入圍影片的公會成員也可以投),所顯示出來的非專業化及人情習慣,也令人懷疑國內有這種奧斯卡模式的素養。
走專精評審制也可以,目前世界各大影展都傾向以每年不同的評審團來評選給獎,好處是不易使電影獎的品味僵化,甚至有可能透過評審的獨到眼光拔擢某些超越時代的作品,而為影史留下重要見證並挖掘痕跡,這也是何以某些影展地位卓然的原因,因為它的給獎幾乎相等於為電影史留下重要紀錄。不過這種評審團制的負面危機也相形增大,如果評審眼光與品味正好與立意相反的話。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在前面提出得獎原因比得獎名單更重要的道理,因為同樣的參賽影片,只要換掉幾個評審,很可能整個得獎結果就完全改觀。因此,與其將評選結果當作結論,不如去檢視評審的過程。
金馬獎評審層面遍及各公會領域,表面上有點像奧斯卡對公會的倚賴,卻又明知不可行,而實質運作類似於評審團制,但是這些評審又是由金馬獎執委選定,亦即在決定評審名單的同時,也引領了得獎結果。蔡明亮的「發飆」,源於得知去年他的《河流》被部分金馬獎評審詆毀為不堪入目的亂倫電影,而「湊巧」的是今年竟有不少評審連莊(其實這種「奇怪」的連任情形已經違反一般評審團制的理想慣例),基於不願讓自己的作品再遭羞辱,所以發表聲明退出競賽,而引發了長期以來外界對金馬獎評審產生及運作的不信賴再度爆發。
過去金馬獎受限於僵固的意識形態檢查而埋沒不少舊經典,現在歸位於流行的表面民主與專業,卻迸發了評審與執委會的信譽危機。直到這幾年我們仍然聽到「怎麼可以讓兩個男人抱在一起的影片得獎,這如何對得起後代子孫?」「侯孝賢的攝影機動起來了,表示他重視市場,應該鼓勵!」……等等匪夷所思的評審觀點,如果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得獎或失蹄,又有什麼好值得說嘴的呢?
金馬獎的風風雨雨,到今天還有些渾沌。中國人的「得獎情結」雖重,但我還是建議旁觀者也難清的觀眾影迷們,既要分辨獎的意義,更要去思考它的過程。